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曹林:丢失艺术性的医疗剧与用力过猛的新闻报道

2024-10-21 09:41:14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曹林

摘要:只有当所采用的手段不被觉察到的时候,修辞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近日,在微博看到一名医疗专业人士吐槽某部热播医疗剧,觉得评得非常中肯。

  他是这么批评的:“给各位导演编剧科普一个知识点,根据院感要求,医院食堂是不准穿白大褂进去吃饭的,甚至食堂门口会专门设置脱放白大褂的地方。白大褂不是你们心目中耍酷和谈恋爱的包装,它是工作服,抢救病人时各种体液血液飞溅上去,真的很脏。根本不能穿进食堂,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污染。恳请各位大导演大编剧拍医疗剧不要靠想象,稍微走访几家医院,请一个真正在医院上过临床的医生做顾问,也不至于如此。”

  这段话引起不少医生的共鸣。

  有的说,医疗剧就是大夫谈恋爱,律政剧就是律师谈恋爱,商战剧就是白领谈恋爱,没有专业情节,全是谈恋爱。有的说,保证最基本的逻辑正确和科学合理,已经是不少影视剧根本做不到的“苛刻要求”;有的说,医生题材的剧他们就要把“医疗感”放到最大,吃饭逛街上厕所恨不得都穿白大褂,似乎在告诉大家我们这是医疗剧,特征很明显吧?还有的调侃,还有白大褂敞开穿的,以为自己是许文强啊?根据医院的卫生要求,白大褂是绝对不可以敞开穿的,所以绝对不看医疗剧,看了会被气死。

  这些批评其实不只适用医疗剧,对我们新闻业也正中靶心,批评的就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的缺乏。新闻专业精神包含两个层次,一方面,是报道要专业,尊重事实,客观还原;另一方面,是要尊重别人的职业,在报道涉及他者职业的时候,不能想当然,不能为了方便自己的呈现、迎合大众的观赏而牺牲别人的职业。医疗剧中“为了显得自己是医疗剧而让医生时时处处穿着白大褂”的用力过猛设计,把本来生活很饱满、形象很立体的医生困在白大褂中,就是对医疗职业的冒犯。

  对,这就是一种“用力过猛”,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高级黑”“低级红”“傻白甜”,都属于“用力过猛”,缺乏新闻传播应有的真实性。医疗剧为了凸显“医疗感”,而让剧中人不分时间、场合,不顾职业要求地穿着白大褂,“医疗感”上的过分用力,就成了“低级红”。反观太多的新闻报道,为了追求那种让别人看来的“XX感”而脱离客观现实,让“表现”停留于非常低级的层面,难免贻笑大方,成为笑料。

  比如写领导干部的报道,刻意去强调那种“领导感”,字里行间处处彰显“他是一个领导”,以领导的刻板形象去刻画描述,很容易掉进“高级黑”“低级红”的陷阱,不仅起不到正面宣传效果,反而会害了领导。笔者看过一家媒体的报道,事无巨细地描述领导“自己掏钱吃饭、自己开车回家、自己花钱买月饼、自己亲自打伞”,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与普通人别无二致,但传播效果却差强人意,最终反而割裂了领导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吃饭本来就是自己掏钱的,月饼本来也应该是自己花钱买的,打伞本来就是自己去打,无须通过这些“本应如此”的举动去衬托“领导感”。

  比如写大雪过后的扫雪行为,新闻报道也不要过分凸显那种“扫雪感”,拉着条幅,穿戴整齐,排成一队,摆出用力扫雪的样子,这哪像是真正在扫雪?过分迎合他者观赏的目光,极力表现那种“感”,最终很容易变成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比如给贫困群众送温暖,让老百姓捧着沉重的米袋跟领导合影;农民工拿到工资,非要对着镜头笑着数钱,都是在用力营造那种“别人需要的感”。

  所谓“感”,往往与实际背道而驰,是一种拟像。所谓“真实感”,往往是不真实的、虚拟的。所谓“距离感”,往往是靠得太近,没有距离,所以需要“距离感”。所谓“陌生感”,往往都是太熟悉了,所以才要模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报道不要刻意去塑造那种“典型感”,典型是日常生活自然呈现出来的,从真实的生活中去撷取真实的瞬间,就像经典新闻摄影所能抓住的瞬间那样。刻意演绎的极致、表现的典型,都走在摆拍和造假的边缘。

  如果只能通过密布的白大褂才能体现医疗剧属性,只能借助简单粗暴的“点赞鼓掌叫好”才能表达赞赏,只能通过背景挂的横幅才能表现送温暖,用蛮力、暴力,那么这种表述都是低级的,没有任何艺术性。

  什么是艺术?

  艺术的本质属性在于“看不见的精巧”,那种蕴含的匠心、设计和技巧,不露痕迹地掩盖起来,才是艺术的。只有当所采用的手段不被觉察到的时候,修辞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高级的艺术是精心构筑修辞文本,不让人注意到体现在文本里的匠心。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这,才是艺术!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