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的特征与价值
2019-03-08 17:31:09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中 作者:王红春
摘要: 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与交互的动态过程。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促进了
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与交互的动态过程。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促进了受教育者获取知识渠道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截至2018年6月,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1.42亿,教育用户手机在线使用率为18.1%。②目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传播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传播的新趋势,特别是基于微信平台聚集在一起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交流、文化与价值共享的微信社群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并参与到微信社群中进行学习。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教育传播要素的新特征,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的特征
(一)教育者:被赋权的分享与创造信息的关键人物
微信社群中的教育者不只是片面的教育知识传递者,更是教育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往往在知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传播优势,精通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大量的核心数据,对动态信息具有较强的收集能力。随着受教育者对自身知识水平和教育服务品质要求的提升,微信社群教育者会紧抓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根据自己所擅长的知识领域,为受教育者分享有针对性的知识;反过来,微信社群中的教育知识带来的收益与价值,也会进一步激发教育者创造信息的积极性。在分享与创造价值信息的潜移默化过程中,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可与信任并被赋予话语权和影响力,继而成为微信社群传播中的关键人物。
(二)教育内容:精准满足社群成员需求
教育内容与微信社群是相互促进的,教育内容作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核心,是聚合起志趣相投受教育者的前提条件。针对受教育者的需求设立的微信社群决定了教育传播内容更能精准满足需求,形成相对稳定的受教育群体。
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内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精致的内容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注意力十分宝贵,“小而美”的教育传播内容能以最小的时间成本获取高价值的信息。第二,准确定位成员需求。聚焦于增长见识、投资理财、文化解读的教育需求,吸引着有相同特征的用户群体参与到微信教育社群中。
(三)传播媒介:社群构建了教与学互动的虚拟时空场域
微信社群作为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通道的新媒介,构建了教与学的时空场域。通过“朋友圈”式设计,微信社群能够更好地缩小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强的互动性,打破了虚拟环境下互联网在线教育信任缺失的难题。此外,微信社群存在多种类型的教育传播方式。依靠互为好友的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传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深受教育者对社群教育的忠诚度,吸引社群外更多的潜在成员加入教育社群中进行学习;微信社群间的群体传播可以使教育信息产生裂变式的传递效果,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微信教育社群的品牌力。
(四)受教育者:认知盈余驱动社群碎片化时间学习
在机会和分享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便利的工具和新颖的方式,发掘利用累积起的自由时间,则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与效应被称为认知盈余。③微信用户对微信群的使用黏性越来越高,使得微信群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一方面,微信社群拓展了新的交往方式和信息交流空间,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受教育者碎片化时间掌握信息的需求,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获取精准优质的信息上;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内容的终端,适当利用自由时间,在微信社群中完成信息的接收、转化、反馈等学习任务,即可产生不亚于固定时间段学习的价值。
(五)传播效果:共享性与信息增值性并存
微信社群中教育信息的传递具有互动、开放、动态、多元的特征,使得传播信息更易于被接收,反馈的速度得到控制,有利于受教育者对信息的理解、参与和主动吸收,提高传播效果。现阶段教育者或者教育机构从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以及其他第三方技术系统等教育知识平台做起、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粉丝群体,逐渐形成了参与式分享传播的社群体系格局。社群与社群之间信息传播的裂变式增长,使得微信社群中获取的知识信息可能被转移到其他社交媒体;互联网技术与媒体之间的融合,将为微信社群的教育传播效果提供更多的分享性与增值性保障。
微信社群的教育传播价值
(一)经济价值
1.整合成本低廉,社群使协同更加简单。随着新媒体社会教育功能的完善以及微信功能的不断优化,微信社群教育传播迎来了“指数式”增长。为了更好地服务微信社群,各大微信第三方平台开始在技术上做研发,以试图扭转微信群最多不能超过500人的传播局限性,“多群”直播工具应运而生。
如今,大大小小的微信社群成为移动端教育传播的落脚点之一,但是更多的边界分明、分众化明显的教育社群散落在网络中,缺乏社群间的勾连。多群直播技术实现了多群教育信息的同步实现,并且成本低廉、协同简单,百人以上的直播服务每个社群的花费只需要十几元。
2.进群付费渐成趋势,构建双方互利模式。搭建微信社群获取收益,成为部分在线教育行业实现知识价值的途径之一,付费微信社群渐成趋势,利益的获取是维持其生存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输出高质量的、自带社群黏性的教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微信社群的付费模式构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互利的模式:付费社群为受教育者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了从信息传播、社交参与分享到教育知识付费的一站式体验;微信社群的创建在使受教育者便捷获取教育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社群黏性与归属感。
(二)社会价值
1.立体化教育传播渠道缩小知沟。微信社群在网络社群活跃性中排名第一位,加入微信社群进行学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种在线学习的方式已逐渐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④微信社群构建的“社群+教育”立体化式教育渠道,作为一种随需随学的教育方式,弥补着传统教育的不足。微信社群不仅可以推广发行原创的网络课程, 也可以传播加工、制作、包装后的优质线下传统课堂内容,让没有机会走进传统课堂的学子有机会聆听高端学府的课程。
2.促进开放式学习系统和终身发展教育体系形成。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的兴起,一部分原因始于人们对即时学习效果的期待:即专业知识的快速入门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快速掌握和提高以及培训考证等方面的需求。即便如此,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已经在某种程度地摆脱了传统教育量化的衡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效果的回归,对个人来说教育将是一项终身事业,对社会来说“互联网+教育”是一项长远的社会运动。
微信社群提供的诸如虚拟教室的定制化移动学习场景,便于受教育者随时随地地翻阅教育传播信息,使得教学内容和媒介信息得到深度融合。这正响应了教育部提出的“构建开放的学习式学习系统和终身发展教育体系”的要求。
结 语
微信社群带来的教育传播形式和信息传播功能的变化,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满足了当前受教育者认知盈余的泛学习需求,带来了教育传播发展的经济价值,承担着完善社会教育体系的社会价值。我们还需要正视微信社群中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鼓励受教育者相互添加为好友、注重适当规模的小团体生成、加强教育传播内容的系统化等措施的应用势在必行。
注释:
①胡钦太:《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M],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②《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8/t20180820_70488.htm,2018年8月20日
③【美】克莱·舍基著,胡泳 哈丽丝译:《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④《2016年中国网络社群经济研究报告》,http://www.iimedia.cn/46077.html,2016年11 月13日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