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采编技法 > 正文

影响新闻写作客观性的因素

2016-03-21 00:09:47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3月中   作者:武斌

摘要: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把事实与观点分开、不带感情色彩,力求公正平衡。

  新闻写作的客观性法则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美联社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发展出超党派、价值中立的新闻报道方式,逐渐衍生出强调事实与意见分开、排除个人价值、新闻报道仅限于客观事实的理念。该理念在当时被模式化为“5W1H”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结构,成为世界新闻业遵循的规范。

  作为媒介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客观性要求记者“在报道自身之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即不改变对象自身的内容”。①但在新闻实践中,记者的情感偏向、价值判断和文学思维导致新闻写作呈现非客观性的案例屡见不鲜。

  情感偏向影响新闻客观性

  情感是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它影响着记者对事物的态度。记者情感脱离稳定的维度会产生冲动,容易导致预设立场,从采访选择事实开始就倾向于一边倒,忽视了一方的存在,获得的材料不公正、不平衡,写作自然就违反了客观性原则。

  1.记者道德好恶导致情感偏向。凡事喜欢站在道德高地直抒胸臆,臧否事实,表现个人鲜明的道德评价倾向,记者只愿意选择符合自己道德价值判断的事实,选边站,拉偏架,这种个人情感影响记者采访和写作的客观性。2012年8月6日,浙江松阳某报的新闻标题是《先是“老牛吃嫩草” 再来“霸王硬上弓”  情人做不成 就想把小姑娘绑回家 富阳贱男绑走松阳姑娘》,部分话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地域、人格歧视,其实,按照客观性原则,记者应不偏不倚地陈述事实:“一男子绑架前任情人被捕”。

  2.思维定势导致记者情感偏向。很多报道只说“一面理”,要么赞美对方到极致,要么贬低对方到极致,久而久之,不自觉地成为习惯。2012年2月13日《甘孜日报》的新闻《安息吧,亲爱的战友——写在蒲东生烈士追悼大会现场》导语中有这样的表述:“英雄离我们远去,此时此刻,一切热爱平安和谐的人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公安民警而无比悲痛,为英雄的亲友失去年轻的孩子而深感沉痛。”在英雄人物报道中,类似的空洞表达比比皆是,如提及英雄就是“英勇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坏人总是“穷凶极恶”,形成了模式化、概念化的表述习惯。

  要防止报道中出现情感偏向,记者应保持平衡、中立,要力求将抽象空洞的概念化的语言转化为准确、通俗、具体、简洁的新闻语言,消除思维定势。如用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语言呈现事实,使之生动、可感。多用动词,不用形容词,慎用副词,删除没有信息含量的大话空话套话。客观性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标志,“当你讲述而不是判断,当你用平实的语言写作,当你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你就将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你”。②

  事实与观点混杂影响新闻客观性

  观点是人们的主观见解和主张,等同于意见,其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即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这是一种价值判断。从1833年纽约便士报流行开始,新闻逐渐脱离政党报刊旗帜鲜明的“观点纸”,转为适应多数受众的“事实纸”,即事实与观点脱离,新闻只提供事实,观点由受众从记者选择的事实框架中自己判断。常见的新闻中掺杂记者意见的现象有:

  1.记者在导语中对事实表达观点。2014年4月14日《北京青年报》新闻《同性恋用迷药猥亵抢劫 检方称法律空白难定罪》的导语:“30余岁的同性恋男子,使用给被害人下迷药的方式,多次实施猥亵及抢劫行为,性质恶劣。”都市报记者在冗长的导语中表达价值判断如今并不鲜见。其实,消息的写作要求记者“零度情感”,通过对事实的选择表明倾向性,结论应留给受众自己总结。

  2.记者在结尾就事实发表意见。不少记者喜欢在报道的结尾发表意见,表达决心。其实,消息写作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事实叙述结束就自然而然结尾,添加记者的观点实属画蛇添足。

  新闻对受众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如果记者把自己的主观好恶硬塞给受众,反而会引发受众的反感,作为新闻传播的接受主体,受众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若新闻中需要价值判断,记者可借他人之口来表达。假如记者写完消息后,觉得有必要亮明观点、引导舆论,可在新闻结尾附加“记者手记”或编辑撰写“编者按”,使新闻事实与观点泾渭分明。

  文学思维影响新闻客观性

  文学思维也叫形象思维,主要借助于想象虚构艺术真实,在写作中可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手法,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并用,唤起人们的审美想象;而消息写作必须呈现生活真实,主要使用叙述手法,用消极修辞,句句有出处,力求用通俗易懂、简洁准确的语言还原事实真相。文学求美,新闻求真,新闻写作不可使用文学手法。

  1.记者用文学语言和积极修辞手法追求新闻可读性。表现之一是记者通过想象用文学语言虚构事实。文学语言不适于进行新闻报道,容易掺杂太多主观性。表现之二是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夸张的修辞手法。2002年8月17日《中国铁道建筑报》一则关于青藏铁路施工注重保护藏羚羊的新闻称:“铁路夜间停止施工,拔走彩旗,灯光休眠,机器熄火;作为高原生命线的青藏公路,过往车辆在夜间停驶3个小时。这里又呈现一种远古洪荒的宁静……”不管施工方如何爱护野生动物,这么多施工人员和机器设备摆在藏羚羊必经之地,总有非大自然的声音,重现“远古洪荒的宁静”太夸张了。

  2.记者用形象思维代替采访,将联想当事实。2012年9月19日《天津日报》新闻《农运会新项目使农味更浓 农民积极参与热情高》称:“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更渴望,这次农运会在家门口举行,他们要来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加油,看着一些运动员近乎‘滑稽’的表现,汗水砸在地面的艰辛,犹如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农民内心的想法应该是记者通过采访提问来获得,仅凭想象任意发挥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记者必须通过调查采访最大程度地还原真相,确保新闻真实客观。

  3.记者凭主观想象描写对方的心理活动。表现之一是记者主观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写人物报道时,记者主观想象揣度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混搭,显得生硬。表现之二是记者在报道动物时,为了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使用拟人手法,想象动物的心理活动。2012年3月2日广西新闻网新闻《明山上演“人蛇情未了”  获救蟒蛇多次返回》记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代指“蟒蛇”,全文充斥蟒蛇“心理活动”的描写,如“老吴又把我搬到了笼子里,他们父子俩轮流给我喂温开水,还给我盖上了棉被。真暖啊!多暖的一个家啊!至此,我还有什么奢求的?如果找不到治我病的良方,如果我不幸就此离去,老吴,你也不必太难过,天堂里,我会记得你的好!好人一路平安!”蛇怎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高等动物才具备的,记者生硬地将自己的心思强加在一个动物身上,荒诞离奇,将新闻写成了神话故事。按照新闻写作规律,为显示新闻写作客观性,记者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记者用第一人称写一条蛇,出现上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就难以避免了。

  结  语

  “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新闻界,新闻记者及其作品要获得称赞和荣誉,是否达到了客观性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构成客观性的主要成分已经形成了一个公认的结论。”③这个结论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把事实与观点分开、不带感情色彩,力求公正平衡。

  【本文为2016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题(课题编号:D2016005 )研究成果】

  注释:

  ①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②【美】塞谬尔·G·弗里德曼著,梁岩 王星桥译:《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M],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③孙健:《报刊客观性:一种崇高的理想》[M],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170页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3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