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曹林:反思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离不开深度新闻“物种”

2024-04-07 10:35:17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摘要:反思的深刻性,是由“新闻物种”的多样性决定的。有深度调查提供的“深度事实”,才能进行深度透析的“深度评论”。

 

  最近,有一次给学生们布置的评论作业是写作“热点评论”,选择某个热点作深度观察分析,好几个学生评论的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邯郸初中生遇害案。无论是残暴的施害者,还是受害者,4个未成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少年。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留守之痛、留守之害,父母的结构性缺席导致孩子长期缺乏关怀,野蛮成长,塑造出了一些留守少年身上脆弱、冷漠与残忍纠缠在一起的病态人格,甚至是恶魔人格。一个学生还谈到了前段时间美国一所高中发生的校园连环枪击案,凶手才15岁,同时站在被告席上的还有其父母,因为他们对孩子缺乏管教与关怀,被控过失杀人罪。

  在点评这些作业时,我问学生们:“你们为什么把邯郸这起凶杀案与‘留守问题’形成因果关联?”有学生回答说:“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因果关联吗?他们4个人都是留守少年,父母的日常监管与关怀缺席,假如他们第一次犯小错时有人制止,平时有人在身边敏锐地捕捉到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不至于出现今天的惨剧。”我追问:“按这个逻辑,全国那么多留守儿童、留守少年,为什么就他们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其他少年没有?为什么是‘留守’带来的,而不是‘人性之恶’‘校园霸凌’‘暴力熏陶’带来的?”

  学生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留守之痛”的因果分析听起来很有道理,却经不住问几个“为什么”。由此我想到了调查性报道和深度特稿缺失带来的问题:类似邯郸初中生遇害案这样震惊世人的案件发生后,如果只有第一时间的通报和基于通报的即时报道,而没有后续的深度调查和特别报道,没有还原犯罪嫌疑人成长经历和心理异化过程的细节呈现,就不会有深刻的反思,评论也只能是肤浅和空洞的。

  学生们回答不了“为什么归因于留守而不是其他”这个问题,这不怪他们,因为这不是他们力所能及之事。社会有分工,同样,新闻文体也有分工,评论是远离新闻现场和事实一线的“公正旁观者”,基本事实是第一时间的“硬新闻”提供的,而丰富的、复杂的、能够对事件前因后果作出深度透视、对人性进行扫描的完整事实和鲜活细节,是深度调查和厚重特稿所完成的。“硬新闻”是“就事论事”,而深度报道则把镜头拉长到事件的背景、人物成长的环境、当事人的内心深处、复杂纠缠的因素中,去建立一个能支撑社会深刻反思的“意义框架”。

  下面的新闻文体生态是完整的、缺一不可的:事件刚发生的时候,通报和即时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随着“新闻时钟”的运转,舆论想就这个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此为鉴推动社会进步,就需要深度调查提供的“深度事实”;然后,才有基于深度调查进行深度透析的“深度评论”;基于新闻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的学术研究也才有鲜活的样本,从理论和观念上形成更有深度的研究。如果这个生态被破坏了,第一时间的通报和新闻发布之后,没有深度调查和特稿跟上,基于这个事件的深度反思链条就断了。即使有评论,也只能像学生的评论那样停留于浅层,沦为浪费读者时间的“口水评论”。

  反思的深刻性,是由“新闻物种”的多样性决定的。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发生后,出现一片“喊杀”之声,这时就需要深度调查和特稿去超越“狠骂”的情绪,延伸对案件的反思,让这个案件不只是“判几个人重刑”这么简单,而是能够推动某些深层社会问题的解决,推进社会治理。

  前段时间在汕头大学召开了新书《在场》《底稿》的作品分享会,两套书由中国青年报前总编辑毛浩主编,从一纵一横两个层面精选了中国青年报近20年来的深度调查和特稿。这些曾在发表时引起轰动的深度报道,不仅已经成为“历史的底稿”,而且因其厚重与深刻,推动了很多问题的解决。《尘肺病,那些变成石头的肺》推动了对尘肺病的关注;《留守一代》把留守儿童问题摆到了社会反思的议题中;《临刑对话马加爵: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让舆论在“谴责恶魔”后,对马加爵案多了很多深刻的反思。再翻看这篇报道的时候,有句话尤其触动我。记者问马加爵:“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马加爵说:“没有,没有特别的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看到这句话,反思可能才不会止于“恶魔”。

  深度调查和特稿的生产需要时间。对于这起邯郸初中生遇害案,新闻同行们一定在努力调查,还原犯罪嫌疑人的成长过程和呈现复杂事实的细节,我相信会看到相关的深度新闻出现。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