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广告对现代广告业的启示
2017-04-25 17:17:53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4月中 作者:刘潇
摘要: 上世纪20年代,月份牌广告成为当时社会盛行的广告形式,它以传统年画为基础,由当时的月份牌画师精心描摹而成。月份牌广告历经变革,最
上世纪20年代,月份牌广告成为当时社会盛行的广告形式,它以传统年画为基础,由当时的月份牌画师精心描摹而成。月份牌广告历经变革,最终随报业的兴盛而销声匿迹,但其作为近代最早的招贴广告,有很多值得现代广告人学习的地方。
月份牌异军突起成为年画的新品种
过年贴年画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民间传统的版印年画从制作风格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只用木版印墨线,用手工平涂上色,重要的部分稍加渲染,使画面产生轻微的立体感,这种年画被称为“半印半画年画”;另一种则是墨线和颜色全部用木版印刷的全版印年画。这两种年画的特点是造型淳朴、色彩热烈,但由于都是单线造型,色彩平面着色,形象不够写实,因此月份牌应运而生。①月份牌广告的人物形象丰满真实,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且在年画的基础上,加入了年历,在不显眼的地方注明一些公司的名称,也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因而上海开埠以来,各大公司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争相使用这种带有广告宣传功能的月份牌。
月份牌广告的发展历程
1.郑曼陀独创擦笔画法取代勾线设色的传统画法
20世纪初,郑曼陀独创的擦笔画法代替了传统的画法,先用民间擦碳像的手法,擦出具有光影变化的素描稿,再用水彩颜料层层罩染,直到将人物表现得像照片一样真实。它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胶版印刷技术印制,在上海迅速流行开来。月份牌上画着美女画像,附上百姓不可缺少的年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植入一定的品牌信息,成为当时最早的植入式广告。这种新的年画不仅在城市市民中流行,而且在农村地区也取代了木版年画的部分市场,这是月份牌年画的第一次繁荣,招贴广告画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郑曼陀作为擦笔画法的创始人,也因此名噪一时。
2.杭穉英开创画室团队协作的先河
杭穉英是著名的月份牌画家之一,目前,他也是学界研究月份牌的学者最为关注的一个人,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广告业之父,他所创立的穉英画室也作为中国近代广告公司的雏形,奠定了杭穉英在业界的重要地位。由于画室采用了当时国际先进的团队运作模式,使用具有现代工业意味的流水线式作业方式,同时还采用了诸如挪威纸、美国水彩颜料与喷笔等优质的材料与工具,不仅提升了月份牌画作的表现效果,也使得画室的工作效率明显比其他画家或画室高出许多。而杭穉英把单幅月份牌价格定得很低,利用画室业务量巨大的优势,从而使得穉英画室的收入不菲,名列前茅。
3.报纸的发展加速了月份牌的消亡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外国人在华建立了很多报馆,《申报》就是其中之一。1909年《申报》转入国人之手经营,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史量才引进新式印刷机,并网罗人才,改进业务,设立分馆,使《申报》较之前销量大增,由于报纸价格低廉,广告费用也比月份牌低,并且效率高,成效快,商家纷纷放弃月份牌而转向报纸做广告宣传。因此,报业的崛起意味着月份牌的衰落。
月份牌广告的效果分析
在初期,月份牌所做的宣传主要是一些廉价的国产日用商品,包括花露水、肥皂、香烟等,从当时保留下来的月份牌上就可以看出,例如苦林牌雪花膏、双美人牌香粉、三塔牌化妆品等等,但也会有少数对外国产品的宣传,并配以外语。因此,月份牌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
纵观古今中外,以美女为主题的宣传一般都是无往而不胜,现代的一些广告人也把美女看做广告的三要素之一。月份牌上的女子符合了一般人的审美特点,她们身穿华丽时尚的服饰,整幅画都体现了女子的嫩、嗲,一方面娴静温和,一方面摩登时尚。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些美女仿佛只应天上有,再加上民众的年画情结,使大家更容易接受这种中西结合的产物,因此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月份牌广告带来的启示
1.要有明确且稳定的目标受众
在新产品不断出现的今天,如何把握已有的受众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当初,民族企业南洋烟草公司在开始宣传时,资金、技术、政策没有一个方面占优势,但作为民族资本企业,他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激发民众民族情感,提倡国民使用国货等宣传手段,吸引了一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月份牌广告招贴画,向广大民众宣传产品,这个处于劣势的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他们针对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生产平价产品,并且通过月份牌进行广告宣传,因此获得了大量稳定的消费者,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广告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如何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向来是广告创意的一个难题。月份牌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广告方式,是值得现代广告设计者认真学习的。舶来品未必都是好的,但总有可吸收借鉴的地方,欧洲古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值得吸收采用。月份牌广告在装饰上,采用了中国画的画轴装裱设计样式,区别于采用画框的西洋画,而具有国画的画轴效果。西方水彩画技法更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以及肌肤的柔和质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意味更加浓厚,因而特别引人注目。郑曼陀就是吸收了水彩画法的特点并运用到传统年画上取得了成功,因此综合外来文化元素也是广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协调广告与艺术的矛盾
月份牌本身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广告,它只是附带有广告,其实它的绘制过程极为繁琐,甚至可称为一门艺术。在上世纪30年代之后,广告量的增长和报纸的出现,给月份牌画师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商人为了追求利润而放弃了月份牌的使用,选择了低廉快捷的报纸插画。这种矛盾在现代也很常见,一种产品在推广时期广告可以以量取胜,以大量简单宣传为主;到了中期,广告应该以质取胜,要选择带有诚意的广告,放弃浮夸浅薄的广告,以巩固自己的受众,扩大影响力;而在后期,应该选择有独特意义的广告,能勾起回忆的广告,月份牌过了几十年后又被拿出来使用就是这个道理。
4.广告创作要遵循“三贴近”原则
广告创作也应该具有现实意义,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符合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广告实质上是大众的文化,要通俗易懂才会流传,被人所熟知,月份牌所面对的受众是普通大众,无论是插画还是文本都是贴合大众文化的,所广而告之的产品亦是符合大众消费水平的。因此,广告的制作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实际生活和消费习惯,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注释:
①李新华:《月份牌年画兴衰谈》[J],《民俗研究》,199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①王春燕 赵晓明:《民国月份牌广告对现代广告的影响浅述》[J],《现代交际》,2015年第2期
②张亚宁 乔监松:《民国月份牌画家生存状况研究》[J],《装饰》,2010年第12期
③薛理勇:《上海洋场》[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4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