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教育 > 正文

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建设的探索

2019-06-27 20:08:04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下   作者:肖灿

摘要:  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愈来愈大。如近年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基于对人与信息技术两者关

  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愈来愈大。如近年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基于对人与信息技术两者关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容易产生“群体性孤独”这一论断。此外,“后真相”时代过度“诉诸个人情绪”而将“客观真相”淹没在信息的浩瀚海洋的情况也纷纷涌现。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媒介素养教育这一重大的现实课题。2018年10月,哈佛大学第29任校长劳伦斯·巴科在其就职演讲中指出,如今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被“加工”的信息,全面的通识教育相当重要。他认为,大学要“教育学生在各类新闻与观点面前成为有辨识能力的人,还要他们成为真理的来源与智慧的化身,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①。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一种共同的、核心的、综合的、非工具性以及非职业性的基础性教育。它更关注“人”的发展,是大学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课程建设思路与举措

  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坚持“质量核心”“持续改进”“成果导向”的原则开展建设。这也呼应了教育部号召各高校全面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新要求。

  1.明确课程目标。大学的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品格,提升其能力,提高其心智,健全其人格,训练其思维,培养其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主要研究媒介的历史演进、传播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媒介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等。课程目标体现为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即学生在理解媒介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正确看待各种媒介现象、利用媒介完善与发展自我,并参与社会进步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促使其形成科学的媒介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

  2.重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选定课程内容的组织两个层面,它可被界定为‘教’与‘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技能、概念、态度及价值、方法、行为模式等。”②长期以来,国内大学不同程度存在教师单靠一本教材授课的不良倾向,通识课程也不例外,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摒弃了单靠一本教材讲授的做法,从课程知识逻辑体系的角度出发,围绕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一是媒介发展的一切活动,二是人们对媒介这一活动的思考与看法。为此,课程以“媒介演进历程及其发展规律与影响”这一主线组织相关内容,讲授在重要时间和空间节点上的经典媒介事件、媒介机构和代表性人物,构建起具体知识构成的坐标。课程讲授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部分,主要包括媒介的起源与变迁;分论部分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以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影响。另外,课程还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以《娱乐至死》《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等为代表的相关经典著作作为学生课后的学习资料,教师每周督查并掌握他们的阅读情况,以保证其学习效果。

  3.精选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大学的通识课程一般都面向各年级、各专业的在校生开设,单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往往很多。这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既要考虑课程讲授的效率,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

  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改变“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课制宜,因材施教,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从理论层面带领学生梳理媒介演进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其产生原因,并比较不同媒介传播的异同之处,启发学生对未知的探索;从实践层面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传媒观察报告活动,要求学生着眼当下、放眼全球,引入有关社会、行业、区域等鲜活的媒介发展案例,将其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比较,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课程不断探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利用微助教、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考勤签到、通知发布、主题讨论、在线答题、课程资源分享等环节的教学工作,及时掌握并回应学生的学习反馈,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4.优选考核方式。通识课程的评价既要突出学生是否按照课程要求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感受,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的变化;同时,还要重视过程评价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其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坚持“成果导向”原则,明确以学生学习产出和学习能力提升作为评价课程的主要标准,同时结合课程性质和目标,确定采用全过程、非标准答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与考核,同时突出经典著作阅读环节,区分精读与泛读范围。课程在平时作业布置和过程性、终结性考核方面紧扣课程大纲指定的经典著作、学术前沿动态等方面展开,力求全面反映课程的饱和度、深度,以及学生的学业紧张度。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考勤与课堂表现(占15%)、一周传媒报告(占20%)、经典著作阅读心得与学习体会报告(占65%)等三部分构成,同时明确各环节的考核标准及要求,以期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程建设效果及改进

  目前,媒介发展史通识课程在笔者所在高校已开设三年,授课对象覆盖全校所有学生,选课人数累计超过千余人。

  从建设成效来看,一是包括课程大纲、教案与讲义、电子课件、讨论与测验题库、音视频案例库等在内的课程资源建设已完成,并适时更新相关内容。二是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相对理想。大多数学生不再反感枯燥的媒介历史知识,其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学生在撰写经典著作的阅读心得、开展一周传媒报告演讲以及主题讨论等环节进步明显,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思辨与表达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升。这都从侧面说明课程的考核方式较为科学合理。三是授课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通过课程建设,教学反哺科研的效果明显。但是,本课程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史论底子薄,浅阅读现象比较普遍,经典著作阅读有难度;市面上已有的相关教材不完全匹配课程目标及要求,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也需加强等。

  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首先,从“经典著作阅读”这一环节入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以过程性考核为着力点,不断引导学生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和获得感,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其次,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完善课程大纲和自编教材书稿,综合研析、融通使用经典著作、参考资料,厘清知识脉络,揭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旨趣,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广度,拓展知识深度,使其“学得充分饱满一些”“学得更多更新一些”。

  最后,推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多种途径吸引有志于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教师加入建设队伍,不断实现学历、职称、年龄、师资数量等指标趋于科学合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积极规划并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形成并完善竞争激励和梯队培养机制,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注释:

  ①郭英剑:《哈佛新校长就职演讲——高等教育三大核心价值》[N],《中国科学报》,2018年10月9日,第7版

  ②周海涛:《大学课程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5页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6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