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个案 > 正文

《如果国宝会说话》用“仪式”重构文化

2019-02-13 10:02:01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下   作者:王燕

摘要:  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国家宝藏》,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优质文化类节目的出现,不单单是从精英到大众的

  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国家宝藏》,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优质文化类节目的出现,不单单是从精英到大众的文化脉络延展,更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精神传承,让大众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切身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和历史的魅力。

  传播仪式观是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提出的。凯瑞指出,传播仪式观“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①。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在众多的文化类节目中,《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时长5分钟,可谓短小精悍;用4季100集的方式,呈现从新石器时代以来跨越八千年的历史,穿梭古今,用文物讲历史,用文物梳理文明。而文物作为符号,承载着文化的不同侧面,也重新被呈现、理解,让中华文明的脉络得以清晰展现。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对已经播出的两季《如果国宝会说话》进行分析,看它如何用“仪式”完成对文化的重构。

  仪式:风格鲜明的场景设计

  仪式的呈现、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场域作为载体,从而营造出特定的仪式氛围,进而完成意义的分享。《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本身就可以看作一个场域和载体,但要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就必须有独特的风格和能够形成记忆点的内容支撑,而这恰恰成为本节目的独特之处。

  在节目设计上,独特且风格固定的开头结尾(“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和“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配合“叮铃铃……”的音效,仿佛是发给每一个受众的信息,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代入感,进而带领受众进入“仪式”之中,完成一次现代与远古的对话。另外,这除了是首尾呼应以外,也与下集节目形成呼应。

  在节目控制上,采用“短时长(5分钟)+大信息量”的方式,每集节目基本都以一件代表文物为中心,介绍与之相关的人文、地理、历史情况,契合了现在年轻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厚重的历史气息却让受众“用等一班地铁的时间,与6000年的历史相遇”,沉浸在“仪式”之中又回味无穷。

  符号:古与古、古与今的连接

  在传播仪式观中,强调符号在仪式或者历史中的建构与使用,而文物恰恰是展现一个时代最好的符号,在古与古、古与今的连接中完成意义的共享。

  古代器物是先民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而文物则是先民“可见的”经验,是有深远意义的符号。《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时代的坐标,通过讲述让现代人感知当时时代的温度。比如:“人头壶”展现着中国本土文明与世界各大文明在觉醒之初带相似之处,大约都是从人像艺术的觉醒开始的;介绍“利簋”时,了解到簋是一种古代食器,但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西周,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则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沿袭的象征,也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而“战国商鞅方升”则告诉我们,战国时代诸侯间战争惨烈,升,体格不大,颜值不高,却让人们有了统一的认识,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无论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经验,还是与当时紧密联系的社会状况,都通过一件件文物被形象化展现,它们是先民在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和共享的过程中完成的器物,更标志着文明的进程。

  当文物成为社会符号,它就成为联系古今、延续中华精神的文化内核。《如果国宝会说话》从“小文物”切入,却也不避宏大叙事,把宏大叙事隐藏于每一件文物的背景之中,相得益彰。对文物不仅限于介绍,而且通过一些小细节完成古今知识的共享与对话。比如:在介绍“何尊”时,提到从它所刻的铭文中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在讲“太阳神鸟金箔”时提到,世界五大古文明的发源地,都无一例外地出现过太阳崇拜,而如今“中华文化遗产”的标志也与它有关……从延续中了解到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传承发展,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更是一次对共同价值观的共享。

  情感:在技术与语言的传递中形成共鸣

  在仪式中完成信息的传播、对历史的呼唤,并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对集体记忆的确认。

  《如果国宝会说话》立足于文物本身,通过微距摄影展现文物的细节。比如:在介绍“跪射俑”时,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了跪射俑的铠甲上部是上片压下片,而到了腰部则相反,这恰恰贴合人体曲线;虽是俑,但从脚部的针脚样式来看,脚跟部的针线纹路更加密集,增强了鞋子的韧性,足弓部针线疏朗,更便于屈伸。通过文物局部细节的的展现,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文物本身,加深印象,也会让受众不由自主地惊叹于古人制作工艺的精美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握。

