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何为记者,记者何为

2023-12-15 09:14:1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黄芳

摘要:记者要“耳聪目明”,能听见微弱的声音,看见“看不见”的人。

  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一份职业拥有了一个节日,往往意味着它有着超越一般职业的公共属性。在新的舆论传播生态下,我们也许应该回到“记者”的职业属性,审视在今天,何为记者,记者何为?

  在我看来,当公众的注意力受算法等推荐机制驱使,情绪被某些以“收割流量”为导向的内容操控时,专业媒体的价值体现在打破“信息茧房”,并以公共福祉为旨归。这意味着,记者要“耳聪目明”,能听见微弱的声音,看见“看不见”的人。

  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网络热点是如此的集中,又往往是这样的琐碎,而更大的世界被挡在了门外。此时,专业媒体既要有反叛某些“热点”的勇气,也要有报道“冰点”的责任——事实上,太多的案例证明,好的“冰点”报道可以实现“流量”与赞誉双收,更不要说对媒体品牌的加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认真做事的记者不会被亏待。

  太多的线索“网上来网上去”,我们前所未有地被庞杂的信息和喧嚣的声音包围,迷失而不知归处。此时,面对复杂、拆解复杂是专业媒体的责任。公众需要那些抵达现场去核实线索、发掘事实增量的记者,过去几年,这些仍然奔走在重要的新闻现场的记者被公众深刻记住。而网络世界之外的“生活现场”,也会给记者更多的感受和虚拟世界中未必能发现的选题。

  面对复杂也意味着,记者要避免被廉价的感动和愤怒所裹挟,也要有能力走出二元对立,看见人、事和问题的多面性。这样的报道成本“昂贵”,在今天也价值“贵重”。公众未必能获得爽文般的体验,但能启迪心智,对人与事的理解透彻了几分,评价也审慎了几分。

  而拆解复杂,不仅是展现当下,更重要的是交代过去(新闻背景),我们都活在历史的河流当中,好的报道应该是穿越时空,从how到why的。如果不了解巴以双方延宕多年的纠葛,就很难对当下的冲突有更深入的认知。

  专业媒体的面孔也许有的冷峻,有的温情,但其内核无一例外应当是公心和善意,重视选题是否关涉公共利益,也重视报道怎样能推动社会进步、和谐发展。

  我的一位老同事收集了澎湃新闻的前身《东方早报》的所有重大版面,现在我们还会不时翻看,提醒自己媒体的传统价值是什么:2011年1月,中国南方大面积雪灾之时,《东方早报》二版刊发整版文章《请举全国之力送他们回家》;建党90周年,《东方早报》头版刊发《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 “不忘初心”;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东方早报》刊发16个版的《再改革》……

  当我们身处不确定的环境中时,更需要建设的力量。面对网络戾气、情绪焦虑,记者还是要发出些“不合时宜”却有用的声音。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高在上、脱离大众;相反,我们要比过去更努力地学习如何与用户实现“双向奔赴”。

  在怀疑中的那些“相信”,在今天显得格外闪亮。谈论记者的“公共性”也许属于“老生常谈”,但并不过时,它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锚点,指引去往何处。

  (作者为澎湃新闻特别报道部总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2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黄芳.何为记者,记者何为[J].青年记者,2023(21):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