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8日 星期日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曹林:写作需要有一个问题在心中奔涌

2024-03-11 10:25:4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林

摘要:无法进入评论写作所需要的流畅表达状态,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缺乏问题驱动”上。

  写作评论时,如果陷入某种挤、编、憋的“硬写状态”,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文字干巴,道理生硬,案例硬凑,写的人难受,读的人更难受。无论是媒体评论,还是应试写作,都不乏这种硬凑文章。无法进入评论写作所需要的流畅表达状态,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缺乏问题驱动”上。“道理”不是某种现成的、随手拈来的结论,而是需要“在问题中生成”“在思辨中浮现”“在论证中得出”。评论是一种强烈依赖问题驱动的文体,需要有问题在心中奔涌。

  例如,大学生为什么会以“清澈的愚蠢”作为自己的标签?为什么《我本是高山》编剧将父亲酗酒改编为母亲酗酒会引发观众的抵触?为什么今年就业难背景下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却降低了?为什么央媒谈“小镇做题家”会引发年轻人的不满?为什么学历贬值而学区房却涨价?为什么很多人知道“努力并不一定有回报”,却仍坚持奋斗?

  心中奔涌着问题,问号在脑中盘旋,自然会让思维高度活跃,笔下的文字不是“挤”出来的,而是“高度活跃的思维”迸发、喷涌出来的。研究批判性思维的董毓教授说,很多学生存在“三无”现象:无问题、无想法、无论证。三个方面,触及的其实都是能否撑起一篇好评论的关键。没有问题和想法,跟着别人预设的立场走,没有论证,直奔结论,根本没有启动批判性思维,怎么可能文思泉涌?

  有人认为“论点、论据、论证”是评论的三要素,我觉得这是对评论的肢解。动态地看,评论文字不是论点、论据驱动的,而是问题驱动的。从一篇评论创作的有机过程看,评论的三要素应该是问题、想法和论证:先有问题意识,起码得有某种困惑、冲突、矛盾;在对问题的梳理中,寻找复杂因素并使之有序,渐渐产生某种“想法”;怎么说服读者接受这个“想法”呢?就有了论证。

  光想着论点、论据、论证,直奔论点,找现成的论据去拼凑,文字必然磕磕巴巴,缺乏让读者不产生“咯噔感”“阅读障碍感”的流畅性。通篇只是对结论和答案的阐释,没有“问题”和“想法”,只能是“伪论证”。

  我爱读诗,更爱读包含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一些深刻的短诗比得上一篇长评论。李绅的《悯农》中,前两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是一种描写,它的深刻体现在后面的“问题”:“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眼前具象化的场景,看到了背后深刻的问题,这涉及对封建制度和分配方式的追问,有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研究印度农村现象时发现,饿死人最多的时候,不是出现灾荒的时候,而是丰收的时候,问题出在哪里?饥荒不是因为物质匮乏,不是因为天灾,而是不公正的分配制度导致的,是人祸。这就是问题驱动带来的深刻。

  正如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所言,深刻的写作,应该能够对“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犹饿死”之间的冲突进行追问,能够体现一个核心问题,探讨冲突背后的深层机制。不拘囿于这个世界表面所呈现的东西,有了对问题的洞察,人类才有了思想。

  一个优秀的评论员,不是在电视镜头前唾沫横飞、卖弄排比、热衷于用废话给出各种结论的人,而是心中奔涌着很多问题的人。他最习惯的用语应该是:何以如此?依据是什么?来源是什么?理由是什么?问题可能没那么简单,于是深层次的问题就想出来了。他不断反思那些“答案”和“确信”:“这真正是我相信的答案吗?是经过我深思熟虑、有事实逻辑支撑的吗?”

  心中奔涌的问题,让文字有灵魂,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文字是处于高度活跃状态的思维用一个想法推着另一个想法的“思想语”,问题燃尽,意犹未尽,文字戛然而止,画上句号,一篇深度好文就“端”出来了。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