  另外,节目还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现代科学技术,再现当时的制作工艺、还原文物原貌,建构起历史与现在之间的关系。比如:深埋于地下3000年,何尊的外部被严重锈蚀,底部的铭文也氧化黯淡,节目通过采用全新的3D扫描技术和全息传存拓技术,让观众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每一个细节。②在说“战国嵌错宴乐铜壶”时,对铜壶上所描绘的战果、贵族的生活情景进行了分解式的动画描绘,化繁为简,用现代化的表达形象展现图案背后隐藏的信息,仿佛“一个铜壶盛满了一个世界”。“素纱单衣”这件约49克的衣服,运用现代的技术却无法达到如此轻的重量。在“利簋”这期中,讲到考古工作者们通过碳14测年法和利簋上的铭文,推算出准确的武王伐纣的时间,破解了一大历史悬案……

  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先民走过的路、所经历过的时代,进而产生更加具象的对比,无形中拉近了古今距离,进而产生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受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精炼、戳心又充满哲思的解说,搭配恰如其分的音乐,为“仪式”氛围的营造和情感的传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在“人头壶”这集中,提到“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殷墟嵌绿松石甲骨”中的“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在“太阳神鸟金箔”中提到“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尘埃般存在”……

  这些语言文字,契合当集文物的特点,短短几行字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无形的代入感让这些文字跟每一个人产生联系,用一种同理心感受文物,达到一种“言尽而意无穷”引发受众思考的效果,带动情绪的传递。

  认同:实现千年的文化交流与灵魂的契合

  传播仪式观认为,人们通过参与仪式最终完成身份的确认,从而建立公共空间的秩序,达到对社会的维系。文化类节目要想实现与现代人的良好交流,让受众感受到文物的灵魂和文化的魅力,必须为冷硬的文物注入温度和灵气,而这恰恰是《如果国宝会说话》能够在众多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文物用心“说话”。首先,适时的人称变化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比如:介绍“击鼓说唱陶俑”时,就没有采用第三人称的讲述方式,而是用第一人称进行介绍,“……两颗突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我可爱的面容”,俏皮生动,可爱加持,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它。其次,贴近受众的网络用语,以“萌”的气质展现出来,不仅易于接受,也能过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感,更利于节目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比如:在“南越汉玉”中提到赵佗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王、玉可以炫富、赵眜是“玉粉”等,这些带有现代气息的话语,与厚重的文物形成一种“反差萌”,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最后,画面制作精良中带着惊喜,而文物所隐藏的、与现代社会契合的气质特点随之被带出。比如:在“狸猫纹漆食盘”中出现了堪称“官方鬼畜”的画面——给狸猫带上了一副眼镜,加上随后出现的节奏感超强的变换字幕,瞬间让人觉得新鲜感十足。

  当受众喜欢并接受“会说话”的文物所呈现出的独特气质,是节目制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但当受众将自身感受表达出来,“仪式”中所蕴藏的深层情感会形成集中的爆发,这种由节目自然产生的自豪感、自信心,不仅会在受众中传播,也会形成巨大的传播力向外扩散,从而形成更多人对文化的认同。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在Bilibili网站的播放情况来看,每集开头都有满屏的“已查收”回复,这是一种对节目的回复,也是接受“仪式”的开始;产生共鸣之处会有满屏的相同话语出现,比如:“何尊”一集中就出现了满屏的“何以为尊,宅兹中国”,受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共同拥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弹幕中流动;对历史的讲述和过往的回顾,某些时刻会让受众产生一致的感动,比如:在“曾侯乙编钟”节目中当听到1986年录制的千年之前的编钟发出的声音时,弹幕中出现了满屏的“泪目”,这是对历史的情感回应……这是参与到仪式中的人油然而生的、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扩散到受众所能到达的更远的地方,进而产生社会影响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运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完成了知识的传播,激发更多受众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欲望。

  结  语

  总之,当历史照进现实,当文物走向大众,《如果国宝会说话》用“小文物”展现了“大文化”,先进的技术、唯美的画面和精雕细琢的语言,为受众建构起一场“仪式”,让历史不再遥远,文化获得新生。

  注释: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刘阳:《以文物看文明,以文明扬自信》[N],《人民日报》,2018年1月18日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