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采编技法 > 正文

舆论监督如何把握好“度”

2020-02-24 15:06:00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中   作者:张天银

摘要:  做新闻报道,首先得自己把事实弄清楚了,才能明白地告诉别人。记者看到的、听到的会比一般人都多些,这是做好新闻的基础,但每个新闻事

  做新闻报道,首先得自己把事实弄清楚了,才能明白地告诉别人。记者看到的、听到的会比一般人都多些,这是做好新闻的基础,但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难免有错综复杂的背景和密集交织的关系,监督类新闻事件更是如此。因此,记者在采写这类报道时,必须把握好“度”。应该从国家法律政策、当前的实际情况、当事人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等方面,小心求证,深入剖析,注意表述的分寸,切忌偏激片面,对某一方诉求在叙述中不要轻易做出评判结论。

  监督类报道要把握好分寸

  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既体现出记者对再现新闻事实谨慎而精确的追求,也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对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充分考量的要求。作为长期从事三农新闻报道的记者,笔者结合自身的采访经历有如下思考。

  多年之前,笔者曾围绕农民负担问题进行过调查,采访过程中曾遇到这样一件事:菏泽一户村民不交农业税费,基层村镇干部等人就直接上门,拉走了他家的粮食用来抵税,这户村民去法院告状,法院却不受理。

  这件事当时的背景是,农业税还没有取消,1994年,中央进行了财税改革,分税制实行,即地方和中央“分灶吃饭”,县、乡财政日趋紧张,地方严重依靠“三提五统”来应付政府的日常运转。由于财政紧张,一些乡镇政府不得不在正式的税费以外向农民加收摊派,导致了农民负担越来越重。部分农民开始拒交税费,随之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上访等问题。因此,收取农业税和“三提五统”,成了不少乡镇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乡镇政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全部动员了起来,如七站八所、村干部等等。只要能把税费收上来,乡镇对他们的一些“行为”都会睁一眼闭一眼。由此引起农民不满,不少农民为此上访、打官司。

  在报道这一事件时,笔者并没有单纯报道乡镇干部如何进户拉粮的情形,而是把当时基层财政面临的实际困难、乡镇干部在收取农业税和“三提五统”时面临的压力等因素也写了进去。笔者认为,如果报道只武断地把进户拉粮的乡镇干部写成恶霸式的人物,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事件的真实情况;虽然把事件发生的背景写清楚,可能减轻了新闻的“痛打”力度,但对各方当事人都更公平一些。

  监督要起到好的社会效果

  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体现在报道的表述分寸上。2010年,笔者在调查黄河水费时发现,同是用黄河水浇地,在不同的市之间、同一个市的不同县之间、同一个县的不同乡镇之间、同一个乡镇的不同村庄之间,水费价格都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灌区,水费价格也相差很大。如果因为灌溉条件有差别、距离有远近,水费价格相差几元钱是合理的,但是水费价格动辄差上几十元之多,有的甚至上百元,这就大大超出了山东省水利厅规定的灌溉用水收费标准,显然是不正常的。

  经过深入调查,笔者写出了《都是黄河水,差价咋就这么大》《收费的,层层“转包”;收的费,层层加码》《农民疑为工业用水“顶包”》等“关注黄河水费”系列报道。稿件在农村大众报刊发后,引起山东省水利厅等部门的重视。2011年,山东省内出台了新的农业灌溉用水收费标准,新的收费标准更加具体。如枣树是耐旱作物,每年只浇一遍水,就只能按浇一遍水收取水费。新标准的公布,对农民是件好事。在这组稿件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通过事实分析了水费存在价差的原因,整个表述力求公允、中立,而不是辛辣尖刻、慷慨激昂。作为记者,应该在采写报道时想到,与单纯批判、宣泄情绪相比,通过对一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分析,推动政府部门等及时跟进解决,是更好的结果。

  把握好表述的“度”,也包括在对后续报道的处理态度上。这也离不开对整个社会背景和现实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在报道黄河水费问题时,笔者深知,在取消农业税后,国家向县、乡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这部分资金,对于工业基础好、经济底子厚的县、乡是没有问题,但财政条件不好的县、乡仍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这种吃紧状况尤其明显。没有了农业税,加收水费就成了不少市县财政补充财政不足的办法。在“关注黄河水费”系列报道后,新的水费征收标准已经发布,这对解决水价差异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好标准要落实需要从省到县市到乡镇等层层传达、落实,需要一些时间。假如在新标准发布后,记者立刻赶赴村庄,看农民是否得到了实惠,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这样脱离实际的报道所起到的社会效果也不会好。

  舆论引导才是真正负责任

  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还体现在对选题立项的慎重选择上。舆论监督并非仅仅是批判批评,有时候,引导大家关注事实真相才是真正的负责任。2012年11月底,媒体曝光了某养殖企业违规用药,关注“一只白羽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背后存在多少问题。到当年12月中旬,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各地白羽肉鸡养殖户违规使用抗生素以及违禁激素药物问题,使“速成鸡”“速生鸡”成为网上热词。在监督热潮之下,许多人谈肉食鸡色变。在这一背景下,肉食鸡的价格走低,养殖进入“寒冬”。围绕“速成鸡”事件,笔者也走访各地养鸡户,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走访中笔者看到,不少地方,发展肉食鸡养殖的农民遭受了损失,养鸡棚空了,肉鸡卖不出去了。一些孵化厂也关了门。针对养鸡户眼看守不住保本价格,选择空鸡棚等现实,笔者写了《肉食鸡养殖遭遇寒冬》《冬天已经来了,春天却很遥远》等系列报道。

  写这组报道,笔者没有替肉食鸡养殖者辩护,而是想同时展示另外一个现实。农民找到挣钱门路不容易,一个“三农”产业的成长也不容易。片面强调某一个产业里的瑕疵,过分夸大个别养殖户或企业的违规做法,最后导致农产品价格震荡,养殖户群体利益受损,进而引发消费者恐慌、让整个产业面临消亡,这是不对的。

  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自己既肩负着监督的责任,也肩负着社会责任。做舆论监督,总爱用炒作、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剪辑加工的“真实”来吸引眼球,有违职业操守。近年来,这种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宣传仍在不断出现,这应该引起媒体人的警觉和反思。

  (作者单位:农村大众报)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