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传媒教育 > 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一流专业建设探索

2022-04-07 04:33:27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上   作者:韦路

摘要: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也是新闻传播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路径。

  摘  要: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也是新闻传播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路径。本文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探索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凝练学科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专业方向实现专业优化,如何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打造系列金课、探索专业思政进行课程提质,如何通过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探索模式创新。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新闻传播学;一流专业建设

  新文科建设理念自2018年被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说,新文科建设有“三大抓手”。一是专业优化,夯实基础学科,发展新兴专业,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二是课程提质,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内涵、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方法手段;三是模式创新,遵循文科发展规律,探索“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跨国界的协同育人机制。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在2019-2021年间,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随着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工作接近尾声,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将这“双万”专业真正建设成为一流专业,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对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来说,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也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路径。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下简称“浙大传媒学院”)的两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围绕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浙大传媒学院顺应大局大势,对接国家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一些探索。

  专业优化

  浙大传媒学院以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传媒实践技能、卓越的创新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传媒创新人才和领导者为目标,结合现有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学科特色进行凝练,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对专业方向进行布局。

  (一)凝练学科特色。学科特色是任何一个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没有学科特色的学院,难以在日益内卷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难以生存和发展。结合全球大势、国家大局、区域发展、浙江优势、浙大特色和学院禀赋,学院明确了“数字全球沟通”的特色学科发展方向。现代知识、学科和专业,是工业社会印刷文明的产物,因应着统一化、标准化、类别化的社会实践,已不能适应物联网、信息网、社会网融为一体的数字时代。以数字和智能技术所融合的媒介,将彻底改变原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交往关系,重新构造人的感知和生活方式,造就新的世代,创造新的文明,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研究以数字为核心的多技术跨界融合沟通,创新学科,开拓新域,引领研究,培育人才,服务国家,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浙大传媒学院的使命担当。学院致力于在“数字全球沟通”这一大方向之下,围绕数字新闻、数字沟通、数字文化三个具体方向,努力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思想、新范式,为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浙大智慧,提供浙大方案。

  (二)优化专业结构。当前,新闻传播学下设5个基本专业和5个特设专业的结构反映了新闻传播学的传统领域和时代变化,有其合理性,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层次不清晰,有些专业范围较广,有些较窄;逻辑关系不明确,有些是并列关系,有些是包含关系,有些是交叉关系;设置标准不统一,有些按媒体类型分,有些按实践领域分。当然,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并不意味着某一高校要开设所有这些专业。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行业的发展,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色探索“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设置路径,对各自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秉持这一原则,浙大传媒学院将原有的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四个专业调整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一方面解决了前述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长期以来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的错位问题,使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设置与一级学科之下的两个二级学科完全对应,真正实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促进本科专业建设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三)布局专业方向。根据全球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学院在两大专业之下设置了若干特色方向。具体来说,在新闻学专业下设融合新闻和国际新闻两个方向。融合新闻方向培养媒体融合时代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国际新闻方向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预备队”和“后备军”。在传播学专业下设视听传播、策略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三个方向。视听传播方向培养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握音视频生产和传播技能、艺术和伦理的内容产业领袖人才。策略传播方向培养善于沟通和说服的广告、公关、营销、策划等公共传播领袖人才。跨文化传播方向着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需求,培养精通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全球传播领袖人才。这五个方向都是学院针对自身资源禀赋和办学特色,响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作出的策略选择,既体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初心和使命,也解决了专业设置的逻辑层次问题,有利于未来更加灵活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动的时代需求。

  课程提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如果把专业建设比作高楼大厦,课程就是四梁八柱。再好的专业理念、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都要靠课程才能变为现实。学院在专业优化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打造系列金课,探索专业思政,通过课程提质不断夯实专业建设的根基。

  (一)重构课程体系。针对以往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相对狭窄、随意、封闭等问题,学院在专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以凸显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具备的全人性、系统性和交叉性等特征。全人性方面,通过设置“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文艺审美”“生命关怀”“博雅技艺”等7大类通识课程,保障学生全人教育。系统性方面,建构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交叉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写作、公共演讲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两大专业所有学生必修,旨在夯实学生基本素养;专业课程包括各专业必修课程和各方向特色课程,旨在绘制系统的专业知识版图,形成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交叉性方面,通过提供相关学科,特别是信息学科的选修课程,建立“传媒+信息”的交叉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同时具备新闻传播和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大专业、小方向”的优势,不仅夯实了通识底蕴和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专长,有利于形成特色优势。

