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实践 > 正文

寓情于理,做好生态环境调查报道

2021-11-01 14:28:49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0月下   作者:张婷

摘要:  摘 要:生态环境调查报道注重寓情于理,易于让各方受众对报道的调查结果接受进而认同,从而凝心聚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一,

  摘  要:生态环境调查报道注重“寓情于理”,易于让各方受众对报道的调查结果接受进而认同,从而凝心聚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一,立场要“专情”,要牢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旗帜鲜明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二,叙事要“动情”,唤醒受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情感关切;其三,论证过程要“共情”,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剖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态环境;调查报道;共情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有关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等报道的受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其中,生态环境调查报道以内容的深度、广度经常汇聚舆论的焦点。但做好生态环境调查报道并不容易。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背后往往有着较深的历史根源,牵扯关系错综复杂,面临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多种矛盾和博弈。

  近两年来,宁夏广播电视台在宁夏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的过程中,发挥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采制了大量生态环境调查类报道。回顾这些报道,都离不开在讲清“理”的同时说好“情”,也就是“寓情于理”的思路。

  立场要“专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厘清方向和思路至关重要。任何一项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与错综复杂的自然、社会因素息息相关。例如,有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也许就是当下群众赖以维生的经济来源,一旦中断,似乎“民生”难保,可能会让记者陷入“两难”的境地。其实这个时候,只要抓住唯一标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来检验,即可明辨是非。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情感”方向明确了,思想就能统一,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寻找解决办法。

  2017年宁夏深入推进贺兰山生态环境保卫战,向愈演愈烈的违法开矿亮剑。宁夏广播电视台聚焦整治行动,策划拍摄电视专题片《贺兰山在哭泣》。然而由于当地依托煤矿采掘衍生出的产业链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报道刚开始启动的时候,记者听到不少来自各方面的牢骚埋怨,“要环保还是要发展”的声音不断出现。在多种声音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地提出:“必须从政治、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维护贺兰山保护工作。”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记者心无旁骛地将镜头和笔触聚焦在盗采盗挖对贺兰山造成的破坏景象上。通过采访调查,科学、深刻地指出贺兰山对于宁夏乃至全国在生态环境、物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重要性,滥采滥挖造成的不可逆破坏,以及如果不加遏制将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全面说明做好贺兰山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大家对以破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换取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形成了“必须立即停止”的共识。《贺兰山在哭泣》因对主题的深刻挖掘获得了较大影响力,被授予宁夏新闻奖年度特别奖。

  事实上,立场就是站位要高,找准方向,同时找准问题,不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坚定大局观,向下深挖,挖掘到主题的富矿。

  叙事要“动情”

  “情感”一度被很多新闻人排斥,认为新闻就是“客观事实的描述”,所以必然不应该有情感在内。但事实上,记者在报道中,根本无法置身所有客观事实之上,排除自己的情感。如果说新闻的客观与主观、理智与情感在传统新闻实践中并非水火不容,那么在社交媒体时代,感性新闻(affective journalism)的回归或者转向更是不可避免。[1]当然,在旗帜鲜明亮明情感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让作品的情感得到受众的共鸣,而非盲目“带节奏”。

  为什么虐待小动物、孩子受伤害等题材的新闻报道,人们常常为之动容,而有些环境保护的题材却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感同身受?笔者认为,“环境”“自然”是一个庞大、不够具体的主体,人作为感情动物,不容易将其作为一个情感交互的对象,也就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将环境主体人格化,是行之有效的手法之一。2019年荣获宁夏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专题片《黄河在怒吼》,通篇将黄河作为“母亲”的口吻来表述。“宁夏的确是母亲河最宠爱的孩子。”“然而,我们却肆无忌惮地索取着……”等表述,一针见血地对污染黄河行为进行了鞭挞。这些表述与受众有着强大的感情基础,因此引起了广泛共鸣。片中的受访者说到黄河作为“亲人”被“伤害”后的焦虑和痛心,例如,银川西夏区惠台村的一位村民说:“以前小的时候,这个沟里的水我们都喝呢。现在看着这个沟,反正是很揪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说:“让‘母亲’回到年轻的时代,这样子我们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这些同期声透过真情实感所表达出的张力,让作品呈现出了直抵人心的传播力量。

