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好选题“藏”在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2023-12-15 09:20:3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管永超

摘要:记者要善于发现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效果如何,把更多新闻资源投向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既强调发现新闻价值,又审慎把握传播效果。

  中国之声原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首席广播频率。总台成立后,中国之声以“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的品牌形象,释放出新的活力和影响力。建设性地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是中国之声多年来的一大特色。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在1994年创办时,最早的定位就是舆论监督节目。尽管这些年舆论监督报道在全媒体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但中国之声自始至终从未弱化过舆论监督的价值。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特别报道部主要承担总台中国之声舆论监督报道的新闻内容生产,自2008年成立以来,虽部门人员时有调整,但部门的角色定位始终未曾改变。部门分“长线”选题和“短线”选题,“长线”主要采写独家舆论监督报道,以外地出差为主;“短线”则追踪每日新闻热点,挖掘独家增量信息,以电话和实地采访为主。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接到任务的记者需15分钟内响应,即刻准备启程赶赴新闻事发地,全部门进入应急状态,随时听从频率调派。

  特别报道部记者的主要线索来源是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日均有效线索300-500条,线索多涉及土地良田、社会保障、物业管理、作风作为、投资理财、消费维权等方面的问题。部门例会定期对这些线索进行综合评析,记者跟进线索的整体情况并拿到例会上进行头脑风暴,由新闻中心领导审批选题,记者再展开调查采访。一般情况下,特别报道部的独家舆论监督报道在广播端首发于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每日早7点-9点时段);网络端编发在央广网、云听、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总台旗下新媒体账号。

  选题:以民生为导向, 和更多普通人共情

  记者的社会价值在于发现,察人所未察,见人所未见。但独家选题的发现,首先离不开记者的“脚力”,其次要对重大政策落地和民生关切有提前感知和预判。央媒的报道资源和力度,在当下喧嚣的舆论场仍然十分宝贵,中央媒体记者应关注真问题,尤其是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因此,新闻机构在设置议程时,首先要以民生关切为导向来采写独家选题。

  例如,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多地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柴封灶致部分群众挨冻》,是2021年12月中国之声播出的一组舆论监督报道。这组报道在播发前,笔者所在的总台新闻中心特别报道部就有布置,部门负责人要求高度关注与冬季取暖相关的选题。在搜集线索过程中,通过中国之声新闻热线等渠道,记者了解到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一些地方,推广清洁能源过程中存在国家政策跑偏变形的问题。随后,特别报道部派出多名记者分赴当地,展开深入的调查采访。第一篇报道是笔者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的调查采访。但拿到线索初步确定选题角度后,如何坐实当地“一刀切”的做法呢?得抓现行!

  做舆论监督报道,没有什么巧劲儿可用。对真相的追问、事实的求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只能用“笨办法”。记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采访时,为了验证问题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在两天的时间里走访了近50户人家。为了让报道更有说服力,记者特意带了温度计,选择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体验室内温度,用大量细节记录群众家中的取暖效果。

  寻找恰当的选题角度离不开对事实的充分了解和对国家政策的全面掌握。与其他地方不同,山海关古城内有一国家大气污染监测点位,当地干部承认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只强调了环保数据好看,却未真正关注取暖效果。环保和民生在这里因何“打架”?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着重调查和探寻的问题,也是引起公众广泛讨论的关注点。记者在报道中也客观提到,山海关区在推进古城清洁取暖过程中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古城基础设施老旧,地下管网复杂,无法实现集中供暖;居住在古城内的群众多为低收入群体,用电取暖势必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地方政府集中发放了取暖设备,但散热效果不佳等。既要蓝天白云,也要保证群众温暖过冬,这确实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实实在在的困难。

  但为了推广清洁取暖而不切实际地严禁烧煤烧柴,这和国家相关政策背道而驰。

  冬季清洁取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中央要求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推进清洁取暖的同时,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但记者发现,河北、内蒙古、山西等个别地区在推行清洁取暖过程中,都有封堵炉灶的现象,导致一些困难群众挨冷受冻。这组报道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涉事地方也很快改进工作,生态环境部则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态,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是底线,已经组织专门人员调查了解情况,督促地方迅速进行整改。推行冬季清洁取暖,为何在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跑偏变形?症结何在?清洁取暖如何兼顾环保和民生?笔者既在报道里提出问题,进而剖析问题,被监督的地方也及时做出回应,拿出了具体举措积极整改。

  中国新闻奖评委在对这组报道的公开评价中指出,“没有停留在信息的简单呈现、事实的粗浅传播上,而注重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督促职能部门的举措作为,较好地做到了舆论监督的有效性,体现出媒体社会责任感”。

