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面对面 > 正文

专家评说“社区对话”

2009-10-20 12:49:33

来源:   作者:

摘要:

  9月17日,生活日报“社区对话”百期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对“社区对话”这一品牌新闻专栏给予高度评价,并就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吃透基层,影响高端
  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何荣德
  “社区对话”专栏办到了“三贴近”的主阵地上,办事处、居委会、居民小区、医院、家庭这些地方是新闻工作“最敏感的神经”,在这些地方发生的新闻,事虽小但是反映大主题。
  “社区对话”虽然报道的是基层社区,但是反映的是各项政策和省委的中心工作。通过反映问题来影响决策者,服务各级领导,可以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报道社区也可以高唱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我觉得“社区对话”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吃透基层、影响高端”,越贴近基层越容易掌握真理。
  对这个栏目我提三点建议:第一,要强化读者的反馈和追踪报道,很多问题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通过反馈就可以扩大影响。第二,在对话中强化学者、专家的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专家学者的分析可以提升报道境界,增强宏观意识。第三,希望“社区对话”不要松劲,不要因“凑合”报道而变质,不断积累经验,找出差距和突破口。

  贴近才有出路,坚持才有品牌,
  创新才有竞争力,服务才有影响力
  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郝克远
  生活日报社区对话栏目办到了100期,并且广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贴近才有出路。生活日报在济南地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行量,就是因为有“社区对话”这样一批贴近济南市民的栏目;生活日报的许多年轻记者进步比较快,就是因为有“社区对话”这样一些贴近基层生活的工作平台。坚持践行“三贴近”原则,才有报纸的出路,才有记者的出路。
  二是坚持才有品牌。“社区对话”栏目已经成为大众报业集团的名专栏,成为山东省的名专栏,这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栏目也曾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却没有因为困难而中断,这不容易。创意难,坚持不懈地执行创意更难。有了坚持,才有了今天的100期;而要实现下一个目标——200期,就更加需要坚持。下一步,要注意打造“双品牌”,即在继续打造栏目品牌的同时,要将记者团队也打造成品牌。
  三是创新才有竞争力。对生活日报而言,“社区对话”栏目就是一个创新;有了这样一个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生活日报在济南报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个栏目与“帮办”、“闲物送人”等贴近性、服务性较强的栏目相呼应,强化了生活日报的特色定位,使这张报纸具有了独特的存在价值,也成为这张报纸版数虽然不多而读者人数并不少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时期,各媒体都开始重视社区报道,都推出了一些社区栏目,竞争之火已经烧到了社区,这种情况下,“社区对话”栏目就需要进一步创新。
  四是服务才有影响力。“社区对话”栏目受到基层党委政府和普通百姓的一致欢迎,是因为这个栏目对党委政府和普通百姓有共同的服务性。它不是揭露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它不是添乱,而是帮忙;它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沉到底层;它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家长里短……服务性,其实就是有用性,你有用,读者自然会欢迎你。“社区对话”栏目先后走进70多个社区,为居民办了1000多件实事,影响力强,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区对话”体现媒体社会责任感
  山东省文明办副主任  葛长伟
  生活日报“社区对话”栏目实现了三个创新:
  其一,是在新闻媒体推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是一个创新。“与老百姓做贴心人”是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活日报从自身定位出发,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走出一条新路,让百姓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同时把人民的需求和矛盾反馈给党和政府,帮助有关部门做出决策、化解矛盾。这是媒体社会政治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其二,这个栏目也是媒体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性探索,“社区对话”帮助居民和政府取得联系,同时居民自己的事情也学着自己办、自己议,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教育、得到锻炼,对居民思想道德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三,“社区对话”也是媒体自身业务上的创新,这种“嵌入式”报道使记者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新风尚的引领者。
  建议“社区对话”保持这种好势头,突出贴近性和针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议多关注一下文化生活这个主题,使对话内容更加丰富。  

  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鼓与呼
  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凌安中
  “社区对话”栏目用两年半的时间做了100期,为市民办了1000件实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生活日报打出的社区品牌非常好,这个品牌可以用“四个好”来形容,那就是市民的好公仆、好帮手、好桥梁、好朋友。
  “社区对话”体现出了四个特性:为老百姓办事,坚持了报纸以人为本的特性;正确处理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少数群众和多数群众的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创造性;这个栏目还把不同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增强了互动性。

  走进社区,贴近民生
  济南市天桥区委书记  张辉
  像“社区对话”这样走进社区、贴近民生、推动基层工作的栏目,我们欢迎,天桥区100多个社区,有很多项工作可以关注。
  作为生活日报的品牌栏目,“社区对话”以其新颖灵活的形式、深入扎实的采访、生动可读的内容,搭起了官民和谐沟通的桥梁,已成为广大读者非常喜爱的栏目。
  “社区对话”栏目自创办以来,对天桥区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先后对天桥区解决油烟扰民问题、东西丹凤街整治等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效果。

  对话名副其实,有效化解矛盾
  山东省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崔树义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传统的单位体制解体后,社区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社区对话”聚焦社区,聚焦百姓的吃喝拉撒睡,不仅受到各方面好评,而且使生活日报名副其实。
  市民的意见和不满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容易演变成大的矛盾和冲突。“社区对话”下联百姓、上联政府,不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还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起到了一种“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要想成为好的社区,社区成员必须有认同感、归属感,对社区有较高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希望生活日报在促进社区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多做些工作。  

  这种沟通方式使居民畅所欲言
  山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建设研究室主任  张进
  社区的事情关系到千家万户,公开、平等的对话方式总是有利于保持信息畅通,非常好。“社区对话”倡导一种公开、平等的交流方式,在这种交流中,居民畅所欲言,通过这个平台,居民把平时对政府不敢讲的事都讲出来了。
  建议“社区对话”多多关注城市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  

  对话彰显报纸特色,百姓也有了话语权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张洪英
  现在各个媒体都在做社区,生活日报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我感觉“社区对话”办得很有特色。通过这种形式,百姓有了话语权。有话语权还需要有“场域”,“社区对话”就提供了这样的“场域”。
  “社区对话”的每一期不能只影响政府,还应该影响百姓。即让老百姓在看过当期“社区对话”后,能够知道下一步自己应该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
  建议这个栏目扩大对话主题的范围。青少年问题、老人问题、文化问题都可以作为对话内容。可以考虑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把社区对话办成“社区论坛”之类的形式,把对话的“问题”取向转化成“发展”取向。

  “社区对话”搭起各方表达意见的平台
  《青年记者》执行主编  王立纲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社会在当前的转型期出现了一些矛盾,找不到解决的出口,“社区对话”搭建起了一个平台,让各方的意见得到表达,这是媒体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生活日报对自己的一种精确定位。
  从媒体竞争的角度看,“社区对话”栏目增加了媒体与民众的亲近感,让百姓感觉这张报纸是在为自己说话,也为媒体竞争赢得了优势。
  而从记者编辑成长角度看,参与“社区对话”,深入基层体验民生疾苦,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能够让记者编辑早日成才。○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10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