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类节目的融合创新样态

2022-06-21 14:29:40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6月下   作者:季峰 刘思雨

摘要:——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摘  要:《典籍里的中国》致敬经典、聚焦典籍,通过对典籍内容再建构,凸显思想文化穿透力,让典籍焕发生机;通过运用“戏剧+影视+访谈”的演绎手法,进行融合创新传播,提升艺术表现力,进而将其打造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带动“典籍热潮”。为受众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文章以节目融合创新样态研究为切入,从节目内容、传播样态及价值引领三个层面入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类节目如何实现守正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传承;融合创新样态;《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节目
 

  对典籍内容再建构,增强思想穿透力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典籍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灯塔,凝聚着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典籍,不仅可以烛照过去、贯古知今,也能立足当下、点亮未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自央视播出以来,之所以备受欢迎、大放异彩,得益于它对经典的致敬、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精神血脉的赓续。

  (一)甄选经典作品,让古代经典展现时代魅力

  典籍不是晦涩难懂、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宝藏”。典,即经典,是规范和标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甄选出《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徐霞客游记》《道德经》《周易》《传习录》等11部独具代表性的作品,在尊重典籍原版内容的基础上对节目文本再度升华创作,让典籍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代观众形成精神共振,进而展现典籍瑰宝之时代魅力。

  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德经》,再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周易》。节目创作团队经过前期调研、反复论证,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选择出与大众联系紧密,共鸣最深的古代典籍,传递给人民大众,传承家国情怀、报国之志、工匠精神、仁政理念、传承精神等历史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总编辑慎海雄所言:“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我们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1]

  (二)创新节目台本,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

  受制于节目时长等因素,充分考虑并吸纳当今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审美偏好,《典籍里的中国》创作团队对节目台本进行了科学解构,每期选取精华片段加以呈现,文本内容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融入当代主流价值观,凸显思想穿透力。节目播出后,诸如“禹敷土,随山而刊,奠高山大川”“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等金句频出,既高度凝练了核心要义,又成功引发热议,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收视率一路攀升,广获好评,该节目也斩获第58届“亚广联”电视娱乐节目奖、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奖。

  在节目台本创作上,创作团队精益求精,主创人员由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来自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话剧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从传播学、历史学、戏剧表演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视角解读文本,试图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节目组经过对典籍分模块化解读、情景式的故事讲述、戏剧化的对白呈现,让大众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愿意继续了解、阅读、学习典籍。应当说,“《典籍里的中国》正点亮越来越多的‘阅读灯’,人们纷纷走来,在历史的书柜前流连忘返,在典籍的世界里热泪盈眶”[2]。

  融合创新形式,体现艺术表现力

  (一)故事化表达:采用戏剧+影视+访谈模式

  新媒体时代,故事化表达备受青睐。《典籍里的中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从适合电视呈现的诉求出发创新故事表达形式,通过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访谈式交流向经典致敬,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力促每期节目深入人心。节目第一季已全部播出,每期节目均以“简短开场戏”引出主题,继而转至四位读书人专业解读的镜头,再配以戏剧演绎与正戏呈现,最后专家访谈交流、升华沉淀,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叙事结构,保证节目节奏张弛有度、重点突出。

  一是戏剧美学与电视创作的有机结合。《典籍里的中国》注重通过矛盾和冲突建立美感,激发观众观看兴趣。例如,在《天工开物》一期,宋应星三兄弟在科举赶考的途中与假乡试状元理论场景的表达,以及后来宋应星将知识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的镜头对比,处处彰显了矛盾冲突下对宋应星人物品格的形塑;《本草纲目》一期,买卖双方因无法分辨真假药材引起冲突,找李时珍评理后,他用专业医学知识化干戈为玉帛,侧面烘托出李时珍医者仁心的高贵品格。又如,在每期节目正戏开始前,当代演员透过镜子里的自己穿越历史、追忆历史,辅以精准的眼神和动作交流体现戏剧感与戏剧张力。此外,每期节目结尾处,主持人撒贝宁带领古代读书人观看典籍当代传播情况。伏生参观现代“藏书秘府”,宋应星跨越千年与袁隆平握手,李时珍见证《本草纲目》成功刊印,孔子听到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典典”播报《周易》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通过一系列古今场景搭建,古今人物对话,凸显戏剧魅力,展示典籍厚重力量。

