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村报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20-08-21 17:30:59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中 作者:黄颖一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广受关注,需要相关媒体做好宣传、监督和协调工作。尤其是地方农村报,作为地方政府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既肩负着做好中央与省地政策宣传的重任,又因为地域性和接近性优势,承担着下接民情民意,对接地方群众需求的使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地方农村报应把握机遇主动作为,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做好涉农政策解读,唱好“三农”宣传“四季歌”,探索媒体服务新路径,让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深入传播,从而更好地引导地方农业生产、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媒体力量。
关注农时,搞好接地气的策划
“三农”报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时间线索分明,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业“四季歌”年年都在循环播放。但要唱好,则离不开媒体的主动策划和提前布局,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应时应景,既体现地方农村报的专业性,又贴近农村群众的实际生活,充满乡土气息。
比如,为保障粮油有效供给,2019年小春生产时,四川省首次大规模扩种油菜150万亩。2019年11月,时值油菜播种移栽结束之际,笔者供职的四川农村日报适时推出策划“扩种油菜 小春抓钱促增收”,报道农户扩种油菜的心声及实践。又比如,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但是春回大地农事渐忙,疫情防控期也是春耕备耕之时,为助力四川农村地区根据实际做好防控,又不误农时抓好春管春耕,四川农村日报及时推出策划“战疫情、保春耕”,报社的纸媒、网站、公众号形成联动,积极引导农户科学有序开展春耕生产。这些切合农时、切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新闻策划,引起相关受众的密切关注。
既然农业生产活动遵循着“因时而宜,不违农时”的原则,那么农业新闻报道自然也需“因时而策”,要在农时到来前提前谋划,找出每年的新变化、新亮点,为“四季歌”增加新旋律。阳春三月时,春花烂漫乡村游升温,地方农村报可以提前梳理本地各市州、各区县的花期和花节,策划组合类报道,既报道春花的芬芳、春游的好去处,还要透过花开关注农村一三产业的互动、种花农人的生活变化、对本地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等等。夏季“双抢”时,地方农村报要重点做好本地区的农事服务报道,包括及时提供天气和病虫害信息、介绍推广实用技术、聚焦产业发展新模式、关注在田间地头奔忙的干部群众。岁末农闲时,地方农村报可以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策划“冬闲人不闲”“乡村大讲堂”“冬闲时节技术下乡”等系列报道。
四季生产是农业的基本活动,地方农村报的新闻报道就是要通过四季生产反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所以,要做好农业新闻报道,就必须紧扣农时做好编采策划,深入田间地头接地气,见人见事见细节,让农业“四季歌”常唱常新。
关注农情,做好立体化的解读
每年各级政府部门公布的涉农、惠农政策,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农情”,关注好农情,才能确保方向正确,搞好地方农业生产。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地方农村报就是落实中央、省级、地方各级涉农政策的宣传员。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中央和各地省委、省政府的“一号文件”一般都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年“三农”工作的指南。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发布,文件梳理了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等。而这些工作重点,就是地方农村报2020年度的宣传重点:首先,要及时做好“一号文件”的宣传和解读;其次,在本年度报道中,要对标重点做好策划,通过聚焦地方政府相关举措、农业产业故事、新农村建设样本、农村典型人物来立体化解读政策。
比如,为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内容,四川农村日报2月推出系列报道“走进示范村镇 寻找乡村治理金点子”。记者走进四川的6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了解示范村镇独特的治理方法、在共建共治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通过治理获得的成效……通过解读优秀样本,为四川的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不同的样板。
除了做好“一号文件”这样纲领性文件的解读,地方农村报还要及时做好各级政府部门、农业部门等相关涉农惠农政策法规的宣传,比如土地承包、农机补助、返乡优待、异地扶贫搬迁补助等政策。这些政策法规都是和农业生产、农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要用农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详细解读,这样才有利于把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
关注农人,讲好有温度的故事
要做好乡村振兴的相关报道,还要坚持 “以农民为中心”的原则。农村的干部群众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还是乡村振兴效果的衡量者,他们必然是地方农村报报道的“主角”。
