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首页>采编技法 > 正文

创新人物报道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1-06-01 15:19:43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下   作者:赵秀红

摘要:好的人物报道太难求,能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来的人物形象更不多。原因何在?

  摘  要:人物报道是最适合进行文体创新的新闻品类,打破人物报道的模式化,可以从几方面做出改变:调动五大感官,立体化采访;捕捉“情理之外、逻辑之中”的细节;做好素材取舍,讲究叙事结构;用短开头和短结尾捕获读者。

  关键词:人物报道;模式化;立体化采访;叙事结构;文体创新

  笔者有个也许偏颇的观点:一名新闻从业者的高阶要求,是写出一篇好的人物报道。为什么这么说?其他类型的新闻作品,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客观性为旨归,而人物报道从人的视角去挖掘新闻事实的逻辑和脉络,以一人或者多人的命运记录一个时代的起起伏伏,融合了主观和客观,层次更多元,也因其关注人之本身而更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共鸣,这就是人物报道的独特魅力。一篇好的人物报道,背后一定站着这样一位作者:他(她)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细节,他(她)还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熟稔叙事的技巧、节奏,他(她)还必须是理性克制、适当抽离的,没有沉溺在人物的视角而忘了呈现新闻复杂的真,用真实的个体经验来构筑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好的人物报道太难求,能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来的人物形象更不多。原因何在?是因为人物报道陷入模式化、类型化,远离生活,甚而不带烟火气。如何尝试人物报道新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

  调动五大感官,立体化采访

  采访要怎么改?日常生活中,电梯里进来一个人,你看上几眼,便可根据衣着、体态等细节,对此人有个大概判断,猜测其社会身份等。为什么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能感觉到的东西,换到采访中,落到纸面上时,就变得僵化了呢?有人分析说,是因为在采访中我们没有调动起五大感官,触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这些本来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能力,我们熟练而自然地在运用在生活情景里,但在采访中我们似乎意识到这是在工作,自动屏蔽了很多生活中的本领,切换到另一套系统中。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

  我们如果只是局限于面对面的、一对一的访谈,过于依赖于听觉,就容易忽略了捕捉细节。所以,记者一到达采访现场,就要提醒自己充分调动起五大感官,同时接收信息。采访对象的状态、衣着、说话的语气、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等,都是写活一个人物的基础养分。“医院西侧的门诊楼大厅,人流如梭,间或夹杂着孩子的哭闹声,人群往来的声音、脚步声、童音,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共鸣声,在大堂上方回旋。”这是笔者采写小儿外科大夫张金哲院士的一段文字,笔者运用听觉,让读者很快由声音进入人物所在的环境。

  导致人物报道干瘪的另一个原因是采访层次单一。如果你的采访素材只能看到人物的一个面、一个评价、一种倾向,就需要引起警惕。哪怕再小的草根人物,都不会是单薄的。人物的采访需要多次开展和立体化覆盖。多次采访保障你掌握足够多的原材料,才好判断什么样的细节和素材可以入稿。所谓立体化覆盖,是与人物的立体关系相关。每个人都有多种社会角色,这个人是一名教师,他同时可能又是父亲、丈夫,还是某位学者的论敌……要立体化展现一个人物,需要立体化的采访做基础。这无疑给记者增加了工作的难度,甚至会遇到各种阻力,但这是必做的功课。

  捕捉“预期之外,逻辑之中”的细节

  细节往往被称为“新闻的细胞”。笔者曾在中国教育报做了多年人物版主编,判断一篇人物报道的成功与否,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标准:读完能让人记住一两个细节的人物报道,就是成功的。这种微妙的感受很像看一部好电影,比如《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美国小人物生活故事片,里面对细节有着细腻而克制的处理,让观众不自觉屏住呼吸,将观众带入人物角色的生活。

  道理是互通的,好的人物报道必然胜在细节,细节是有力量的。回想多年来读过和看过的与人物相关的新闻作品,无数次地验证了笔者的一个体会:受众是通过细节记住了一个人物。细节离不开细致功夫,但是一叶绘菩提就是好的细节吗?不一定。采访中有大量细节,但细节须选在紧要处。这个紧要处就人物报道来说,是凸显“这一个”的细节,是有着丰富人性内涵的细节,是决定人物人生际遇和性格特质的细节,是推动人物作出重大决定的细节,是交代人物与这个时代复杂关系的细节。

