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书评书讯 > 正文

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有机融合

2016-08-10 15:53:24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上   作者:张龙

摘要:——评《媒介批评学》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斯蒂文·小约翰指出:“批评就是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它在传播领域内有着很长的历史。” 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是一个由媒介组织向受众源源不断提供各种信息,并同时由受众选择、使用、理解和影响信息的过程。任何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或起点都是媒介,自从新闻传播事业诞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以审视、期待的目光打量媒介及其传播活动,思考媒介对于人的意义,由是产生了媒介批评活动。

  所谓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及传播实践的评价活动。可以说,媒介批评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古代印刷报纸的国家,早在唐代中后期,中国就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进奏院状。晚唐时期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研究中国唐代新闻传播事业经常征引的重要文献,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也是一篇具有媒介批评性质的文本。20世纪60年代,媒介批评学在美国首先诞生,随后不断扩散影响,不久成为新闻传播学中一门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新兴学科。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有关的媒介批评理论传入大陆,学人开始尝试构建中国的媒介批评学理论体系,先后推出了一大批论文、论著。近20年来,国内先后出版了20余部以“媒介批评”冠名的论著,初步搭建了媒介批评学的理论框架。

  最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推出了南京理工大学胡正强教授的《媒介批评学》一书,是中国媒介批评学研究领域又一新收获,该书除序言、绪论、参考文献之外,正文共21章,约40万字,既有对媒介批评的形态、任务、功能、效果等基本观念的宏观阐释,又有对媒介批评历史轨迹的纵向勾勒,更有对各种媒介批评方法条分缕析的系统研究。与国内已经出版的媒介批评论著相比,该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做到了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有机融合,不仅理论概括更符合中国媒介批评的实际情况,而且对媒介批评方法的探讨与分析也更适合中国读者的现实需要,是一部知识与方法俱有、实用性与可读性兼备的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力作。

  媒介批评作为一门学科,首先产生于新闻事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在欧洲,特别是德、法两国,学术研究中一直保持着批判的传统,欧洲1923年成立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曾云集了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理论大师,成就了蜚声世界的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媒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着重考察那些在美国经验学派研究中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回避、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强调用整体的眼光把大众传播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考察大众传播制度与整个社会、政治统治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他们多采用思辨、定性、批判的方法,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持基本否定的态度,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促销文化”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成为了一种倾向。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导致了过度的满足着“各种虚假的需要”的物质制造,而且导致了文化的异化和物化现象。大众媒介作为文化生产工具,越发加速着文化的全面异化,大众媒介不过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而已。因此,他们主张以激烈的社会变革来改变现状。批判学派反对只注重微观效果的分析,认为经验学派的研究肤浅,分析的只是社会的表象而非传播的本质。

  平心而论,欧洲媒介批判学派的许多分析与见解,确有独到、深刻和过人之处。由于中国的媒介批评理论的形成晚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所以,欧美等西方国家媒介批评理论对中国媒介批评学的产生、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很多媒介批评的基本观念都是从西方相关学术资源中移植而来的“舶来品”,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在中国媒介批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更是厥功至伟,以致有些人一说起媒介批评则言必称法兰克福媒介批判理论,对其顶礼膜拜、五体投地,很少思考和检讨法兰克福学派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造成媒介批评话语主体性的丧失,使媒介批评理论与中国媒介批评实践方枘圆凿,削弱了媒介批评理论对媒介批评实践应用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

  媒介批评是一门目的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媒介批评的过程中,媒介批评活动能否达到批评者的预期目的,批评方法甚为重要,这是媒介批评理论研究是否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表现。由于批评主体的学养、习惯、目的和需要各不相同,所以,其使用的方法也就异彩纷呈。应该看到,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其适用性和解释力,也各有其不足和无能为力之处,因此,研究各种具体的媒介批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媒介批评方法的研究在《媒介批评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该书21章,有18章是分门别类地对某一种媒介批评方法所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与坊间一些媒介批评理论著作相比,这部《媒介批评学》对于媒介批评方法的研究显得全面、系统、翔实、丰富,不仅有一般批评理论者所熟知的结构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批评、政治经济学批评、文化工业批评、流行文化批评等,还有批评理论者较少关注的新闻框架分析、消费主义媒介批评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以6章的篇幅,分别探讨了媒介的管理学批评、法学批评、伦理学批评、美学批评、科学性批评、新闻学批评。这6个专题性媒介批评方法的设置,使《媒介批评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此前一些媒介批评论著不顾中国新闻传播实际、一味祖述外国媒介批评理论的缺陷,达到了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有机融合。

  比如,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对信息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原始社会零散、片段的新闻传播活动,发展为今天拥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化大众媒介的具有庞大产业规模、巨大社会影响的社会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已经是当代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的这种社会影响仍在继续扩大,几乎进入和影响到了人类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调查显示,新闻是受众接触媒体时最基本、最核心的需求。新闻学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原理组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新闻的本质属性、新闻价值、新闻功能等居于新闻理论的“关键词”地位,自然也就成为人们评价媒介的新闻产品及传播行为的基本理论根据和出发点,也就是说,从新闻学的理论视角对媒介的新闻产品及其具体的传播行为进行评价,构成了媒介的新闻学批评。由于新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新闻的关注和重视,使媒介的新闻学批评成为媒介批评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批评实践行为。但是,此前的媒介批评理论对这种大量的媒介批评实践几乎不置一词,仿佛并不存在一样。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戴上了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的有色眼镜所造成的理论“近视”。在《媒介的新闻学批评》一章中,作者从新闻媒介的真实性批评、客观性批评、新闻价值批评、媒介的功能批评等几个方面来归纳和展现新闻学批评的具体内容,既符合中国媒介批评的现实情况,也能对媒介批评的实践发挥更积极、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媒介批评学》的作者能够在学术研究中不拘成见,打破学术迷信,敢于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创新性在《媒介批评学》一书的各个章节中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天道酬勤。胡正强教授早在2001年即涉入媒介批评研究领域,15年来,始终在这一领域孜孜矻矻,耕耘不辍,《媒介批评学》之所以具有这种创新性的品质,无疑是他长期在这一领域坚持辛勤耕耘的结果。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