  国家政策在落地执行中遇到了“肠梗阻”,难题是什么?有何解决方案?这是中国之声在很多舆论监督报道中坚持追问的角度和方向。

  效果:以促进问题解决、完善制度为目标

  对舆论监督报道来说,优质的选题十分关键。导向正确、效果可期,应该是舆论监督报道的“标配”。如果问题报道出来,有关部门一时解决不了,就会给问题的解决帮倒忙,还加剧了基层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对立情绪,显然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因此,综合预判报道播出后的效果,是决定一组舆论监督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2023年5月,中国之声播发《宁波一地铁站建在基本农田里 开通近四年被指仍是“孤岛”》,7月播发《福建连城地质灾害致数百人整村搬迁 部分老人在简易铁皮房一住就是5年》等舆论监督报道,这些报道都关系重大民生问题,很有典型性。报道播出后,问题都很快得到解决。比如福建连城的那组报道,早上中国之声的报道播出后,当天下午当地政府就组织力量对居住在铁皮房里的老人进行搬离安置,高龄老人终于不用再担心无房可租。此外,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也回应表示,将帮助连城县解决遇到的困难。这组报道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再比如,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国之声2020年对“江苏南京秦淮河大堤被挖空建高档餐厅”一事的报道。播出当天,责任单位就派人自行拆除了违规建筑。这组报道还引起中纪委、水利部等部委重视,最终9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在水利部专家的监督下,大坝很快回填完毕,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里,还有一篇中国之声的舆论监督报道《南阳要占万亩基本农田建养猪场,岂能如此“拆东墙补西墙”?》,问题也极具冲突性。一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1.5万亩基本农田,另一边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养猪场需大幅扩建。两边看似乎都很重要,都涉及重大民生关切,但矛盾的化解,为何要突破国家土地法律法规的红线呢?中国之声报道后,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先后派出调查组展开深入调研。最终,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济南局要求南阳市全面纠正“百场千万”工程中存在的打捆备案、未补先占等严重问题。南阳市推进整改工作,取消建设场区12个,25个未启动占用基本农田较多场区全部停止建设,按照避让基本农田的原则重新论证选址。

  梳理历年来获奖的舆论监督报道,这些报道无不是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导向正确和效果可期的高质量作品。影响力传播、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效果,是衡量舆论监督报道是否优质的关键因素。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首先要破解什么样的选题是优质选题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找好选题,要在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挖掘新闻富矿。“追焦点、问民生,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应是新时代背景下舆论监督报道的重要方向,主流媒体记者的责任和使命,也应该在此过程中得以彰显。

  让新闻深一度:宏观视野,微观记录

  从多年的从业经历中,笔者深切体会到,优质的舆论监督报道一定是根植于时代现实中的。新闻从业者多有这样的共识:新闻是“易碎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在公共舆论场尤其是网络舆论场中,新闻内容生产多追求短平快,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在技术驱动重塑媒体格局,主流媒体、“自媒体”、商业传播平台共存的当下,新闻机构对深度内容的生产整体有所弱化。但近几年仍有不少佳作公开发表,在是非争议的喧嚣声过后,这些报道改变了社会认知,促进了相关制度的完善。

  2015年7月,中国之声播发记者采写的《中储粮“托市收购”被指打白条 安徽定远上千农户追讨粮食收购款》。这是一组广播连续报道,报道过程颇为周折,起初中储粮官网公开发文称报道失实并将追究记者法律责任,但随着更多后续报道发出,原国家粮食局派出调查组实地调查,真相很快水落石出,记者在后续的报道中梳理了我国“托市收购”粮款兑付过程中存在的三大漏洞。最终,上千农户拿到了卖粮款,原国家粮食局为此事件发了紧急通知,并在年底出台了新的粮款兑付办法。记者的报道推动了相关制度的完善。

  今年4月,中国之声播出《警惕乡村建设片面“景观化”倾向》的独家调查报道,笔者历时半个多月深入陕西咸阳市泾阳县、西安市鄠邑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循化县、化隆县和海南州共和县等地数十个村庄,深入调查采访部分村庄耗费财政资金建“门墙亭廊栏”等景观项目。有的村庄村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却利用财政资金200万元建景观长廊;有的偏远乡镇过半村庄耗费数十万元财政资金建门(牌)楼,而村里尚无让群众致富增收的产业。目前,全国多地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乡村建设“泛景区化”现象,从现有案例来看,财政投入巨大却效益甚微,群众不买账,也给村集体造成债务负担。陕西和青海有关部门在报道播出后均回应表示,正酝酿出台规范性文件。

  笔者认为,记者要对社会问题有深入的系统思考,选题应具有前瞻性。对深度内容生产的持续发力,是一家新闻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记者也要对一个问题有持续的观察记录和深入思考。2020年11月,中国之声播发《兰州布病事件最新调查:多名被感染者被医院确诊 却收到卫健委“健康证”》,报道播出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派出由中国疾控中心传防所、中国疾控中心鼠布基地、北京地坛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往兰州指导此次事件检测治疗、医疗救治、健康评估等工作。专家组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兰州兽研所布菌抗体阳性者检查治疗方案,形成了国家版检查治疗方案,对抗体阳性者定义、诊断治疗、健康评估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另一组大型记录报道也值得被提起。2013年至2023年,在长达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中国之声以《十年,这里》为题,以全国10个地方为民生观察样本,派出10名记者每年对观察样本进行持续追踪和样本观察,以微观点滴持续记录,呈现出国家十年发展的宏观图景。这10个民生样本,有青海的偏远村庄,有探索制度创新的上海自贸区,有探索全国教改的北京海淀,有广西的乡村中心小学,有安徽合肥的三甲医院,有治理大气污染任务艰巨的河北武安,还有笔者参与记录的深圳罗湖城中村黄贝岭等。一个点位,就是一个民生样本,每个点位背后,实际上聚焦的都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新型城镇化,等等。十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十年共计100篇报道恰好部分记录了取得这些成就的历程。总台旗下新媒体平台对这组报道进行了全媒体传播,央视大屏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记者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问题导向,胸怀“国之大者”,才能采写出高质量的独家报道。中国之声的舆论监督报道,初心和目标是如何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逐步解决。很多时候,好选题就“藏”在国家政策在基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追焦点,问民生,推动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这是新闻记者的使命和责任,也党和国家赋予新闻媒体的重托。记者需要有定力地观察和思考,通过冷静、客观的深度报道,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记传。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特别报道部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管永超.好选题“藏”在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J].青年记者,2023(19):39-4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