  二是运用故事化表达方式传递典籍中的精髓要义。典籍流传千年、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想要精准展现其内蕴的历史文化并非易事。较之于传统文化类节目专家解读式传播,《典籍里的中国》将厚重的典籍“揉碎打散”,将“厚”打“薄”,解构后重新建构,以典籍里的历史文化名人为线索,串联典籍的创作背景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深度开掘典籍中的内在价值。此外,节目还充分考虑到现代观众的接受心理,注重运用生动可感的形式表达传递典籍内容,将其内在价值与故事情节完美融合,促使观众产生共振、共鸣与共情。对于《典籍里的中国》来说,“把古籍进行视听艺术的转化只是创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让观众在‘人类情感的本质’的表达中产生共情,才能真正产生艺术的功效”[3]。

  三是对节目仪式感的塑造和烘托。《典籍里的中国》甫一播出,数次登上评论热搜,引发热潮,一方面源自节目精准有力的故事表达和戏剧演绎,另一方面,也有节目仪式感的塑造和烘托。无论是每期节目中撒贝宁与古代先贤握手、凝视的镜头;还是先贤们向死而生,最终望向“远方”的展现;更或是现场舞美、演员齐诵合奏典籍中的经典句段。这些“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4],让节目中读书人、现场观众、专家等经常眼含热泪,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节目用致敬经典的媒介化仪式传播激发起受众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反思与认同,积极营造从情感共鸣到文化共识再到民族共同体的想象空间和心灵凝聚氛围,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5]应当说,该节目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表演嘉宾都对典籍进行了深入研读,将典籍进行“人格化”“形象化”“经典化”创新,予典籍以情感温度,让典籍在当代社会依然焕发光彩,熠熠生辉。

  (二)沉浸式体验:拓展“1+N”多舞台表现空间

  《典籍里的中国》舞台采用多空间的立体化设计,突出实现多场景视角转换。在第三期节目《史记》中,一号舞台为主舞台,用于集中展示黄帝收服炎帝部族、司马迁青年游历的古代场景;二号舞台为次舞台,用于直观展现司马迁的书房;三号舞台分上下两层,一层是驿站和书房,二层是展示汉武帝的空间。三个舞台中间用甬道连接,既可以作为表演区域,又能作为古代读书人与当代读书人的连接媒介,直观展现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古代人物与现代观众、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深度对话,使观众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节目中,当270度可旋转的沉浸式舞台实现空间转换时,现场观众的座椅也会随之转动,他们作为观看者不自觉地被带入表演情景之中,实现沉浸式的视觉观看体验。“1+N”多舞台表现空间的设置,一方面,使观众能够了解古代先贤的品格、思想、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也能展现当代人的思考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整个舞台空间设置层层递进、转换自然,让观众沉浸体验的同时,起到调节节目节奏的作用。此外,当古今读书人从连接三个舞台空间的甬道走过时,甬道表面会呈现具有古今穿越的动画效果,这个甬道设计极具隐喻含义,一方面,它在连接古今时空,“构成了节目意义生成与转换的主导性隐喻空间”[6];另一方面,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连接,使之一脉相承,拓宽舞台表现空间也大大提升了节目品质。

  (三)立体化传播:新技术赋能下的时尚景观

  技术是文化的创新,新技术赋予文化传播更多可能。伴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8K+AI战略布局推进,利用高科技手段,更新传播方式,继而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渐趋成为主流。《典籍里的中国》有效利用实时跟踪、环幕投屏、AR等高科技手段,创新传播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古籍进行时尚化传播。比如,通过App设置典籍知识挑战赛,在微信公众号CMG定期更新作品评价,在节目中融入人工智能语音播报员“典典”的声音,由它播读典籍的精髓。与其同时,在短视频平台、微博、央视频客户端等多种传播渠道共同发力,助力节目的立体化传播。

