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首页>传媒个案 > 正文

中国故事的江苏味道如何完美呈现

2018-05-23 13:42:18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中   作者:谢学敏

摘要:——以《还看今朝·江苏篇》为例

  2017年9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全国省级电视台推出了特别直播节目《还看今朝》,9月18日播出《还看今朝·江苏篇》,时长88分钟,展现了实力江苏、富裕江苏、文明江苏,中国故事的江苏味道浓郁而特别。

  小切口江苏故事,展现大中国风采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回顾特别节目时说:“这次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切入点很小,但是反映的是非常大的主题。这些故事、例证,正是充分反映了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的‘强富美高’的要求和嘱托,中央有要求,江苏就有落实。”

  《还看今朝·江苏篇》通过13个故事来进行串联,分别是《中国制造 打造世界领先海工平台》、直播连线《厉害了,我的江苏 1200吨级轮式吊机正在进行吊装风机》《还看今朝·江苏有我  一个签名 一份责任》《还看今朝·江苏有我 我是“葡二代”》等。“以讲故事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文化标志,无论信息传播方式如何变化,都不能少了用好的故事去阐释你要传播的价值,去影响受众的人生观。”①故事都是从特别小的切入点打开,再讲述到大背景、大故事,归根结底还是展示了中国风采。

  《中国制造 打造世界领先海工平台》一片,记者采访中发现,工作人员为了解决海工平台一个烟雾报警器误报警的问题要花掉两个月时间,可是类似的零部件整个海上钻井平台一共有17000多个,正是通过对这些小问题一个个的解决,才让来自江苏启东的30个海工平台奔赴全球12个国家工作服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世界海洋开发进行了支撑。在沪通大桥天生港航道桥拱肋将合龙直播时,现场出镜记者形容,拱肋的合龙就像是面条在几百米的空中对接一样,误差还不能超过2毫米,形象生动,体现了工程的超高难度。在《一个签名 一份责任》一片中,记者从南京明城墙墙砖说起,600年前的南京工匠就在每块墙砖上印刻上自己的名字,现在中车浦镇公司的接线工,同样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了每个产品上:一列地铁车厢,大概要安装100多种线材、21000多根电器线、总长大约270公里,一节车厢里,大概要挂600个记名签,这些记名签将和线路卡在一起直到车辆退役,这些地铁、高铁产品现在已经从南京走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向了全世界,责任感就这样被传承了数百年。

  最美航拍有故事,亲历讲述有真情

  《还看今朝·江苏篇》中一共有三段航拍内容穿插,恢弘的大场面和动人心弦的小细节同样存在于航拍当中。

  航拍的讲述节奏感把握到位,这就要求讲述的语言完全口语化、讲述的内容和画面完全对应。航拍的解说文稿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把其中的不少书面文字都变成了日常话、大白话,还加入了一些语气词,增加叙述时的感情外露。在现场负责解说的记者和画面拍摄的摄像,对画面和解说词进行了多次的调试磨合,从一个画面的哪个时间开始叙述、在哪个画面留出几秒钟的气口等等,都要一一对应完美,甚至还要有意识地用语言引导大家去看画面中的重点细节。有一段航拍叙述中,记者就把南京燕子矶滨江风光带整治前化工企业林立,整治后变成滨江风光带、形成市民亲水休闲好去处的变化做了对比,语态从开始的严肃变化到轻快,其中展现了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在另一段航拍当中,空中镜头展示了宿迁发展大道的早高峰车流井然有序,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城市风尚。“少用抽象的概念,多从细小场景入手、多以故事情节开路,以对话的姿态、沟通的诉求,用受众易于接受的大众语言来陈述事实,说明道理……”②这样的理念一直体现在对航拍内容的真情讲述中,所以这三段航拍的穿插也形成了节目当中的一个亮点。