  如何衡量一个好细节呢?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预期之外,逻辑之中。预期之外,是指带给读者“陌生化”的阅读体验,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初识钟表,不知何物,那段经典白描就是叙事视角带来的陌生化。逻辑之中,是指虽然细节有点出乎读者的猜想、假定,但是仔细琢磨,是符合人物逻辑和情感真实的。人物报道的模式化,就是因为读者读了太多阅读预期内的文本,“你说了上句,我知道下句”“你讲了故事开头,我就猜到了故事的结尾”,大量的俗套故事和细节促成了毫无期待的阅读体验。要打破模式化,就要去捕捉紧要处的细节,捕捉能带给读者“预期之外、逻辑之中”美学体验的细节。

  叙事结构要讲究

  一个好记者要写出有张力的人物报道,形成自己的腔调和文风,很考验文字水平和谋篇布局的功夫,裁剪得当甚为要紧。是不是所有采访的材料都要入稿?得有取舍的标准。有些作者说,自己写人物报道取舍素材的比例各占一半,并不算夸张。

  人物报道的文本,经常会犯一个毛病:不讲究叙事结构。叙事结构可以被视作一种框架结构,是文本的基本呈现方式,包括叙事框架、叙事线索等。日常实践中,最常见的没有叙事结构意识的人物报道是:不注重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采用流水账或者编年史的逻辑顺序,比如,写一位名师大家,如果有三个小标题,第一个写童年,第二个写青年,第三个写老年,或者第一个写他怎么治学,第二个写他怎么为师,第三个写人物的生活,这些都是陈腐的套路,让人感觉乏味。在人物报道的写作中,叙事结构需要创新。

  中国教育报曾经策划过一期人物报道,是写我国体质分类的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他是一位国家级的老中医,能写的故事很多,记者突破常规,不是从头到尾讲述,而是择取了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三个年龄节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讲故事。叙事结构的创新,让作者对时间的处理有了连贯、交叉等多种手法,让讲述平添了魅力。

  怎么找到合适的叙事结构呢?文无定法。叙事结构说白了就是讲述的逻辑,一篇人物报道的谋篇布局,需要形成自己的逻辑,能让人物立体起来就是合适的。叙事节奏的快慢、叙事结构的构建,取决于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比如,《人物》杂志写话剧演员于是之的报道《于是之前往可以开口说话的世界》,结构的逻辑在“开口”,围绕着他的舞台生涯展开。

  用短开头和短结尾捕获读者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凤头豹尾”,这么多形容开头的重要性的经验,但是总被写作者遗忘。如果作者没在开头几百字俘获读者,那么这篇人物报道在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好的开头犹如美丽的结晶物,但是溶质析出的过程是漫长的,作者要经历一系列推倒重来的写作过程。

  有人总结过开头的多种方式,比如叙述式、场景或细节描写式、直接引语式、开门见山式等,人物报道也不例外。美国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在《布洛克的小说学堂》中提出开头的三点忠告:开头要让故事动起来、设定故事的基调、点出关键问题,并贡献了一条好友给他的告诫:“别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开始”。

  布洛克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在写作一部推理小说《懦夫之吻》,故事平铺直叙,他把故事拿给好友兼经纪人看,好友提了个建议:把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顺序调换过来,把衔接的地方改顺畅一些。一开场,就是主角把尸体拖去公园,然后再来解释他心里的算盘。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改动,让这本小说出现了新的风貌。

  “别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开始”,这一告诫同样适用于人物报道。从中间开始故事,写作时意味着你要抛弃从头讲到尾的习惯,选择一个能吸引读者的节点,从此开始对人物的写作。这个节点,或者集合了多种矛盾因素,或者能唤起读者的共鸣,或者是推动人物作出重大选择的动因。这好比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的开头,往往都是前浪推后浪堆砌出来的压迫感,而不是从开头启动故事的旅程。这个原则不是唯一的,但行之有效。写作者至少要重新打量笔下的人物,决定怎么开始讲述。

  人物报道的结尾多种多样,也许用“豹尾”形容过于单一抽象,但是对整个人物报道有所呼应是必须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好的结尾应该富含弹性和张力,适当延伸文意,不要穷尽,给读者营造一个回味空间。“一本书的开头可以帮助卖掉这本书,结尾可以帮助卖掉下一本书。”布洛克引用的这句话用在人物报道上也非常恰切。

  人物报道是新闻作品文体创新、转变文风的试验田,改变人物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的模式化,在人物报道上提升品格,才能使新闻易碎品变成有生命力的作品。新闻是历史的底稿,在这些底稿里应该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大人物的风骨和境界,小人物的情怀和际遇,都能找到其公共价值。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布洛克.布洛克的小说学堂[M].徐菊,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170-178.

  [2]叶伟民.合同与回响:为啥文章开头和结尾总是最难[J].新闻与写作.2020(9):108-109.

  (作者为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专业新闻中心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