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情感面向:理解新闻文化建设的另一种路径

2023-12-15 09:09:5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周芳

摘要:社会环境深刻改变、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新闻边界与专业权威受到了猛烈冲击,新闻文化呈现出复杂样态。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情感面向为新闻文化建设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路径,这意味

  新闻文化是用来对新闻报道生产、消费或“阅读”的复杂的背景进行审视的重要维度,它的提出打破了“媒体—社会”的二元论[1],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2]。中国近代报业发展虽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但对新闻文化的讨论应置于本土的文化语境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中重要的一环,其建设与发展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

  传统观念认为,新闻文化指向了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活动中创造或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新闻文化因此也具有大众性、社会性、开放性、多样性、趋时性、市场性等特征[4]。然而,社会环境深刻改变、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新闻边界与专业权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闻传播生态面临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新闻文化呈现出流动性、情感性、杂糅性等复杂样态。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交叉点上,任何文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挑战,新闻文化也需要直面新阶段的新问题。

  新闻文化的情感维度

  “文化是情绪/情感知识的宝库”[5],其重点在于生活经验,因为后者是多层面的,且富含种种真切的情感体验。埃夫里尔也有类似的表述:“文化来自其成员生活经验中的感情,而非来自教条或信仰等思想内容。”[6]从这个维度上看,新闻文化不仅是在将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着意义,它也在不断地积累着情感。在算法构型、社交媒体发达、“自媒体”无处不在的社会,情感普遍地存在于传播之中[7],数字时代的新闻生态更是使情感话语成为公共话语空间中的突出类型。情感是什么?主流心理学的标准答案之外,还有什么可能?在经验世界中,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壁垒或许并没有那么森严。如果说新闻文化建设是新闻共同体推动新闻事业良性发展并对文化繁荣作出承诺的理性反思与实践,那么我们也必须重拾情感的面向,从传统文化和当下的新闻生态中发掘情感之于文化的原初解释力。

  (一)传统文化内核:情感的集体践行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本土新闻文化建设提供了底色。不同于西方的“以物为本”的非关系型认知风格,中国的文化更偏好“以人为本”的关系型认知。这种认知风格有助于形成紧密的社会联结,在文化中的突出表现便是对“共享同当”的崇尚。这种理想体现着一种高维的文化对称性,表现为一种无限融合、万物合一的博爱效果。而构成这种紧密联结的核心要素便是“情”。与西方注重理智与逻辑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视情感与亲密性,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强调同感与共情。如果说西方强调人们对情感的调控,那么中国在传统文化内核上则更为看重情感的陶冶。由此,中国的新闻文化建设不能仅聚焦于理性维度,“情”的能动性也应被纳入考量。

  从情感知觉的角度来看,新闻不仅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输入,也能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不同主体的情感实践都在具体而微地进入文化内部,与文化相互渗透影响,甚至参与塑造了新闻文化的形式与结构。新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连续记录,将悲天悯人的情怀延伸至人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为每代人提供模范、意向和语言。因此,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新闻作品反映着客观世界,新闻文化中客观真实等诸多观念的显现与表达也必然暗含着情感要素。在这个维度上,新闻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便在于创造一种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对他人的关注和关怀,这便是将同感共情式关怀从强关系范围向外拓展的过程。

  (二)当下新闻生态:情感即文化实践

  情感性是社交媒体时代人与数字新闻生态连接的重要特征。发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情感转向”亦能说明情感研究弥补了“文字 (声音) 唯物主义”的不足,在声音沉默的地方、在文字缺席的字里行间,情感会继续推进[8]。人类学家贝妮狄柯特·格里玛干脆提出“情感即文化”的看法[9]。雷蒙·威廉斯也强调情感虽然在我们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但它作为一种感知方式,对社会转型和意识形态建构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而情感本就是在历史语境中形成的“复杂的、带有文化政治特质的话语实践”[10],其结构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因此,可以将情感视为一种文化实践,使我们能够超越个体参与者的视角,在更大的框架内理解情感是如何塑造文化本身的。

