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教育 > 正文

主流融合、特色交叉

2021-02-07 11:12:37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2月上   作者:李麟学 李凌燕

摘要:在新的时代语境和新技术变革之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战略性学科”和“平台性学科”属性凸显,“实践性学科”属性需要继续强化。

  摘  要:在新的时代语境和新技术变革之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战略性学科”和“平台性学科”属性凸显,“实践性学科”属性需要继续强化。本文回应当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普遍发展困惑,聚焦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中的主流与特色融合创新这一核心命题,以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探索为案例,展开相关学科体系的革新与实践研讨。

  关键词:主流与特色;技术与场景;本体与交叉
 

  技术驱动与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学

  当下,新闻传播学面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媒体形态颠覆式变化的多重语境,在遭遇着学科重构的巨大挑战之时,也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机遇。一方面,以技术驱动的传播方式变革日益凸显。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突飞猛进,传播方式与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巨变。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媒体呈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崭新形态,多维感知的物联网叠加强大计算能力,使信息真正做到千人千面,与多设备互通互联、无缝衔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均发生深刻变化。大数据与可视化、信息智能搜索、识别与反馈、虚拟仿真、媒介交互等信息技术运用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托新信息技术前沿,关注新媒体形态与场景,实现人文社科内核与新型媒介技术、多技术媒介的融合,对于回应时代主流发展需求,引领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战略性学科属性”凸显,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成为重要的顶层关注,中央重视和加大省市宣传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力度。新闻传播学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凸显。

  在新技术变革之下,新闻传播学科“平台性学科属性”凸显,展现出与其他学科的强大融合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与全球化、城市化、智能化浪潮相互叠加与相互塑造,推动着自身学科发挥更强大的社会发展推动和社会结构塑造作用,并以此带动新闻传播学科、行业的深刻转型,激发诸多前沿性拓展、令人兴奋。同时,多学科的深入浸入与融合,又不断模糊和反噬新闻传播学科原有的内核与边界。

  外在与内核双重变化使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积极反思与应对社会变化,在崭新的语境下更好厘清新闻传播主流与特色的关系,重新认知自身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实现从单一体系到融合思维的转变。这种内核型的转变,对于综合类大学中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而言,在技术链接、跨学科联动、平台共享、多元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社会行业发展趋势与自身高校学科优势的双重借力中,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也正是在关注与应对新闻传播发展新趋势、新语境下,结合同济大学特质、学科自身发展历史与脉络优势,依托“部校共建、同济城市建筑高峰学科群、人工智能学科整体提质工程、设计驱动”等优势交叉平台,提出了基于全媒体视野的“主流融合、特色交叉”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以全媒体为目标,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场景实践转化与智能技术前沿三条主线,聚焦媒介文化、城乡传播、智能传播三大学科方向,打破原有学科边界,推动全媒体时代下的学科协同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特质的创新型、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建设面向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学。

  以马新观为引领,以全媒体为目标,培育融合式学科主流教育

  2018年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颁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指明了方向、目标与基本路径。其中首要提出要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时代高等学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特别提出要多维提升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紧贴新闻传播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紧扣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真正、深入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战略性问题。首先需要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育人理念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舆论导向的同时,更需深耕细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浸润作用至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支撑作用,紧跟信息技术新发展和业界格局新变化、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在学以致用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真正形成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同济大学在新闻传播学科主流建设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课程思政、特色方向的融合式教育,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内容中的引领作用,依托原有学院较为多样化专业基础,确立“能说、能写、能做”的“全媒体”人才教育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定桩定位”,深化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贯通模式,创新全媒体时代马新观课程与教学实践,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专业课核心占位。学院创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A类核心团队与精品课程群,实现课程科研双翼支撑。同时构筑“课程思政”全链条体系建设,真正将马新观教育贯穿教学改革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强化第一课堂的育人功能。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的建设中,获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3支团队获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特色改革领航团队”,“纪实节目创作”“媒介文化专题”等15门课程入选“精品改革领航课程”,3门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改立项,并获“上海市一流研究生培养引领项目”;“梦想教室”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精品思政项目。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结合主流方向积极展开多形式探索。结合部校共建开设新闻阅评专题课程,形成责任教师与学生团队紧密结合、“学中评、评中学”的新闻评阅训练。“融媒体报道”课程与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合作,实题实做进行“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与社会记忆”融媒体报道,通过文献阅读、数据搜集与可视化设计呈现不同视角的新闻阐释。

  结合专业特色,打造新媒体校-企合作项目,将课堂实践教学与作品发表、社会价值观塑造、道德立人等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部校共建平台之上,积极参与“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与中记协共建“媒体融合与技术创新共建营”、在“长三角一体化”平台上与“第一财经”深度合作。疫情期间,结合澎湃新闻实践媒体项目,组织“战‘疫’连线 同舟共济”、组织“以‘笔’为援,共同战‘疫’”活动,向师生征集抗击疫情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积极深化业界紧密合作,探索马新观指导下的融媒体协同机制。依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暨院媒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多平台,建立“全媒体研究院”作为深入开展业企合作的载体。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新华社上海分社和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上海市嘉定区委宣传部共建区级融媒体中心;与上海小邻通共建社区融媒体中心;与上海震旦博物馆等十余单位建立融合媒体学习实践基地,抢救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动画”,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与华为、腾讯、百度、字节跳动、上海国际汽车城等企业合作开展媒介交叉合作,多层级探索新时代媒体融合协同机制。

