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不要失去“长文字”的表意能力

2023-12-15 09:45:4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 林

摘要:表达和交流追求短、快,驱逐“长文字”,就将逻辑和论证驱逐出了公共空间。

  一位友人感慨于某事,在朋友圈敲了很长一段文字,从几个方面阐释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我跟他交流想法时,他突然说:“这不是ChatGPT写的,是我的想法,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何出此言?原来有好几个朋友问他,这么长一段文字是不是ChatGPT生成的。

  很有意味的“误解”!这种场景绝非个案,自从ChatGPT流行后,看到一段稍长一点的文字,总会嘀咕一下,是不是ChatGPT写的?倒不是文字很ChatGPT化,而是“长文字”在人们的日常社交语境中已变得非常少,表情包、短视频、语音、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介装置已经“接管”了人们的表达。人们似乎把文字当成某种麻烦,“人性化”的技术竭力解放着人们“敲字表达”的劳苦,将人们视为“麻烦”的文字使用压缩到最低限度。

  回想一下,我们日常的文字表达,有多少能超过140字?又有多少能超过200字?碎片化的表达中,有多少可以整合成完整的意思?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写500字、1000字的能力?

  甚至连微信公众号的长文章,都迎合着人们的“短文字”表达和接受惯习,段落必须短,一句话就是一段,一句就得另起一行,完全打破了传统文章的长段落结构。当人们的表达被即兴、碎片、社交化的“短文字”所“统治”时,难得有人把文字写得长一点。这是人们失去深度思考、“长文字”表达的一种时代症候。

  之前我在文章中讨论过文字失语症,其实很多人不是真正的文字失语,并没有失去文字表达的能力,真正失能的是“长文字”表达:思维和表达都是碎片的,没有能力用“长文字”完整、系统地思考、表达和写作,几句话就讲完了(而不是讲清楚了),干瘪、肤浅、口水式的文字,撑不到一篇严肃思考的文章所需要的长度。

  我一直鼓励学生们戒除对“短文字”表达的依赖,养成用“长文字”写作的习惯,时评写作就是训练“长文字”写作的很好方式。普通人可能只是借助短、快的平台吐槽几句,感慨“这太让人愤怒了”“太了不起了”“这样也可以吗”,沦为转瞬即逝的口水。时评作为一种说理文体,逼着我们在别人愤怒、感动、不平、焦虑却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一会儿,用“长文字”去思考,用“长文字”去说理、论证和阐述,在“长文字”中训练批判性思维。

  尼尔·波兹曼说:“大学里对于真理的认识,同印刷文字的结构和逻辑密切相关,因此,高学位的候选人必须把自己的专业见解写成论文。”有一定长度的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地接受他人持续而严格的审察。这就是为什么对人类至关重要的那些事务,都必须诉诸文字去固化,严肃的讨论和分享都必须以纸面的“长文字”为交流中介。

  “长文字”才有说理和论证的空间,“短文字”只能承载浅层的表意和情绪输出。针对有年轻人上香这样的新闻,有评论说:“年轻人在做题和作弊之间,选择了作法,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这种“短文字”就没有接受逻辑推敲的对话准备,只是传染一种情绪。用“长文字”思维去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里面包含着多重的污蔑和逻辑陷阱:其一,上香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并不是集体行为,全称判断对整体形成污名;其二,事实上的“个别年轻人上香”,在传播中变成了“只上香”,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做其他努力而“只上香”呢?一个“只”字就扭曲了事实;其三,“不上课不上进”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显然是为了与“只上香”形成对立而臆想出来的标签,上课、上进和上香为什么不能兼容,而非得从“上香”推理出“不上进不上课”呢?

  “长文字”才有容纳逻辑推理和论证的空间,把道理掰扯清楚。文字空间,就是为说理而准备的,如果没有道理,缺乏逻辑,讲得越多,错误暴露得也越多。当下舆论场中的口水和戾气,很大程度上是缺乏“长文字”训练、“短文字”泛滥成灾带来的。表达和交流追求短、快,驱逐“长文字”,就将逻辑和论证驱逐出了公共空间。可以说,“短文字”是谬误、情绪、鸡汤、戾气、浮躁的温床。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2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曹林.不要失去“长文字”的表意能力[J].青年记者,2023(21):12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