  (二)打造系列金课。如果说专业优化的目的是建设“金专”,那么课程提质的目标就是打造“金课”。“金专”和“金课”都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金专”有“双万计划”,“金课”同样也有“双万计划”,即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1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一流课程种类丰富,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等。因此,近年来,各大新闻传播学院都在积极申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金课。当然,比入选一流课程计划更重要的是真正提升课程质量。曾几何时,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不少课程被学生贴上“水课”的标签:课程好混,绩点好拿。要提升课程质量,就要真正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合理提高课程难度,增加作业强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要学生跳一跳才能触及目标,而不能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嘻嘻哈哈就拿A。事实证明,我们身边真正受到学生尊敬和喜爱的老师,既不是“放水”送分的老师,也不是只会讲段子逗学生开心的老师,而是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带领学生完成极具挑战性的知识旅行的老师。

  (三)探索专业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探索的基础上,学院致力于建构党建、课程和实践“三位一体”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该体系首先以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为基础,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评论”“媒体融合”“跨文化传播”“广播电视学”“纪录片创作研究”等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拓宽“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课堂学习与课外辅导、校内平台与校外实训、线上教学与线下辅导相结合,形成“课程思政”课程群。以此为起点,将课程思政模式推广至两个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化的全覆盖。更重要的是,思政教育不仅限于课程,还延伸至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始业教育、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甚至校友终身教育,实现全流程、全周期、全生涯的新闻传播专业思政教育的全闭环。如果说思政课程是点,课程思政是线,那么专业思政就是面。只有连点成线,聚线成面,才能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体系。

  模式创新

  包括新文科建设在内的“四新”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大改革,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模式创新是最有空间和潜力的。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是探索模式创新的主要路径。

  (一)教学模式创新。疫情挑战和技术发展倒逼新闻传播教学模式的迭代升级。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发展。这一转变需要实现四个方面的结合:1.教学理念上做到教与学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线上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向全班讲授,并结合典型案例和最新文献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思考;2.教学目的上做到学与研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教学视频和文献资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读和思考,利用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解决课程所关注的重要问题;3.教学环境上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将慕课视频、文献、讨论、测验等线上环节,与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期末作业等线下环节有机融合,以实现1+1>2的效果;4.教学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向学生介绍基本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鼓励学生结合国家需求和社会热点进行实践,尽可能地把枯燥的理论应用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二)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四个课堂”的协同育人机制。第一课堂即校内课堂,整合学校、学院、社团等校内平台资源,网格化打造跨学科、跨专业、跨功能、跨媒体的校内实践平台,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进行专业化的全媒体实践。第二课堂即省内课堂,以部校共建为抓手,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省内各市县媒体等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浙江日报合作的“同走新闻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融媒体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第三课堂即国内课堂,与中央主流媒体和相关国家部委联合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多位学生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重大主题采访,长篇报道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刊登。第四课堂即海外课堂,连续多年组织学生赴阿联酋进行国际传播实践,得到阿联酋通讯社、人民网、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近100次报道,实践案例得到教育部专题报道,团队入选浙江省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通过“四个课堂”,打通全界别链条、全过程链条、全场景链条和全国别链条,建构兼总条贯、多维融通的新闻传播教育协同育人体系。

  (三)评价模式创新。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教育评价改革是“牛鼻子”。评价标准是指挥棒,标准往哪里指,师生的劲就往哪里使。针对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学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传播思想史”课程的主讲教师肖剑以策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带领学生共同策划和举办了“暗盒与媒介史”展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用了近半个学期的时间准备,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布展,通过对普通的纸箱进行组合、拼接、破坏、重构,融合传媒、艺术与科技,注入创意和灵感,让新旧媒介在小小的纸盒里不断互动擦出新的火花,也传达了“千禧一代”对于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和感悟。这一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期末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一次过程性、增值性、综合性、成果性检验。因此,教育者们要更多地从学习侧出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探索更加多元、系统、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和老师也是一个挑战。我们的探索是,既通过教务平台获取学生对课程的标准化打分,也采用开放式网络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这种量化和质化并举的方式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教学评价,也有利于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反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

  最后,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这三大抓手要抓得住,还必须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学院围绕“数字全球沟通”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实施强师计划,加大优秀人才引育力度,建设享誉国际的师资团队。一是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汇聚一批领军学者和青年才俊。近年来,黄旦、杜骏飞、方兴东等高层次人才和20余名青年人才先后加盟学院,范志忠、洪宇等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二是优化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队伍结构,通过传媒艺术实践类“百人计划”成功引进2名优秀青年实践人才。推动学院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人员互聘交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聘任优秀媒体人挂职学院副院长。通过卓越记者驻校计划等项目聘请业界专家担任兼任老师,助力传媒实务教学。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学院考核机制,实施分类评价,对教学科研并重岗、科研团队岗、社会服务岗教师分别设置评价办法,实现人尽其才;探索综合评价,着力推行以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综合贡献为基础的职称评定和绩效奖励机制;坚持贡献评价,不固化标准,不拘泥形式,鼓励教师以各种方式为立德树人、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为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政产学研协同培育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创新与实践”(编号:2021090045)成果】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