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在国际传播中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2023-12-15 09:25:4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李盛丹歌

摘要:本文对经济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深度调研、城市经济、企业发展、百姓生活等内容发布实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讲好中国故事”思想贯穿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全过程,也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当下我国有效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要让世界各国人民通过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认识中国,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滑动屏幕领略壮美辽阔、丰富立体的中国,进而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2020年以来,经济日报相继在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照片墙(Instagram)开设账号。本文结合经济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关于深度调研、城市经济、企业发展、百姓生活等内容发布所做的尝试与创新,对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进行分析。

  升腾城市烟火气,让点滴细节在报道中悦动

  积极宣传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生动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地和重要阵地,是经济日报最重要的职责。“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是经济日报海外账号的明确定位。[3]

  世界渴望通过城市的窗口探析中国发展、中国经验的奥妙。而中国故事、中国形象则是由一个个独特的地方故事、地方形象构成的。讲好城市故事、展示城市形象,将为塑造国家形象增加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近年来,经济日报编委会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宣传报道习近平经济思想,“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应运而生,通过总结各地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成功经验,推出一系列重大调研报告,呈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创新创业创造实现的重大突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4],这些正是对外讲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最强有力的内容支撑。报道中,与文字相融合的图片、视频等内容丰富精良,是增加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良好感知与情感认同的最佳素材。

  经济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从小切口、小故事、小角度入手,选取最具地方特色的内容,通过“文字+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呈现,无论是成都的美食,还是贵州的大桥,都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相关阅读量逾3.3亿次。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烟火气的图片、影像,通过感性直观的传播方式,不断感染海外受众、影响海外受众。

  近年来,经济日报尝试深挖驻地记者站资源,开设相关栏目,如“中国新地标”。西安大唐不夜城、广州塔“小蛮腰”、成都锦里等都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关注度的地标,同时也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和标志,经济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运用文字、图片、海报和视频再加工等多种形式,将这些地标生动地呈现出来,展现地标背后的城市经济发展。

  根植于共通的社会实践,平常中讲出不寻常

  在传播实践中,共情传播是增强亲和力的有效手段。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更需要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新媒体时代,要更多展现中国具体而微的丰富社会生活,由过去重视宣讲道理和理论逻辑,转而更多将道理和逻辑寓于生动鲜活的故事和丰富真实的情感之中,以此引发共鸣,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一方面,这要求国际传播工作者具备国际化视野,更要认识到国际舆论斗争的复杂性,尊重国际传播的基本规律,根植实践应对新挑战,用具有国际通识性、接受度高的方式方法讲述中国故事。要抓住情绪契合点,从细腻的情感共鸣处入手,讲述共情、有温度的故事,从而增强情感认同。另一方面,要输出国际化内容,不仅要有传统的时政、经济、数据成就等题材,更要有当下国际热点。企业是创新主体,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参照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发挥经济日报优势,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等深度调研报道以故事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式呈现,不仅展现了企业发展中的高精尖技术,产业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度发展情况,而且与地方城市报道相呼应。从2021年8月起,经济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与记者站合作开设“中国前沿”(Ce Front)栏目,把中国的高精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企业等内容在海外传播推广,以故事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式呈现,用最直观、近距离的方式,聚焦中国企业故事,从而展现我国充满活力的社会面貌,让海外受众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加深入地认识当今中国。

  经济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根据海外受众的关注点和接受心理,立足经济,重构话语体系,对发布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开设“中国故事”(Chinese Story)等栏目,将百姓生活、大型基建、大美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普及等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呈现出来;选取经济日报社“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等活动征集来的网友投稿等内容,用百姓最平常的生活和最真实的体验来说服人、打动人,从而让海外受众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例如,将“三江源壮美的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车全国大范围应用”与消费升级、“武汉柑橘喜获丰收”与中国百姓幸福感增强关联起来,借助新闻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形象的“纵深化”和“细节化”,将经济数据、新技术应用、独特景色、少数民族特色等作为中国形象传播的新亮点,从而将经济故事的国际传播方式社交化、日常化。

  善用场景思维,让受众身临其境

  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需要内外有别、转变思维,即从“宣传思维”向“故事思维”转变,使海外受众不仅“听得到”,而且“听得懂、听得进、听而信”;要增强与海外受众的利益相关性,选择故事时要更加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表达要更加注重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如此才能激发共鸣。

  转变传播思维也要求革新媒介机制。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新兴媒体传播的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特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需不局限于用电脑网页端呈现产品和内容,用更利于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传播的形式进行产品策划、制作简单、移动的新媒体产品,以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和接受习惯。

  2023年1月3日起,经济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连续推出4集原创视频《中国发展惠及世界》,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物流、新能源、中国风品牌等在海外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包含国内、国外两方面的案例故事,“有内有外”“由内向外”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充分阐释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享、共建、共赢的生动实践[5]。这组报道都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而且时长为国内外受众普遍接受的2分20秒左右,将生动的案例故事通过短平快的新媒体产品呈现,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人民联系起来,大话题小切口,让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传得更远。

  与此同时,2023年,经济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尝试制作了数据类新媒体产品,利用国际化传播方式,以微视频为抓手,用数据说话,对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的国内经济数据,通过海报和视频等多样态进行传播。制作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数据新闻海报,突出对季度、半年、年度GDP数据、进出口外贸数据等海外受众较为关注的经济数据进行视觉直观传播;视频则采用目前国际传播中被广泛认可的MG动画形式,每个季度视频以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代表色彩为主色调,突出亮点数据,聚焦强化符合移动互联趋势的微视频创作生产,打造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的融媒体品牌产品,全面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结  语

  如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成为媒体的“必修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关键。不仅要有内容上的顶层设计,更要有原创的精品内容,既要有追求流量的内容,同时也要有长效性的规划,这样才能达到久久为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蔡名照.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声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J].理论导报,2015(12):34-37.

  [3][4][5]郑庆东.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J].对外传播,2023(04):41-44.

  (作者为经济日报社国际部编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李盛丹歌.在国际传播中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以经济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部分栏目为例[J].青年记者,2023(19):37-3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