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经营方略 > 正文

报业经济“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

2019-03-29 08:58:40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中   作者:崔博

摘要:  互联网+对传媒业形成了重要影响,传统报业经营出现下滑趋势,最初是以报纸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形成的报纸相关产业,当下转型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对传媒业形成了重要影响,传统报业经营出现下滑趋势,最初是以报纸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形成的报纸相关产业,当下转型是大势所趋,尤为迫切。同时,“互联网+”也给传统报业的改革创新带来新的契机,报业可以有新姿态,有新方式,在充分研究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发力,来回拢“人气”,凝聚“气场”,找到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拥抱传媒业繁荣的春天。

  报业当下面对的是如何转型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今天,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减弱,都市类、生活类报纸更是面临生存忧患。

  报纸的影响力是报业所售卖的最大卖点,有了影响力,才有广告投放,广告客户和报纸因而才能实现双赢。对传统报业来说,广告营收是大头,因此而生,因此而存,因此而发展、衍生和枝繁叶茂,搞会展、搞物流,涉足房地产,而其根本在于影响力。党报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党报“姓党”,它体现党和政府的意愿,服务于党和政府是其重要办报宗旨,其权威性以至独特性决定了党报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有庞大的订户数量肯定代表着有影响力,但在当前传媒业多元发展的情况下,订户流失不可逆转,订户、流量也均已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服务、产品、技术、资本等越来越多的因素在不断加入。虽然对党报来说,订户多寡不是决定其影响力大小的唯一因素,而且传媒业繁荣之下的“蛋糕”越来越大,报业生存无虞。但是,报业尤其是党报当下面对的不是生存问题,是如何转型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得更好的问题。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报业“柳暗花明”,迎来变革和创新的大好机遇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是当今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而报业、传媒业的发展也不会停滞。互联网带来了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对传媒业尤甚。在目前消费领域,消费升级是一个很鲜明的符号,当下消费的主力是80后、90后、00后,他们在消费习惯上,使用网络、移动终端时间长,购物、娱乐更多是在网上。

  传统广告为什么变得弱势?因为新一代消费用户大都不依赖于这些传统广告,他们还是要到网络上,在网店评价栏看用户评价,因此,倘若没有互动、评价,不发展新粉丝,传统行业就难有新用户,报业也是如此。同时,分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业在融合创新、转型发展时,不能忽视分享经济带来的变化。

  社会驶入体验经济时代,更多强调用户体验。媒体报道姿态如何更加“平易近人”,而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过于“严肃”,要更多从读者用户感受、从普通人视角切入,进行个性化表达,图表、视频等具象化展现,更好地使“硬主题”得到“软呈现”。

  媒体多样化、信息海量化,而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念在提升,媒体用户注意力变得更短,因而不会用太多时间去进行挑选工作。在媒体供给侧改革中如何“降成本”?就是把用户当下最需要、最有价值的信息更精准地推送给用户,降低用户检索、挑选和接受信息的成本。

  信息渠道已在加速变化中,更多的人更多地使用移动终端已变成现实,因而更多媒体举起了“移动优先”的旗子。谁能成为“主流媒体”?还要在新时代技术变革和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中见分晓。

  认真研究和细分用户需求,从“供给侧”入手寻找报业转型改革的发力点

  “供给侧”改革说的是倒逼企事业单位转型升级,推出更多适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精品,更好地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报业转型,巩固新闻舆论阵地,需要认真研究和细分用户需求,拿出勇气,奉献智慧,“供给侧”改革要供给什么?又如何供给?

  实现报业的生产方式变革,要完成在内容上从“做报道”到“做产品”“做服务”的转变,完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维传播”,告别资源浪费、无效发行等粗放式发展模式。传媒集团应该向更加细分的组团、模块等方式发展,做好新闻等内容产品的同时,用心做好用户服务,更加细分用户群体,满足其信息、服务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需求,根据其需求的差异,实现多终端、精准化推送和服务。

  移动端阅读方式的大众化,传媒业要顺应这种巨变,这意味着媒体不仅在内容生产上,而且要在表现形式上,首先考虑移动用户的体验。相对于传统报业的内容生产,报业转型需要思维的转型和重塑,在重视内容生产的同时,融合加入更多社交和互动的元素;利用技术升级与进步,尝试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在融媒体报道架构上实现移动化、社交化、多渠道、全覆盖,不断提升党媒传播力、影响力。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不仅内容生产要力避低层次的重复,报业集团采编、经营、技术、行政等也应该淘汰落后产能。比如:削足适履的编辑模式,中规中矩不越雷池的程式性会议报道,管理上的低效率、官本位,过于死板的干部制度,考核片面、不灵活、不人性化,选人用人的“圈子”文化,人才流动不畅的人力资源机制,僵化的传统思维模式……

  机制配套以及流程再造,也是当下报业转型、传媒融合发展应有的内容之一。要尝试媒体生产方式的创新——人事、采编、考核等机制的塑造,多工种、项目的细分和协作,以及进行多个不同平台之间的配合互动。以效率、效益为本,让更多有创意的年轻人走上前台,建立小微型生产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开发新媒体产品及服务,使创新转化为报业转型、媒体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