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4日 星期五
首页>书评书讯 > 正文

新媒体对竹笛文化传播的作用

2016-10-21 16:10:09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0月中   作者:张伟

摘要:——评《竹笛艺术研究》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依靠科技发展,以数据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形态,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以及有线网络等渠道,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终端,向观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其他信息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不受空间影响等特点。新媒体传播方式有: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等。

  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九千年前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在汉代时期已经出现了和现今形制相仿的七孔笛,竹笛在汉代乐器中占有非常重的地位;隋朝后期开始出现十孔笛;唐朝时,竹笛开始传入日本;宋元时期,竹笛发展更加多样化和种类更加繁多。

  竹笛流传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了竹笛文化能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好地流传下去,很多艺术高校都开设竹笛专业,教授和传承竹笛文化。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方法将竹笛文化传承下去,张维良教授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编著了《竹笛艺术研究》一书,于2011年1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竹笛艺术研究》一书弥补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教材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为今后中华民族传统器乐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诸多思考。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时代不断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必须科学地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竹笛文化,《竹笛艺术研究》一书中提到,要利用科学方法来指导和深入研究竹笛艺术,让其更好地随社会科技发展而快速发展。我们在研究竹笛艺术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经验与体验的统一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脱离了其中任何一部分去研究竹笛艺术,都与其发展背道而驰,不利于竹笛艺术的科学发展。

  张维良教授在《竹笛艺术研究》一书中提到,想要竹笛艺术文化能够继续传播下去,必须深入研究竹笛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结合竹笛本身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来传播。比如通过网络媒体让受众了解竹笛起源、发展以及制作竹笛的材料、竹笛的特征等等;通过酷狗音乐、QQ音乐等数字媒体让受众欣赏到竹笛美妙悦耳的声音;通过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视频让受众直接观赏竹笛演奏者演奏竹笛的手法和演奏技巧,甚至演奏者在演奏竹笛时的美妙状态。通过这些新媒体传播方式,受众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竹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知竹笛文化、了解竹笛文化、发扬竹笛文化。

  新媒体除了能够更好地传播竹笛文化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有利于竹笛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竹笛教学课程方案、竹笛教学计划设计、查看竹笛教学参考书目。学生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信息查阅学习资料,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竹笛的文化知识、演奏技巧。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各流派竹笛演奏风格等等。新媒体技术时代,竹笛文化传播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没有及时变革,就会被淘汰。

  《竹笛艺术研究》书中内容详细清晰、分章节、有思路、分层次地对竹笛艺术进行研究,也通过案例、演奏技巧、流派对比、教学课程设计等方式进行讲解,该书以各个时代著名竹笛创作家和演奏家、代表演奏曲的经验、技巧以及时代特点来进行竹笛艺术分析。书中还强调如何科学地利用方法论和实际经验来引导和深入研究竹笛。通过对该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竹笛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新媒体传播的方式,也了解到如何才能科学地利用新媒体将竹笛艺术文化传播出去。

  《竹笛艺术研究》是张维良教授对中国音乐院校竹笛教学的一大贡献,也为竹笛文化利用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多种科学方法,弥补了竹笛教学的空白,是中国传统音乐学术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是竹笛适应科技时代的一个转折点。《竹笛艺术研究》一书是笛乐领域里一部内容承前启后的竹笛书籍,是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构建进程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将为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0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