  此外,《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通过新媒体化的表达,在年轻人喜爱的B站、抖音、微博、豆瓣等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使用新颖的方式表达古老的典籍,让古老的文字实现可视化,让典籍变成可感的画面和鲜活的故事。有学者指出:典籍不仅“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述中,更要“活”在年轻人心中。在第四期节目中,古时的玉蜀黍与现在的爆米花,古时的三七与现在的云南白药形成联动。第一期节目中,小朋友手拿萌版伏生玩偶出现在现代博物馆中,而面前却是古代人物伏生本人。这些古今形象化的对比及年轻化的表达,时刻吸引着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迅速在年轻群体出圈,有效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强化价值引领,赓续文化传承力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文化类节目的守正创新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要命题,而《典籍里的中国》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厚植传统文化思想根基、创新打造精品节目、聚焦时代发展多元媒体三个维度展开。

  (一)厚植传统文化思想根基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世代赓续、从未间断,缔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里的中国》厚植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将颇具影响力的文本内容有机融入节目创作中,通过对主人公逆境中的坚持不懈、危难时刻不惧生死、时刻关注家国命运等价值观的传递,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使之在陶冶观众情操、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特别是对当代适应碎片化、快餐文化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在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发挥着巨大功用。

  (二)创新打造精品节目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的一系列精品节目备受好评。首先,“精品节目的生产理念体现在节目的思想内核和外在包装,更表现在其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塑造和宣传”[7]。《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挖掘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越千年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共振,产生情感体验。通过通俗化解读、情景化呈现、真挚化表达等艺术手段与包装,让典籍不仅成为研究学者案头的工具书,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通俗读物。其次,节目组通过打磨细节铸就精品节目,体现工匠精神。每期节目彩排、录制、访谈都要耗时数十天。创作组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学术论文,仔细打磨剧本,每期剧本平均修改几十个版本,本着对典籍和观众负责的态度,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完成节目创作与文化传承。最后,精品节目要融入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意味着发展。典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们对其进行创新、再造,以更为多元、形象的方式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让百姓被文化滋养,被经典浸润,继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聚焦时代发展多元媒体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众阅读、观看影像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但是再优秀的文化如果缺少适合的传承也必将衰败。所以我们在进一步运用影视艺术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应当注意优化传播方式。节目创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等传播载体,线上线下进行推广、造势、宣传。依托互联网,可开发各类App,与文化类节目相关的游戏、动漫、商品,从各个角度宣传文化类节目。传播方式力求与时代接轨,精心打造观众想看、愿意看的作品。要深刻把握传播领域发展脉搏,实现传播方式移动化、传播载体社交化,不断提升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类节目,诸如《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这些作品获得广泛好评,也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散发的无穷魅力。《典籍里的中国》将文化传承、戏剧表演、电视节目三者有机融合,在大众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未来,我们要着力在文化类节目的思想内核、表达形式、价值引领方面做融合创新,创作出更多代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的文化类节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区块链赋能视角下环保微公益的创意及传播研究”(编号:20BXW118)、中央高校业务费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地域文化特征及符号建构研究”(编号:B210202165)、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海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J].求是,2021(05):15-16.

  [2]《典籍里的中国》开启中华传统医学探索之旅[OL].微信公众号“CMG观察”.2021-05-14.

  [3][6]郑向荣,李丽娜.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探析[J].中国电视,2021(12):41-45.

  [4]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5]卜晨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媒介表达——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青年记者,2021(12):87-88.

  [7]季峰.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大赛创新价值及路径探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为例[J].电视研究,2020(06):59-61.

  (季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副主任、讲师;刘思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6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