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当前科技类电视节目的传播问题及应对

2020-02-24 15:50:56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中   作者:薛慧敏

摘要: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由此我国科技类节目进入了发展

  2017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由此我国科技类节目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类节目虽然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势态,却仍处于“赢口碑,失市场”的尴尬境地。诸如《机智过人》《铁甲雄心》《这!就是铁甲》等优秀的科技类节目虽然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与《奔跑吧》《中国新歌声》《极限挑战》这类真人秀节目相比,在市场反响方面仍稍逊一筹。由于政策的扶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科技类节目仍会是各家电视台的“头部”节目,但科技类节目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

  科技类节目自身的传播问题

  1.节目内容的“硬教育化”倾向

  科技类节目最重要的就是对新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但一些高精尖深技术对业内人士而言尚不好充分理解,更遑论观众能清楚明白。虽然许多科技节目都以“科普”为己任,但是节目现场的知识传递十分生硬,节目传播效果仍不如人意。许多科技节目的演播厅变成了“实验室”,只不过通过主持人的插科打诨营造出科普的假象,实际上观众接受程度并不高。此外,不少节目一味追求视觉呈现,却没有重视内容本身的生动有效传递,多有本末倒置之嫌。例如:在《我是未来》2017年的一期节目中,节目就曾邀请过一位教授利用AR技术,将虚拟干细胞与舞台融合在一起,为观众营造出了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在教授的操纵下,虚拟的干细胞不断分裂、演变,慢慢地“填满”整个舞台。虽然AR技术的应用让观众觉得不可思议,节目的舞美效果也显得美轮美奂,但是很遗憾的是,节目中没有对干细胞相关的知识进行有趣的讲解,忽略了观众对相关知识的渴求,整个节目现场变成了一场绚丽却乏味的“科学填鸭秀”。观众虽然对节目营造的效果啧啧称奇,沉浸在新技术营造出的节目效果中,但相关的科学知识却增长不多。因此,科技节目要达到真正“传播效果”,不只在于现场呈现的视觉盛宴,更在于节目内容本身的生动传递。

  2.节目内容的雷同化倾向

  虽说我国科技类节目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但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雷同化情况依然严重。目前我国的科技类节目大多在演播厅内进行,而内容大多以讲述、实验、对抗为主,向观众展示的无外乎生物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电子技术、机器人等,有些科技甚至在不同的节目中反复出现,虽然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难免会带给观众雷同之感。例如: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被大家所熟知,在《智造将来》与《我是未来》中都出现过关于3D打印技术的内容。除此以外,这两档节目还在卫星、机器人、人脸识别等内容上出现诸多雷同。

  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热锅炒冷饭”现象,例如:浙江卫视于2018年1月推出的首档机器人格斗真人秀节目《铁甲雄心》,实际上是引入英国BBC电视台于1997年推出的《机器人大擂台》节目。而后,优酷出品的《这!就是铁甲》以及爱奇艺出品的《机器人争霸》尽管从舞台、赛制、形式上做出了些微改变,但本质上仍是以机器人格斗作为看点。

  由此可见,科技类节目虽然受政策扶持的加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科技类节目无法摆脱目前内容雷同化的现状,则势必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长此以往必将被观众和市场所抛弃。

  3.节目内容的泛娱乐化倾向

  科技类节目以“科普”为宗旨,所以节目组一定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保证科学知识的正确传播。但由于大部分观众科学基础知识薄弱,为了保证节目的“寓教于乐”性,一些节目会融入一些“最新科技”作为重心进行传播,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导致“炫技”现象的出现。例如:湖南卫视推出的《我是未来》不仅用上了无人机、AI、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就连请来的嘉宾也是来自各大科技公司,于是就有观众质疑《我是未来》这档节目到底是在科普还是作秀。

  除此之外,还有的节目为了保证“流量”和“热度”,会邀请明星作为节目嘉宾或评委出现。虽然明星的出现保证了节目的热度和收视率,但此种做法往往会导致观众注意力的偏移。例如《这!就是铁甲》频频冲上微博热搜不是由于节目本身,而是由于嘉宾郑爽在节目中发飙,而后与该节目赛事总监张恒之间的恋爱情况也备受关注,导致观众只关注郑爽个人,从而忽略了节目本身。再例如《我是未来》节目中,诸如嘉宾靳梦佳自曝曾经灌哭黄晓明、偶像组合SNH48充当科技舞姬在节目中示爱张绍刚、沈梦辰化身机器人尬舞等桥段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不禁令人生疑:科技类节目的关注重点到底应是嘉宾还是节目本身?