  不仅如此,在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即便拥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强调的全能的、运算能力无穷的理性,人们也无法在当下完全展开逻辑推理。“有限理性”的提出也给情感预留了更多生长空间。在“液态的新闻业”中,这一趋势体现得更为明显。“新闻业与一种不断强化的循环方式与液态现代生活连接起来,另一方面,新闻业也通过这一机制强化了现代生活的液态方式。”[11]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当前的新闻文化不仅呈现出流动性、杂糅性的特征,也表现出情感化的趋势。大多数公共话语形式都在努力避免过于正式的风格,以此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12],软新闻增多和硬新闻软化也成为新闻业的现实。

  因此,新闻现象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包含人类情感的文化实践。它既包含传统文化内核中的情感面向,也体现着当下数字新闻生态的发展与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在情感上被同步转换为一种独特的“体验当下”的风格,这也与新闻文化的当下性、现实性不谋而合。

  新闻文化建设的情感路径

  中国的新闻文化在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又如何感受并回应这种变化?对其建设而言,这意味着重拾人们的经验与感知,用一种建构主义的视角去反思新闻实践。这也意味着在讨论新闻文化建设时不能将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受众割裂开来。在情感的维度里,二者都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参与了构成文化的实践。

  (一)新闻活动使命:厚植人民情怀

  “新闻活动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独立意义的文化形态,是一种传播文化或文化传播。”[13]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新闻活动显然不属于本能性活动,而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活动。我国的新闻活动中,人民情怀正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和社会正念。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14]显然,中国的新闻活动中一直埋藏着“情”的种子。

  一方面,从新闻活动的认知视角来看,情感对新闻敏感和新闻价值的驱动作用不容小觑。不同于偏重认知调控的以工作绩效为导向的任务,作为创造性活动的新闻需要更多不加调控的认知,它的生产也倾向于整体式、非聚焦性的并行加工策略,从而促进各方信息相互竞争。与序列加工在聚焦关键目标的同时抑制其他目标不同,新闻活动对多任务的包容性更高,关注的是如何尽可能做出最佳选择。相较于依次加工认知任务,同时并行达成多个任务目标后,活动主体获得的价值感更强,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情感也更多。显然,这种不过分依赖于认知调控的方式,进一步佐证了新闻活动中对敏感性的追求和受价值驱动的本质。

  另一方面,从新闻活动的创造性特性来看,中国人的关系型认知使其创造力在“两轴四象限”(两轴四象限的创造力分类法由福雅儿和梅克伦伯格于2013年提出,第一轴关注的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第二轴关注的是服务于自我还是服务于他人)中的表现更偏向“他人取向”,即通过创造活动服务于他人,使他人受益。这种特性在文化中的突出体现便是“人民性”。不同于西方对“创世神话”的强调,中国的新闻创造活动自始至终都植根于人民。由此,中国的新闻活动表现出一种朴素的情感,强调一种朴实的价值观,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因此,从情感的角度思考新闻文化建设,正是要通过新闻活动激发出一种高层级知觉,启动社会正念,使受众通过新闻感知更多人的需求,从而保持对社会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在协调自身行为之外更多地发动对他人的道德关怀。也正是这种向外的生长,“情”才能具有更多的“人民性”。

  (二)新闻受众变迁:认知主体向情感主体转变

  新闻文化本质是关于人的文化,是由人类的新闻活动所建构的文化,它不仅包含新闻主体的情感践行,也关乎新闻受众的公共空间生活呈现和公共利益表达。在体验的维度里,新闻是培养受众情感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众媒介化情感生成与表达的空间。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受众被看作一个个孤立的原子,“受众”更多被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描述词汇,将所有的人进行了一种无差别的概括。然而,数字新闻生态下,得益于社交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技术可供性为受众提供了展演的可能,情感也随之可见。作为新闻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受众也会随着时代的脉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受众是有爱有恨、有忧有惧的群体,有特定的经验方式、情感结构、人情网络、情理法则与道德世界。受众参与并构建着新闻文化,这种文化的重点在于生活经验,富含着受众真切的情感体验。新闻文化将受众放在了关注人类的苦难和厄运、幸福与福祉之中,是一种关涉情感的伦理关系或者利他关系的文化。