  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定盘星”作用,将马新观教育融入学生实践与人才培养成果,多维深入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依靠“纪实节目创作”与“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课程,以全媒体传播方式挖掘纪录在嫦娥登月、深海探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同济实践,传播主流价值观。在全国创建各级各类实习基地20余个,学生依托这些社会实践平台,在深度参与实践项目的同时,真正领悟到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之下,创新、具体地传播主流价值观,传播中国生动的社会发展案例与故事。社会实践项目荣获中央网信办指导的融媒体作品征集评选短片类一等奖、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乡村单元最佳纪录片、上海市“知行杯”一二等奖等。连续7年承办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累计荣获金银铜奖60余项。

  围绕智能传播技术与城乡应用场景,凸显交叉与技术优势,建设学科特色方向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无法脱离其所在大学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浸润,这也是新闻传播学科培育中凸显学科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较多的新闻传播院校师资以文科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适应媒体技术快速更迭、拓展学科交叉领域的短板。同时,当前的新闻传播实践则呈现多语境特征,被多学科同时关注,以往单学科、窄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在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屡屡受挫,学界与业界、其他学科鸿沟拉大,这些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可否认,单一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人才多样化素质要求,而依托所在大学的优势学科交叉融合,无疑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特色化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

  同济大学作为强势工科的综合类“双一流”大学,其学科建设坚持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把握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着眼国家发展战略方向,注重基础研究和学科间的交叉整合,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激发更多原创性突破,培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为新闻与传播学科与工科、理科之间的交叉联动提供了重要的基因与机遇。因此,在主流融合的基础上,围绕当下传播交叉场景与技术前沿方向,依托同济大学最全最强的城市建筑学科群,以及在智能学科提质与跨学科智能信息技术协同创新的突出优势,提出了建设“媒介文化”“城乡传播”“智能传播”三大特色方向,在与大学强势学科的深度融合基础上形成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色。

  斯蒂格利茨讲“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市化”,依托同济大学最全最强的城市建筑学科群,聚焦城市这一未来超越手机单独终端模式、形成智能社会生态系统的最大集群场景,创建“城乡传播”方向,在国家与城市形象传播、城市传播理论与空间跨媒体应用等不同层级领域,拓展新闻传播学场景应用的概念与范畴,实质性推进跨学科交叉,服务中国城乡发展战略。学院与上海浦东、杨浦滨江等重要城市战略区域合作,连续举办“城市传播高端论坛”,搭建新闻传播、城市、建筑、技术、文化等多学科领域专家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建立“高端论坛+城市地点制造实践”的学术与实践融合推进机制,以共建高地方式服务中国城市发展重大战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实践品牌。以此在媒介技术快速变化的当下,重新探索新闻传播学科边界所在,并最终在不断拓展的知识体系中寻求媒介形态和学科形态,重新确立传播研究的问题、对象及核心,重新理解和深化响应学科内涵发展的问题。通过与深圳前海共建“深圳-同济城市文化传播研究平台”,常态深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与传播实践;与SMG第一财经“部校共建”结对,作为“长三角数字城市研究合作体单位”服务上海数字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展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调研等。在深入服务国家城乡发展战略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凸显新闻传播学“战略性学科”地位与“实践性学科”特质。

  依托同济大学在智能学科提质与跨学科智能信息技术协同创新的突出优势,聚焦“智能媒介技术与融合媒体”“数据挖掘与计算传播”“城市空间场景与智能媒体交互”等核心方向,强化媒体融合中大数据、信息可视化、仿真互动等智能媒体的技术支撑,围绕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在医学、应急、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创设“智能传播”方向,充分凸显新闻传播学“平台性学科”地位。通过参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成立智能媒体中心、动作捕捉实验室,与芬兰RIGHTWARE公司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承办2018中国工程院“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数字创意技术与产业分会”,与上海汽车等大型机构展开合作,编撰国内第一份关于计算传播学的专门刊物《计算、智能与传播》等,打造跨学科融合型的高端实验平台和实践体系。此外,聚焦传播方式变革与媒介文化的深层互动,以媒介文化为本体研究方向,围绕“媒介批评”丛书出版,在全局视野下建构媒介文化研究体系,形成软硬兼进的特色方向架构。

  在教学体系上,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中的学科知识“交叉”,打造交叉特色课程与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打造课内与实践一体教改平台,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培养跨学科思维与技术素养。对应特色学科方向,建立媒介文化、城乡传播、智能传播的本体、交叉、前沿三大特色课程群;打造“跨媒体传播工作坊”“设计、媒体与传播前沿”“城市风险与灾难应急”等精品课程平台;建设多学科融合“地点营造”本研一体化培养实践平台,注重本研课程的衔接与层级递进;将专业实践纳入学科培养必修环节,探索以赛促建、赛建融合新模式,结合“计算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在“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公益广告大赛”等竞赛中成果丰硕;设立“跨媒体传播工作坊”,以工作室方式展开研究生二年级课程,通过设立“数据新闻挖掘”“杨浦滨江文化纪录”“区级融媒体制作”等方向,拓展围绕三个特色方向的教学实践。经过持续努力,“城市风险突发事件新闻全景报道虚拟仿真实验”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打通了智能传播技术与应急场景传播的边界,在疫情期间与东方医院一线科研人员结对,“聚焦抗疫一线、关注应急传播”,批准立项“抗击疫情”专项课题18项,在疫情报道、舆情应对、社区治理、心理疏导、方舱医院、移动医疗、健康传播、视频拍摄等方面展开科研攻关,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舆论引导机制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等,取得教学特色方向与实践转化的双向突破。

  主流融合与特色交叉,将会是媒介演化与技术驱动的当下萦绕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提升过程中的重要命题,期待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同行一起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高晓虹,赵希婧,付海钲.增强“四力”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理论导报,2019(2):35-37.

  [2]陈杰.搭建学科交叉平台培养人才、赋能产业变革[EB/OL].2020-6-20.https://www.360kuai.com/pc/9636e283fea3dd92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3]唐海江,申畅.构建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2):66-69.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凌燕: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学术发展部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