  除了将自然环境人格化,让报道聚焦在有生命、有灵性的动物身上,也能增强报道的感染力。人类在动物身上能找到很多包括生命、亲情等方面的感情互通,因此会报以更多的关注。荣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的作品《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后大批野生动物重回家园》,镜头捕捉到了在整治修复区七只岩羊在山崖间跳跃、一只金雕在天空盘旋,以及一眼泉水边印满了动物来往的脚印等细节,让受众深切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如此直接,从而增强对整治工作的价值认同。

  事实上,在每个环保报道中,任何一次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直接影响的群体都是有限的,但如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可以牵动受众的心,让他们判断出事情的发展后果,从而投入更多的情感关切。当然,注入情感的同时,必须注意有足够的事实支撑,防止情感“盲目抒发”。

  论证过程要“共情”

  “共情”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如今越来越被新闻界所熟知。它指的是建立在客观事实认知基础上的“同理心”,就是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例如提问、采访要“共情式”,意思就是要设身处地,从体验他人处境、充分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的角度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从而推进采访。

  很多生态环境问题都有着客观存在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因此环境调查报道如果想达到与受众同频共振的心理共识,就要在呈现事实的同时,多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剖析环境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在立场“专情”、叙事“动情”后,应主动与人民群众“共情”。新闻媒体在做调查性报道时,要心里有人民群众,有大局意识和方向感,有对假恶丑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褒扬,及时发现问题、调查问题、解决问题,用镜头和文字为公众展现一个不断改进的社会,为推进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

  在我国经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过去看似“正常”的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要求了。在此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经常还会发生谣言四起的情况。这时候,报道要充分理解群众的情绪宣泄,避免产生新的对立情绪,激化矛盾。与此同时,要把破坏环境的危害讲清楚,把停止破坏性生产的政策讲清楚,把变革生产方式的要求讲清楚,帮助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树立绿色理念、担当环保责任。

  例如,宁夏广播电视台在进行关于压砂作物种植的调查报道中,发现普通民众不是认识不到大面积压砂种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化,但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自己的眼前生计,这样的想法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可厚非。因此,该报道一方面聚焦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环保意识,一方面则思考在环境保护和民生发展中间如何找到一条更可持续的有效路径。

  面对汹涌的民意,如果只求摆事实、讲道理,不顾情感安抚与价值认同,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还适得其反。[3]主流媒体环境调查报道的落脚点应该围绕勇于承认既成事实、承担应有责任、探讨可行性建议,而不要一味批评、吐槽,或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颐指气使。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情感大于事实的“后真相”时代,匿名化的社交媒体成为网民意见表达和情感宣泄的绝佳场所,加剧了网络空间中非理性情感的聚集和蔓延。[4]主流媒体在做环境调查报道的时候,也要充分对情感的作用进行再认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面对转型期的种种阵痛,“情”是发自对人民群众美好未来的真感情,是源于构筑我国生态文明体系、保护美丽中国的初心;“理”是找准环境问题背后的“真问题”,例如“猫捉老鼠”式的污染防治背后,其实大多隐藏的是发展问题。“寓情于理”做报道,易于让各方受众对报道的调查结果接受进而认同,从而凝心聚力,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彭增军.新闻的情商:数码时代新闻的情感转向[J].新闻记者,2019(4).

  [2]李敏.融媒时代如何做好调查性报道[J].青年记者,2021(10):75-76.

  [3]庹继光.“共情”思维在环保舆情应对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07):148-152.

  [4]蒋俏蕾,陈宗海,陈欣杰.延续与变化:我国新闻学情感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出版,2021(10):17-23.

  (作者为宁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主任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0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