要关注新农人。最近几年,有大批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现代新型农民,他们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依托本土资源大力发展致富产业,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介绍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有利于通过榜样示范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引领作用。要关注乡村带头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感召下,广大农村涌现了大批默默付出、带领村民奔小康的优秀基层干部,报道这些典型人物,可以为乡村基层干部树立榜样,指明方向。要关注普通农民朋友。聚焦他们的生产生活、吃穿住行、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讲好农村人的故事,农业报道才是鲜活的、有温度的。
比如,今年三八节,四川农村日报的客户端就推出了“寻找最美乡村女战士”活动。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巴蜀大地涌现了千万名勇于担当、不畏艰险、奋斗在抗疫情保生产第一线的巾帼“战士”,这个策划活动就是用文字、图片、视频真实记录她们的感人故事。活动收到大量投稿,编辑部精选出31个巾帼故事来参与评选,吸引了60多万人次参与网络投票。这组人物报道,在特殊时期既起到了聚焦基层、表彰先进的作用,又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又比如,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直观生动呈现“三农”内容的短视频成为潮流,农村“网红”也吸引着大量粉丝的关注。四川农村日报2019年2月推出“短视频里看三农”系列报道,聚焦视频里的四川农村和镜头背后的播主,报道这些农村“网红”的生动故事。
要讲好农人的故事,地方农村报的采编团队必须下田坎走乡村,多和农民朋友交流互动,让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闻得见汗水的味道。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才能从人物故事中折射出新时代农民的奋斗精神与幸福生活。
关注农事,做好融合化的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级媒体一直在探寻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地方农村报也不例外。和地方综合类报纸相比,地方农村报的最大优势在于目标用户更集中,所以只要在专业性和贴近性上下功夫,就能打造出真正能够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的融媒体产品。
目前,很多地方农村报都拥有纸媒、网站、微博、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多种载体,但产品之间黏合度较低,产品活力尚未激发。所以地方农村报应该坚持“媒体+”的理念,让各新闻产品之间相互支持、互助、共生,在做强新闻主业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智慧、媒体+文化产业等新媒体产品,着力成为地方“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战“疫”中,四川农村日报在纸媒、网站、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抗疫保春耕,我们在行动”这一融媒体产品,聚焦四川农村群众在春耕备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农资供应、农技要点、销售供应等等。为增强互动性和服务性,报社还建立了“抗疫保春耕”微信群,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省种子协会、农资企业等单位,为广大种植户及时提供政策服务、种苗信息、关键技术指导,解决春耕备耕过程中的困难。
受疫情影响,很多新鲜农产品出现滞销,不少农民朋友在“抗疫保春耕”微信群中推送农产品滞销信息,希望得到帮助。为解决农民困难,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报社在公众号内嵌入基于大数据开发的“川农易索”小程序,为种养殖户和经销商搭建对接平台。通过小程序,种养殖户可以发布 “供应”信息,经销商可以发布“求购”信息,方便彼此对接。这种对信息的互动整合发布,就是媒体+服务、媒体+智慧的有益探索。
媒体作为信息整合平台,聚集了政府、企业、行业等诸多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地方农村报应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优势,依托融媒体平台,紧密对接社会资源、乡村资源,为本地“三农”发展提供更精准、更高质量的服务。
首先,可以打造信息对接平台、让乡村各方面力量参与进来,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保证优质农产品出村和优质生活用品进村,既能满足群众需求又能服务市场。其次,可以对接大专院校、农科院、农业研究所等相关资源,依靠大数据打造农业“智慧”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农民朋友提供因地制宜的技术帮扶,另一方面广泛汇聚专家意见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再次,可以着力挖掘当地的优势产业,策划相关推广服务,通过多平台联合报道、相关资源的整合,将优质农产品推送出去,吸引农产品企业、消费者走进农村。
结 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地方农村报作为政府引导和服务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其地域性和接近性强,更加契合地方群众需求。所以,地方农村报应主动作为,运用报纸、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媒体联动的宣传模式,做好惠农政策的宣传、地方农特产品的推销、农民生产生活的报道、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特色乡风民俗的传承……全景式呈现美丽乡村的新面貌。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为相关涉农资源搭建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不断探索创新“媒体+”的服务模式和路径,筑牢党和政府在乡村的舆论主阵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媒体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农村日报)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