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三化”瓶颈和突破

2019-01-31 10:30:09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中   作者:秦秀宇

摘要: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广受关注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和口碑。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还存在诸多问题,尤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广受关注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和口碑。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创作上存在着瓶颈,亟待突破。

  创作瓶颈剖析

  1.题材内容空泛化。近年来,随着传播生态和受众需求的变化,我国的现实题材纪录片涌现出一股细分化创作热潮,将视角集中在某个行业或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将镜头聚焦于某个或某类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但不得不正视的是,现实题材纪录片内容空泛化的问题依然严重。很多作品并没有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现象进行有益的探讨,以美食类纪录片为例,从《舌尖上的中国》到《行走的餐桌》,再到《味道中国》等等,无不是借助描述和探寻各地的特色美食,以感悟生活、风貌、时光、烟火。当所有的美食类纪录片都落点于各种“温暖的感悟”,却对美食背后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农民的生活现状问题、农作物培植问题避而不谈,那么内容细分化的创作意义何在?纪录片深层次反映社会问题的创作原则又从何谈起呢?

  2.题材挖掘浅表化。题材的挖掘对于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至关重要。创作者必须对题材进行多层次的深入发掘,透过表象探寻本质,才能成就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纵观目前我国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其中很多虽加入了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但不够深入。

  例如,《高考》虽然被誉为中国最好的高考纪录片,真实记录了不同背景的考生的考试状态,其中求学之艰辛也有所体现,但也缺乏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医疗纪录片《医》虽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一线医生真实的生活工作状况,创作者希望通过展示医生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和疲乏的精神状况,以期增进理解,消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实际上医患矛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而这部纪录片简单地将医患矛盾归结为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并没有深层次地分析其构成因素。对于现实题材纪录片而言,如果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总是游离于问题本质之外,必将导致内容浅表化的问题出现。

  3.人物塑造理想化。目前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中,许多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调和社会关系或宣传社会正能量,往往会乐于塑造正面模范,以此来影响观众从而引领社会的转变。

  例如很多医疗纪录片中一般把医生构建成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却不被理解的形象,甚至有时还会成为医闹事件中的受害方。纪录片《医》所选取的拍摄对象来自全国五家医院中医患关系较易出现紧张状况的科室,创作者记录了医生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疲惫不堪的生存状态,来促使民众理解医生,缓和医患关系。虽然这部纪录片在网络上播出后,收获了大量的赞赏,表面上来看有助于医患关系的缓解,但在现实中,医患关系依然较为紧张。究其原因,纪录片中所选取的人物都是模范性的人物,并非社会普遍状态。在现实中,依然存在过度医疗、医生态度差、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创作者所打造出的医患和谐关系只能存在于纪录片中,其协调医患关系的目的更是难以达到效果。

  在我国的一些现实题材纪录片中,人物理想化刻画成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虽然对于榜样人物的塑造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具有正面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但对彻底改变社会现状、消除社会矛盾,其作用是极为有限的。

  突破创作瓶颈的路径

  1.改变“一味回顾”,提升未来意识。在创作现实题材纪录片时,如果一味地回顾过去、阐述当前,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较少或没有涉及,则会导致纪录片出现几方面问题:其一,拍摄角度残缺,有的导演为博得观众注意力,一味地将镜头对准当下社会的阴暗面,产生负面社会影响;其二,有些导演在反映社会问题时,往往打擦边球、避重就轻,对问题的阐述处于浅层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其三,在拍摄纪录片时,只寻找正面角度拍摄,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干脆视而不见。

  纪录片的创作一定要着眼于未来,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例如,大型纪录片《养老中国》在反映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时,全面地展示了我国社会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也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环境与服务,从多个层次探讨了“中国式养老”话题,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再如,《中国高铁》全面地展示了我国高铁独特的创新之路,而且展望了中国迈入高铁时代后,为人们构筑起新的生活方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力。《中国高铁》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三集,但是所囊括的内容极为丰富。

  现实题材纪录片不能只是一味地阐述现实,还要增强未来意识,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2.改变“一味迎合”,注重理性表达。随着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为了获取收视率,不少纪录片对受众的迎合愈演愈烈。纪录片作为艺术类商品的一种形式,在创作时必定要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以此来吸引广泛关注。但是很多创作者片面地认为,满足受众需求就是要求纪录片的价值取向是主流化的、中和化的。事实上,在进行纪录片生产时如果一味地追求主题的主流化和中和化,可能导致内容空洞,加速观众的流失。其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心理诉求是不同的,观众除了需要曲折的情节外,还会主动分析作品和现实的联系。如果没能建立起作品和现实间的联系,或者与现实有很大的出入,这样的作品将被观众所摒弃。所以,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注重客观思考和理性表达。

  实际上,纵观我国纪录片市场,那些口碑与收视齐飞的作品大多具有理性精神。例如,《二十二》就将镜头对准了22位幸存的慰安妇,以口述的形式展现出她们的生活现状,该片没有解说,无历史影像资料,旨在客观理性记录,上映后引发轰动,打破了我国纪录片票房纪录。再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客观理性地记录了故宫中各个领域的文物修复工作,通过修复者平日的工作、生活展现出“择一事从一生”的工匠精神。该片播出之后获得了大量的好评,甚至还引发了2万人报名故宫文物修复工作,有网友戏称该片为“史上最强招聘帖”。

  3.注重“以小见大”,增强公共意识。当前,青年一代从行为到精神都越来越“宅”,公共意识较为缺乏,对于公共事务显得较为冷淡。如果纪录片制作者缺乏公共意识,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习惯性逃避,或者视野狭窄仅针对一人一事进行讨论,而无法上升到社会层面,那么纪录片便不能认为是成功的。

  公共意识有助于纪录片制作者跳出具体人、事的小格局,在更高的层次上对社会现状做出有效且全面的分析。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纪录片公共意识缺失的问题,不仅需要制作者和民众增强公共意识,更需要政府部门的配合,以提高民众对公共事务参与的便捷度与开放度。

  参考文献:

  ①钟雅琴 陈良璧:《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范式与演进趋势》,《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②李修彤:《“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重塑与拓展》[J],《电影文学》,2018年第1期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导演系)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