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窦锋昌:新闻传播学,依然值得优秀学子选择

2024-06-27 08:43:04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窦锋昌

摘要:“学新闻”的不再“做新闻”现象值得警惕,但也说明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了,就业面更宽了。

  每年的六月,都是高校的告别季。每天都可以看到穿着各色毕业服装的学生在校内各个标志性景点合照留念,学校大门口红色的大幅标语“欢送2024届毕业同学奔赴世界各地”将离别的氛围渲染得十分浓重。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难免羡慕,青春真好,未来可期。

  今年我指导的两名本科毕业生,一名选择了去海外留学,一名是体育特长生,继续在自己的专业运动领域内训练比赛。而我指导的八名国内硕士毕业生,包括三名三年制的学术硕士和五名两年制的专业硕士,有三人参加选调,进入政府部门,一人去了中央重点媒体,两人去了互联网大厂,还有两人去了能源电信等大型国有企业。

  显然,这些学生都非常优秀,其中好几名被学校和学院选为代表,在毕业季的多个场合登台亮相介绍经验。当然,十个同学样本量太小,不能得出什么普遍性的结论,饶是如此,我们也能从细微处看到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一点样貌。他们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像一些“网红”说得那么不堪,新闻传播学依然是值得优秀学子信赖的一个选择。

  眼下,又到了高考陆续放榜开始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在为选择学校和专业而头疼不已。大概一年前,某知名“网红”发表了对新闻学的“刺激性”言论,他奉劝高考高分考生特别是理科高分考生不要报新闻学,否则会把肠子悔青。不知是不是这番言论起了一些作用,有数据显示,去年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有所下降,今年春季校内二次转专业窗口打开的时候,申请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人数也呈下降趋势。

  新闻传播学本来研究的就是“如何讲好故事”,这下好了,自己的故事非但没有讲好,反而被网络舆论给“妖魔化”了。对于“网红”的言论,圈内不少人给予了不同角度的批驳,比如说大学教育包括新闻学教育不能只考虑就业问题,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多想想“诗与远方”。这种反驳可能不是太有力,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来说,上大学是必须和孩子未来的发展挂钩的,所谓“前途远大”主要就是说的将来的工作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我上面所举的这两名本科生和八名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或许有参考意义。在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这十名毕业生找到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事实上,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现实中要比很多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多一些。

  当然,以上谈论的还是双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就业形势,如果是普通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无论是硕士生还是本科生,情况可能要差一些。但是这和是否学习新闻传播这个专业无关,主要是跟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社会评价有关,其他专业也是如此。就像本科生比硕士生的就业难度要大一些,这是所有专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前面已经强调了,本文谈的只是就业问题,并不想为新闻传播学做“全面辩护”。而且,这十名毕业生中只有一名是去专业新闻机构工作,两名去互联网大厂的,算是广义的科技类媒体,其他的毕业生,无论是去政府部门还是去国有企业,做的虽然也都是和新闻传播相关的内容生产工作,但是距离专业化新闻生产还是有距离的,可以称之为“社会化传播机构”或者“公共传播机构”。

  这反映出当前新闻传播专业所面临的最大变化,即“学新闻”的不再“做新闻”。在这里,“新闻”一词是狭义的专业化的新闻,特别是时事政治新闻。就此而言,“网红”们的观察是准确的,对新闻学的批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在这个科技赋能、互联网传播赋能的时代,传统的精英垄断的新闻生产模式早已被打破,社会已经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家家都有‘自媒体’”的高度媒介化阶段。在这样的社会巨变面前,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当然也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要从培养专业新闻传播人才转变到培养社会化的公共传播人才。十名同学的毕业走向微观地说明了这一变化,而“网红”的观点基本还停留在对新闻教育的传统理解上。

  不过,“学新闻”的不再“做新闻”现象也值得警惕。这或许是“新闻业务退化”的原因之一,也是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但这不是高考考生不选择新闻专业的理由。恰恰相反,这说明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了,就业面更宽了。新闻传播学依然是值得优秀考生选择的一个专业,知名高校所开设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更加可以进入他们的志愿清单。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