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4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窦锋昌: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做好深度报道

2024-09-30 14:17:22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窦锋昌

摘要:只要能够秉持与时俱进的眼光,就会发现深度报道改变的只是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呈现方式,在适应了新的传播条件之后,深度报道完全可以“涅槃重生”。

  8月16日,微信公众号“贞观”发布《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引发巨大关注。8月18日,“贞观”删除该文并发布《文章处理说明》,但称该文“为真实事件”。8月19日,“贞观”发布《相关说明》,之后账号再没有更新。9月4日,网友发现“贞观”停止使用。

  事件如此收场,主要原因在于,“贞观”作为一个“自媒体”账号没有尽到审核责任。虽然“贞观”强调稿件来源于投稿,自己已经对真实性做了必要的审核,但稿子依然存在若干不实之处。比如,8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前往死者老家调查,获悉死者系专升本学生,毕业于一所“非211大学”;死者骨灰按当地风俗撒进了河流,并不是被扔掉;当地官方回应,死者曾参加两次宁夏事业编考试、一次宁夏公务员考试,均未能进入面试环节,并非文章所说的“多次取得家乡省份事业单位笔试第一的成绩”。

  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大号,就这么归于无形,难免让人唏嘘。对于这个号的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于投稿者来说,也失去了一个“非虚构”作品刊发平台。对于用户和公众来说,也可能减少了一个对此类公共话题关注和讨论的窗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此类事件不时上演。2019年,“咪蒙”团队的“才华有限青年”账号推出了《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时引来流量无数,但很快因为内容涉嫌虚假而遭下架处理。2021年,名为《另一个“拉姆”》的爆款文章在一个非虚构写作平台刊发,作者是一名曾经的媒体人,为了爱情远嫁青海并生儿育女,但是之后自称遭遇了家暴凌虐。不过,经过青海省妇联和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查,文章披露的许多情况难以证实。

  正是基于此类网络事件的不断上演,笔者认为,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做好深度报道。这里所讲的深度报道的主体,不仅仅是专业化的新闻机构从业者,还包括数量庞大的“自媒体”从业者、非虚构写作者。

  当然,作为一个和深度报道打了二十年交道的从业者和研究者,笔者深知,有一种声音近些年来此起彼伏,即“中国的深度报道衰落了”。这种说法确实有一些现实依据,比如调查记者的总量减少了、深度报道的版面被压缩了、深度报道的部门被裁撤了等等,直接的后果就是,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相关的深度报道不如以前多了。

  这里说的“以前”指的是深度报道曾经经历过的那个辉煌时期,时间大概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第一个10年。在这20年里,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态势持续向上,依附于其上的深度报道也是如此,出现了一大批名记者和名作品。但是2010年以后,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大面积使用等原因,深度报道及其母体传统媒体遭遇到重大挑战甚至是挫败。

  不过,观察最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会发现,受众对深度报道的需求依然巨大,深度报道“重生”的迹象非常明显。比如新冠疫情、中美贸易争端、俄乌冲突等等,都属于极端复杂的事件,受众怎样才能把握住事情的基本脉络,怎样辨别相关信息的真伪,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各类媒体所做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因此重新得以凸显。

  此外,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是记者”成为现实,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舆论场上众声喧哗,各种观点纷纷出现,导致“观点过剩”,而“事实不够用”。同时,出于各种盈利或者其他目的,造谣、虚假的信息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频频出现“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现象。这样的舆论生态,也对主打“事实提供”的深度报道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同时,我们看到深度报道本身也在发展。比如前面提到的在各个平台上迅猛发展的非虚构写作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非虚构写作和我们深度报道课堂上所说的特稿有些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如今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写作主体更多了,呈现方式也多元化了。再比如,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新闻近年来发展得也很快,主打的是用数字和图表说话,也可以看成是深度报道在互联网兴起后一类崭新的深度报道实践。

  因此,只要能够秉持与时俱进的眼光,就会发现深度报道改变的只是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呈现方式,在适应了新的传播条件之后,深度报道完全可以“涅槃重生”。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