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焦虑时代建设性新闻的构建策略
2021-06-01 10:25:27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下 作者:王胜
摘要: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变革,人们在信息爆炸下产生的信息焦虑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除了对信息环境进行监管治理外,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变革,人们在信息爆炸下产生的“信息焦虑”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除了对信息环境进行监管治理外,建设性新闻的构建也是治理“信息焦虑”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正本清源、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负重涉远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新闻的构建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权威信息;动态新闻;虚假信息;社会治理;舆论引导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环境的革新,信息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巨量的信息,而在此之中既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人们对这些信息无从判别,从而陷入了“信息焦虑”中。建设性新闻学让媒体担负起改变的责任,把报道的过程作为促成社会变革的起点,强调在与公众的对话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1]。建设性新闻的构建对缓解消除信息焦虑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它能利用权威真实的信息来治理网络中的虚假谣言,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第二,它能及时发出真实的声音,消弭谣言的传播空间,重构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第三,它能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引导民众形成理性思维;第四,它能使媒体树立起责任意识,使其融入到社会治理中。
正本清源:以权威信息涤清网络中的虚假信息
当突发新闻发生时,由个人发布的信息令人无从判别,从而加深了民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比如:2021年1月上旬一份“王某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报告单在微信群中被大量转发,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警方核查之后认定,网传报告单是王某伙同陈某将原有报告单PS而成,其目的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引起关注。在此事中,王某发布的报告单就是虚假信息,而网友无法核查其真实性,特别是在河北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份“报告单”更加重了当地群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而当地媒体及时发出了警方的辟谣信息,很好地稳定了当地居民的情绪。在这其中,媒体发布的辟谣信息就可被视作建设性新闻。由此可见,治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可以依靠建设性新闻来实现。
首先,建设性新闻的制作方一般都是主流媒体或政府机构,它们在群众心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由媒体发布的信息能够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使民众了解事件真相,不被谣言所蒙蔽。比如:当警方查明王某PS新冠检测报告之后,光明网、潇湘晨报等媒体迅速发布了这一新闻,在阐明事实的同时也有效稳定了群众的焦虑情绪。
其次,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或政府机构应及时发声,以权威的声音消弭不实信息的传播空间,使民众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有效满足民众知情权,当民众对事件发展了如指掌时便不会产生焦虑情绪,这也是建设性新闻治理信息焦虑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科学导报》迅速推出了两期专刊,专门刊登与疫情相关的新闻资讯,可谓面面俱到,这些内容使民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了国家抗击疫情的决心。由此可见,当民众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信息时,便不会再被其他信息所影响,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信息焦虑的情况。
循序渐进:以动态新闻遏制反转新闻问题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是否能够引起共鸣有时比信息本身的真实性更加重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真相时代”。在此情形下人们常被情绪所左右,当新闻事件发生后着急站队,从而引发了许多反转新闻。但实际上,并非是新闻事件出现了客观反转,只是被人们情绪所左右而出现的舆论反转。近年来,反转新闻愈发增多,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在未对新闻进行核实查证的情况下就进行转发、报道,在无形中扩展了错误信息的传播面,左右了人们的情绪。比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清华学姐谎称被骚扰事件”等事件在一时之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舆论,不仅引发了全民讨论,更引起了信息焦虑。
因此,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应对其进行动态化报道,对事件的每个进展及时进行报道,如果新闻事件出现反转,媒体要主动进行“纠偏”,使民众尽快了解事件全貌。比如:2020年10月有媒体报道“跟团旅游被强制买房”事件,但在报道中并未明确阐述该事件仅为一方当事人的言辞,这就难免会给人以“证据确凿”的印象。而后经查证发现,所谓“强制买房”并不属实,这只是当事人为了尽快达成退房目的而对媒体进行了不实表达。像此类反转事件媒体不能爱惜“面子”,要及时对此前的错误报道进行纠正,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担当。
