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8日 星期日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曹林:“真实、好玩、我拍下来了”是新闻的“不可能三角

2024-07-08 08:26:49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曹林

摘要:  网上有一个段子男人的不可能三角:一个男人,不可能同时满足帅、有钱、感情专一这三个特点,如果有个男人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还喜欢你

  网上有一个段子“男人的不可能三角”:一个男人,不可能同时满足帅、有钱、感情专一这三个特点,如果有个男人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还喜欢你了,你就很可能遇到了诈骗。

  这个段子毕竟是调侃,说得很绝对,但这种防骗归纳还是挺有意思的。“不可能三角”源于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目标的选择面临诸多困境,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不可能既要、也要、还要,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

  我是研究新闻的,其实新闻中也有类似的“不可能三角”。社交媒体时代,很多视频化、有细节、有情节的新闻,对公众的眼球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看起来特别像真的,甚至比真的还真,人们会很容易被“捕获”,比如年初轰动舆论场的讲述“秦朗巴黎丢作业”的视频。在新闻传播的“瓦釜效应”下,提高媒介素养和信息判断力尤其重要,分析是否存在“不可能三角”是一个很关键的新闻判断方法。

  什么是新闻的“不可能三角”?先说说当下流行的短视频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当时感觉挺好玩的,就拍下来了,然后随手发到了网上,没想到第二天就火了。” 这句爆款短视频中的常用语,就包含着当下流行新闻的爆款“三角”:“真实、好玩、我拍下来了”。这句话最想凸显的就是:这么好玩的事,是真事,不是摆拍的,我是随手拍的。但是,越这么强调,越说明是摆拍的,既然是摆拍的,就不真实了。

  “真实、好玩、我拍下来了”,就是新闻的“不可能三角”,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其一,“真实+我拍下来了”,是可能的。我就是想记录真实,呈现真实的场景,不过,这种记录往往很平淡,生活就如白开水一样,就像很多纪录片里呈现的。其二,“真实+好玩”,也是很有可能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就包含着很多阴差阳错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巧合,但你很难正好拍下来。其三,“我拍下来了+好玩”,也是可能的,觉得好玩然后就去拍,拍下来也是为了好玩,但这不就是段子、剧本吗?艺术作品,不就是如此?

  毕加索说,“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我们去理解真理”。作家史蒂文斯也表达过这种悖论,现实主义就是对现实不忠实的描绘。相声、小品、漫画、脱口秀、段子,都是如此。艺术加工,艺术呈现,好玩,拍下来了,都承认了某种“非真实”。视频化,往往跟新闻无关,多是蒙太奇式的艺术呈现。

  “真实、好玩、我拍下来了”,怎么可能都让你遇到?你以为你是悬在高空全知全能全景全时的监控摄像头吗?网上流传很多监控摄像头拍下的种种巧合事件,是真实可信的,监控摄像头的目的本不是为了记录这些巧合,只是无数的无效记录偶然记下了真实的巧合。如果对着镜头来呈现好玩有趣,实际上就很不真实、不自然了。真实之为“真”,包含着一种不带镜头的天然感,特别是涉及“好玩”时,镜头呈现的好玩,往往是为了迎合某种镜头外的凝视,是写好的“剧本”。

  你看的那些“当时感觉挺好玩的,就拍下来了,然后随手发到了网上”的短视频,不过是“剧本”,是对新闻元素进行了“拟真”处理,使其看起来很像真的。所以,讲述“秦朗巴黎丢作业”的视频传播时,其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问题痛点、有经过、有后续的拟真感成功欺骗了很多人。

  让你觉得既爽还好玩的那些热搜短视频,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某媒体的采访中,以某平台走红的爆款视频为切入点,被采访的那个短视频制作人谈了流量与幕后制作的问题。从头到尾,其都在强调“不要讲逻辑,观众不需要高级的东西”“不要教育引领观众,尽可能满足他们”“观众们很懒,别让他们动脑”“观众没有耐性,让他们爽了就行”。不要逻辑,尽量满足,别让动脑,这种生产逻辑,制造着“真实、好玩、我拍的”信息幻象,在消解真实性根基中娱乐至蠢。

  我经常跟学生说,拒绝当被“醉了爱了慕了”支配的新闻易感人群,不必眼里总含泪水。当你看到一个让你热泪盈眶或义愤填膺的视频时,想想看,摄像头在哪里?想想视频里隐藏起来的镜头视角,谁在拍?何以拍?又是谁在凝视?想想这些问题,你对“不可能三角”的新闻理性判断就开始批判性地起动了,这是媒介素养的内核。

  新闻的“不可能三角”,还包括:真实、生动、都是我看见的。当看到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某个事物,特别是细描人物心理时,我常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防范,你怎么知道的?都是你看见的,还是你臆想的?还包括:真、善、美。想起一个新闻学者的话:信息传播事业的专业基石是“真”,价值基石是“善”,哪个都不能缺。需要警惕的是“美”,因为审美化的信息内容中,往往隐藏或掺杂着各种类型的东西。你要想到,很可能遇到了诈骗,遇到了某个被美化的“谣言”。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