  不仅如此,在社会化进程和知识体系的生成过程中,新闻一度是人们感知生存状态、了解未知事物的重要方式,新闻作用于人们的认知,协助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数字新闻生态下,人们被新闻包围,被新闻文化浸润,新闻资源从匮乏到“过曝”也使受众有从传统“认知时代”中的“信息主体”向“体验时代”中的“情感主体”转向的可能。不仅如此,这种新闻受众的变迁也反过来潜移默化地形塑新闻文化自身,如泛文化的新闻回避、情感公众的形成……这也提示了新闻活动的参与者,在新闻文化的建设中应自觉将受众纳入共同体,这也是坚守人民情怀的根本所在。

  新闻文化情感转向的风险防范

  “情感转向”已对多个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根本意义在于对“人”的更多发现,人的理性与情感、情感与人类行为、情感与社会秩序等都成为情感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情感既体现出融入新闻文化建设的现实可能,也隐含着“成为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工业操控的基础”[15]。

  在新闻文化中引入情感面向,意味着在传播环境巨变的当下,从更多元的视角来深化对新闻活动本质的认识,并跟随时代脉搏自觉地、建设性地发展新闻文化。在这个视角下,情感不仅是精神分析或身体领域所处理的内容,而且是一种社会、政治、法律、美学关系的建构。这种对情感的兴趣,可能使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机器人”“数据人”形象变得有生气,从而引发更多更深入的关于情感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理论思考。

  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看,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众多传媒机构都在新闻价值中将情感因素纳入考量,并在话语风格、叙事技巧、生产模式上进行了调整,以此来调动更多的受众情感,与受众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从新闻消费的角度来看,受众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生产的环节中,受众的情感表达也以更多元的样态渗透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实践中。显然,情感已成为新闻文化建设中不能回避的要素。

  然而,面向情感,并不意味着以情感为价值标尺,任由情感操控新闻活动,这易走向两种极端。

  其一,过度情感化。数字新闻时代,情感容易变成“流量密码”,依托情感经济展开的恶性竞争将大大破坏新闻文化建设。对“爆款”的追逐、对“吸粉”的渴望容易导致传播者情感表达的失真,受众的情感也会因为新闻的构建性作用而被放大,甚至走向情感对抗和情感极化。一旦情感被异化为资本逐利的资源,人的主体性将受到冲击,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厚植人民情怀”背道而驰。

  其二,新闻的“零度情感”。从专业规范的角度,新闻从业者常常被要求把情感放在一边,许多新闻产品采用了一种无限逼近“零度情感”的风格,强调语气在产生确定性以及信任方面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所谓的“客观报道”几乎不可能完全实现,无论记者是否意识到,其感情和意见必然会渗入他对事实和事件的看法之中。

  思考新闻文化中情感与理性间复杂且相互包裹的关系,则有利于形成对“过度情感化”和“零度情感”两种极端风格的疏离。

  结  语

  新闻文化的情感面向,是承认从业者在新闻活动中表达或隐含的情感因素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对受众参与新闻反馈出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进行反思。对其建设而言,这意味着既要直面传统文化和当下新闻生态中情感之于文化的解释力,也要通过对情感的理性思考,形成对情感的敏锐感知。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M].方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2]刘聪.基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力构建[J].文艺争鸣,2021(12).

  [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186.

  [4][13]刘智.新闻文化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3,8.

  [5]吕坤维.中国人的情感[M].谢中,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195.

  [6]Averill J R. Ten questions about anger that you may never have thought to ask[M].Hauppauge, NY, U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11:1-25.

  [7]马广军,尤可可.网络媒体传播的“情感化”转向[J].青年记者,2020(05).

  [8]路杨,孙晓忠,程凯,周邓燕.情感实践、主体转换与社会重造——情感政治视野下的解放区文艺研究[J].文艺研究,2021(07).

  [9]Grima B.The Performance of Emotion Among Paxtun Women:“The Misfortunes Which Have Befallen Me”[M].Karachi:Oxford Univ.Press,1993:6.

  [10]张春田,姜文涛.情感何为:情感研究的历史、理论与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6.
  [11]Deuze,M.,Journalism in Liquid Modern Times:An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uman[J].Journalism Studies,2007(4):671-679.

  [12]Cameron D.Language.Truth or dare?[J].Critical Quarterly,2004(2):124-127.

  [14]新华月报编.新中国70年大事记(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1818.

 [15]Mestrovic S. Postemotional socie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40.

  (作者为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周芳.情感面向:理解新闻文化建设的另一种路径[J].青年记者,2023 (19):54-5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