与此同时,媒体也要对网络中出现的各类言论建立起评估机制,对那些可能引起负面舆情的言论及时进行回应。通常来说,受众在众声喧哗的信息丛林中难以适应,他们更需要指导性的意见而不是多样性的意见[2]。反转新闻的出现不仅消耗了民众的情绪,也会降低民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度,引发新的信息焦虑情绪。媒体应改变原有的信息生产模式,将民众融入到新闻生产中来,使他们的所见所闻也可作为新闻素材使用,弥补媒体在信息采集方面的不足。
因势利导: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话语环境
当前,互联网话语环境正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各方对待同一新闻事件的看法都不相同,甚至各方之间还可能出现语言交锋。例如:2021年1月8日,“全棉时代”一则卸妆棉广告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认为该广告创意低俗,侮辱女性群体。对此,“全棉时代”于1月10日发布了一则道歉信。可不少网友并不买账,认为该道歉信是“自夸式”道歉,毫无诚意。网友在全棉时代微博下的评论就可看作各方语言之间的交锋,这也是当前网络语言秩序的缩影。除各方看法交锋外,处于网络中的个体还习惯在未窥见事件全貌时就妄下定论,这不仅造成了谣言大范围的传播,而且对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伤害。比如:发生于2020年8月的“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中,许多网友在未了解事件全貌时就妄下定论,而且转发了该视频,对事件当事人造成了极大伤害。
主流媒体除了要担任好“监督者”的角色外,也要做好“引导者”,积极下场进行引导,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话语环境。首先,建设性新闻要注重内容的指引作用,使网络话语环境向好发展,指引舆论朝着可控的方向发展。其次,由于在网络空间内各方的话语交锋会导致看法和意见上的撕裂,这种撕裂会导致社会发展目标难以达成,社会认同也会逐渐分裂,从而衍生出对立和冲突。建设性新闻应积极设置议题,激发多主体的参与热情,而后媒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共同话题中促进共识的形成。面对社会问题,建设性新闻强调以一种积极的、正向的、建设性的视角切入[3]。只有如此,建设性新闻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网络话语体系,当网络秩序稳定,“信息焦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负重涉远:建设性新闻应肩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要想治理好“信息焦虑”问题,建设性新闻首先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而要肩负起责任就要重视新闻生产的客观和理性。“新闻客观”是指在新闻生产中要遵循新闻事件的基本事实,以事实为基础来构建新闻内容,编辑人员不可主观臆断,更不可进行“媒体审判”;“新闻理性”是指在新闻生产中要始终处于“中立”位置,特别是在采访有异议的新闻题材时,要倾听多方看法,以多角度、多视角来阐述新闻主题,采编人员要始终处于中立位置,不被资本和利益所左右。比如,某媒体报道的“旅游被强制购房”新闻就是由于偏听当事人一方的说法,未能全面展示客观事实,从而造成假新闻的出现。但在当前网络传播环境中,“话语权”的极度释放使新闻生产被平民化,用户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发表新闻,并发表意见和看法。各方意见的交锋使各种声音在网络中散布,这使得民众在纷繁喧闹的环境中产生焦虑,这时就更凸显出权威声音的重要。
对此,建设性新闻必须在纷繁喧闹的网络声音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帮助民众找到可以信赖的信息源头,从而阻止信息焦虑的出现。此外,建设性新闻还要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帮助民众解决生活和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将解决策略通过多渠道传播出去,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建设性新闻只有担负起应有的时代责任,通过权威、可信的声音来指引民众,再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回应民众关心的问题,才能妥善解决当前信息时代的“信息焦虑”问题。
结 语
利用建设性新闻来解决“信息焦虑”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是因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真假难辨、无用信息过多,这些都可能使民众产生焦虑。特别是在传播语境革新变化的今天,单一的传播角色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主流媒体更应深入考虑自身角色转换问题,工作重心也应从“信息传播”转向“舆论引导”,可以说“舆论引导”将成为媒体在新传播语境下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建设性新闻的构建中,建设性新闻因心理变量的加入而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现实观照[4]。因此,媒体要注意构建积极向上的语言体系,打造民众能够参与的议程体系,同时还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助力。此外,建设性新闻还要充分发挥治理功能、纠偏功能,对网络中虚假或片面的新闻及时进行纠正,减少不良信息对民众产生的侵害,以建设性、精品化的内容来净化网络空间,只有做好以上几点,“信息焦虑”问题才能够被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天定.建设性新闻:要做无助者的“导盲犬”[J].青年记者,2020(7).
[2]陈小燕.信息焦虑与建设性新闻功能设置的三重思维[J].当代传播,2020(6).
[3]张树伟.建设性新闻:教育报道创新的“思维导图”[J].青年记者,2020(7).
[4]晏青,舒镒惠.建设性新闻的观念、范式与研究展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作者为张家口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