  主持人口语表达流畅,道具使用到位

  《还看今朝·江苏篇》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广权和江苏台主持人荣继敏搭档,两位主持人表现得大气活泼、语言风趣特色明显,演播室道具设计精巧、使用到位。朱广权在节目中金句频出,在开篇航拍结束后,他感慨道:“滨海临江,一波激荡,走向深蓝,无惧风浪,看江苏的江河湖海,让人胸襟开放”,这段话韵味十足,更把江苏的人文和精神风貌完美结合。看到镇江句容“葡二代”一天的葡萄销售额能达到一辆奥迪的钱后他说,“找准路、迈开步,农民也要发家致富”;看到苏州青蛙村居民通过民宿建设,改变乡村面貌、增加收入之后他又说,“江苏富、江苏美、江苏人乐得咧开嘴”。在节目过程中,两位主持人甚至还对上了对子,荣继敏说道“苏通桥、沪通桥、苏沪通桥通苏沪”,朱广权则回应下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节目中,荣继敏带了三样道具:手工拧成的小小“钢丝侠”、南京云锦和一瓶水。“钢丝侠”是一个由钢丝产品拧成的人物形象,通过它不仅体现产品特性,更在于在江苏苏南发音当中,“钢丝”和“江苏”非常接近,一定程度上小小“钢丝侠”就代言了江苏,代表了江苏的韧性强度和凝聚力。荣继敏携带的第二个道具是南京独有的云锦,寸锦寸金,美如天上的云霞,她要展示的第三个道具却包藏在云锦当中,打开云锦展示美景的同时,“图穷水现”,原来这是一瓶有故事的矿泉水。刚看到时,朱广权质疑这是瓶“三无”矿泉水,通过了解后得知,原来这是南通造纸企业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把造纸厂的废水做到零排放处理,一池废纸浆水变成了纯净水,更因此产生超过100亿元的相关产值,听到这里朱广权拿起矿泉水一口就喝了下去。动用合适的道具,起到了调动气氛、展示特色、引出故事的作用。

  节目强节奏感,有情感有温度

  88分钟的节目怎样才能好看?节奏把握非常重要。《还看今朝·江苏篇》由“航拍+直播连线+新闻短片”构成主体,又设置了《热爱江苏的N个理由》《说说你眼中的江苏人》《数说》等灵动的小版块,小版块的“短平快”、轻松不拘一格,让网友和观众参与进来,晒成就、说幸福,穿插在一些时间较长、话题较硬的片段中间,起到舒缓和调节节奏作用。

  《热爱江苏的N个理由》中,采访对象从普通市民到业界大咖,从江苏百姓到外国友人。说到热爱的理由时,航天员费俊龙说,“江苏人非常睿智,江苏人也非常大胆心细,江苏人也是敢于创新的人,故乡给我的影响非常大。”《说说你眼中的江苏人》呈现的则是实时观看节目的网友的看法,这些观点就显得更加多元和活泼:景美人善菜好吃,大事不含糊、小事不计较,江苏人就是江苏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大学班上的尖子生都是江苏人……难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评价,这部作品堪称有情感、有温度、有筋骨的电视力作。

  人员投入有保障,融合传播效果立体

  此次新闻行动中,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派出精干力量,与央视携手合作,历经两个月走访江苏大地,深入一线寻味江苏故事。早在7月底,融媒体新闻中心就召集全省13市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人,展开选题梳理工作,选题汇总后再优中选优进行重点拍摄。直播时,江苏卫视、江苏公共·新闻频道与央视并机播出,荔枝网、荔枝新闻客户端、我苏网、我苏客户端四大平台同步直播并开设专题,直播累计123万人次观看;“江苏新闻”微博、微信等共计发布《还看今朝·江苏篇》相关文章及原创、正片视频53条,文章阅读量累计达106万,视频播放量达200多万;原创视频《江苏到底有多强?4分钟绝美视频保证令你叹为观止》播放达35万次。多措并举下形成了全媒体的合力传播,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江苏味道,就这样在融媒体时代的多屏上得以完美呈现。

  注释:

  ①王国庆 童浩麟 阙爱民:《做一名善讲好故事的记者——〈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背后的故事》,《传媒评论》, 2017年第1期

  ②潘新:《〈中国正在说〉:地方卫视讲好中国故事的四个维度》, 《中国记者》,2017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