  科技类节目传播问题的应对策略

  无可置疑的是,前文阐述的问题会严重阻碍我国科技类节目未来的发展。对此,节目制作人员必须找寻到科学的应对策略,才能让科技类节目重焕生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拒绝“高冷”,着力提升科技类节目的人文性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前我国的科技类节目,那就是“高冷”,我国许多科技类节目目前还停留在呆板的介绍、枯燥的实验层面,这不仅使节目显得单调乏味、晦涩难懂,也难以让观众提起收看兴趣。对此,在科技节目未来的发展中,在保证其严谨性、科学性的前提下,还应当加强节目的人文性。将技术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除了能够对冲当前科技类节目教育性过强的现状,还能传播社会正能量。

  例如:2019年1月6日播出的《智造将来》中,“P帕系统”项目的展示被观众称为“催泪弹”。该项目体验者张伟和危丹均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而张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推着危丹在街边散步。在展示环节中,“P帕系统”项目工作人员专门为张伟设计了符合其自身条件的系统。当张伟在系统的帮助下重新站立,并亲手推着危丹走下舞台时,演播大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又如:在1月13日播出的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为观众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感人的科普课,他将一位因3D打印技术而重获行走能力的女孩请上台前时,现场观众无不动容。节目组以这样的方式让观众记住了3D打印技术,更记住了3D打印技术应用场景的广泛。人民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还对本期节目做了详尽的报道。

  《智造将来》节目此举可以看作科技类节目在“人文关怀”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为我国其他科技类节目树立起了良好典范。这种“人文关怀”让观众在感动之余也更好地了解了技术的用途,使节目找到了人文性与教育性之间的平衡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正能量的传播使观众有所感触。

  2.多层面创新节目形式,多渠道构建矩阵传播

  由于有政策的扶持,我国的科技类节目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节目数量快速上涨的同时,同质化问题也浮出水面,为避免观众审美疲劳的出现,创新节目形式是迫在眉睫。

  首先,从节目选材层面来看,科技类节目在选材时,既要注重科普的目的,也要注意新奇独特。除借鉴国外优秀模式之外,节目组还可以尝试使用新元素,以适应本土观众的需求。例如:深圳卫视推出的科技类节目《极客智造》就将喜剧融合入科技节目中,开创了喜剧类科普节目的先河。该节目取科学、喜剧之所长,利用喜剧的形式推动科普知识的传播,完美地将“有意思”和“有意义”融合在一起,使观众在大笑之后还有所得。又如江西卫视推出的《真是想不到》则从生活中的疑问与观众的好奇心着手,将科学从枯燥繁复的公式中解脱出来,还原成生活中有趣常见的现象,而后通过一个个趣味小实验阐述科学原理,使每一位观众都能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另外,科技类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突破演播室的限制,将镜头对准户外,努力在户外寻找机会。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我爱发明》就将镜头对准户外,寻找来自普通人的精彩发明,并为发明成果的市场化转变提供了良好机遇。

  其次,从节目的传播渠道来看,科技类节目除了通过电视渠道传播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传播。例如,在《这!就是铁甲》播出伊始就利用微博进行自我宣传,频频冲上微博热搜榜,极大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此外,科技类节目还可与少年宫、科技馆、政府机构进行合作,举办线下科技体验活动,使观众参与其中,这不仅能有效提升节目知名度,而且能够对观众更好地进行科普。《机智过人》节目组就与“零一科技节”强强联手,在2018年7月8日“零一科技节”闭幕式上举办了《机智过人》线下特别活动,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机器人演出。

  3.紧抓专业性和严谨性,让节目内容成为“硬核内容”

  科技类节目要成为真人秀那样的“现象级”节目,就必须在专业性和严谨性上多下功夫。

  从专业性层面来看,科技类节目可以邀请一些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大型科技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对科技知识进行解读。在这点上,央视推出的《未来架构师》的做法十分值得业内借鉴,该节目的嘉宾阵容包括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等,真正实现了让科学家成为荧屏主角,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节目的专业性。此外,科技类节目的主持人除了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避免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窘境。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知识水平的提升,科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类节目的涌现,不仅有利于改变当下综艺节目过度娱乐的现状,而且能向民众展示最新科技、传播科技前沿资讯、普及科学知识。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理性看待科技类节目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寻到科学的应对策略,积极加以改进,只有如此,科技类节目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①李劼刚:《科技类综艺的崛起及现实传播意义》[J],《当代电视》,2018年第3期

  ②田全喜 张三夕:《文化消解与市场至上:对电视“国学热”的反思》[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③徐展:《未来已来 科学可触——电视科学类节目的创新表达与价值建构》[J],《电视研究》,2018年第1期

  ④司若 黄莺:《短视频发展对电视节目创新的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年第8期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