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面对面 > 正文

向社区挺进

2009-10-20 12:50:30

来源:   作者:

摘要:——写在生活日报“社区对话”100期之际

  ● 王金龙  李艳
  创刊于1997年1月1日的生活日报是山东省第一张都市生活类晨报。经过近13年的精心打造,作为大众报业集团的子报,生活日报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主流媒体之一。它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离城市百姓很近很近,具有浓浓的“社区”、邻里味道。
  从2007年起,生活日报就开始向社区挺进,抢占社区新闻与服务竞争的制高点,在省内报纸中率先成立了社区新闻部,组建了山东省首个以年轻记者担纲的社区记者团队,创办了连通社区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新闻专栏——“社区对话”。
  到2009年9月17日,这一专栏已举办100期,先后走进省城济南的70多个社区,参与对话的市民、官员、专家等嘉宾2248人,参与记者390人次,为市民办实事1000多件,累计惠及市民数万人。
  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曾对“社区对话”第七期专门作出批示:“生活日报今天的‘社区对话’报道,形式灵活新颖,采访深入扎实,内容生动可读,把群众工作的新闻做得很鲜活,很好地起到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应当继续提倡和发扬。”
  这一大型社区主题互动性专栏先后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大品牌专栏和山东省新闻名专栏。(目前生活日报已经拥有并在同时运作3个山东新闻名专栏——今晨第一眼、帮办·闲物送人、社区对话)。这些专栏都鲜明地体现了生活日报的定位,深受广大济南读者的喜爱。

  “社区对话”:源自省内首个社区记者团队
  当下媒体竞争激烈,而作为最具活力的本土社区新闻更是报业竞争的“烈中之烈”。2007年,在大众报业集团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以“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为办报宗旨的生活日报进一步明晰自身在集团各媒体中的定位,开始将新闻与服务的触角向社区延伸。
  2007年3月9日,生活日报第一个社区联络站在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街道建立,时任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编辑、现任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的郝克远与天桥区委书记张辉共同为社区联络站揭牌。同日,生活日报第一张社区记者(刚来报社不到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朱頔)的大名片也挂在了天桥区官扎营的胡同口。从这一天开始,生活日报5名记者组成的山东省内首个社区记者团队走进省城各个社区,原汁原味地记录社区百姓的生活。
  生活日报依托社区记者团队开辟了专门的社区版,同时招募了大量“社区新闻观察员”,并随后启动了大型社区主题互动行动——“社区对话”。编辑部开通了两部热线电话向读者征集主题线索。
  当时,生活日报的社区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部分开放式管理的小区出现了很多问题。历下区东关街道办事处东仓小区等很多社区的居民私建了大量影响市容的“铁皮屋”,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措施准备强力取缔“铁皮屋”,但由于社区设施不配套等历史原因,大部分居民强烈反对取缔“铁皮屋”。在东仓小区等一些社区,主管部门和居民产生了矛盾,甚至一度有激化的危险。为了发挥媒体的桥梁作用和政府与市民之外的第三方协调作用,生活日报决定启动“社区对话”专栏。
  2007年3月13日,经过积极筹备,生活日报第一期“社区对话”走进了东仓小区,社区记者胡永庆成了主持人,邀请建委、城管执法局、街道办事处和环卫局等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居民面对面沟通,心平气和地共同商量拆除小区“铁皮屋”的问题。对话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畅所欲言,主管部门有问必答并现场办公,经过两个小时的沟通,双方逐渐取得了共识,居民提出的问题现场全部得到了解决。对话次日,小区居民开始主动拆除“铁皮屋”,一天就拆除了250间。5月,主管部门履行承诺,统一在小区内新建了102间储藏室,解决了居民的储物难。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得到了和谐化解,“社区对话”首战告捷,政府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拍手叫好。
  时隔一周,新上任的济南市市长张建国在上班第一天就来到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办事处五里沟棚户区进行调研,生活日报社区记者赵国陆敏锐地感觉到新一届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决心,于是,第二期“社区对话”就选择在了五里沟棚户区。社区记者赵国陆邀请了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与盼望拆迁的百姓一起畅谈五里沟棚户区的改造问题,得到了济南市市长张建国的批示表扬。
  2007年5月22日,同样是因为棚户区改造这一焦点问题,在历山路社区,来自历下区几个棚户区的200多位居民参加第七站社区对话,创下了“社区对话”参与人数的新高。历下区建委副主任王忠琦手拿小喇叭,与拆迁户就拆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次日,生活日报用三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第七站“社区对话”。这组报道,得到了山东省委副书记姜大明的肯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社区对话”每到一个小区,记者就多认识一些“亲人”。现在,生活日报社区记者的“亲人”已经遍布了大半个济南。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两年多来,生活日报不断强化“社区对话”制作团队的力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坚持不懈,持续精心打造这一品牌专栏,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搭起了一个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社区对话”:突破固有社区界限,引领城市风尚
  从2007年3月13日至今,“社区对话”已先后走进了70多个社区,举办100场,既紧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物业管理纠纷、社会服务等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也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大胆褒扬先进,引领城市风尚。
  2007年7月18日,济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灾难。在那场特大暴雨降临的危难时刻,有许许多多普通百姓自发行动起来,互助互救,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生活日报迅速行动,率先对这些“平民英雄”的壮举进行了持续关注,社会反响强烈。报纸以 “社区对话”为平台,邀请了13位表现突出的平民英雄,组织了第18站“社区对话”特别行动——“7·18”平民英雄大聚会,最早推出了济南市的平民英雄。随后,经生活日报推荐,这批平民英雄全部被评为济南市文明市民标兵。
  这期特殊的对话是一次尝试,侧重围绕城市文明风尚、凡人善举,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尚,提升城市文明形象。通过对话,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增强了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2008年10月下旬,天气转冷,省城济南新的采暖价格公布,社区记者李丽想起湖光山色小区的居民陈大姐曾说过,小区供暖今年“汽改水”。很快就要供暖了,居民们这个冬天能按时供暖吗?想到这里,她摸起电话给陈大姐打了过去。没想到,小区居民正到处找李丽,这个小区供暖管道改造了一半,不知怎么忽然停工了。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李丽跑去找开发商找热电厂,给居民发通知,协调时间和各种关系,10月26日上午就在小区篮球场上召开了以冬季供暖为主题的第77期“社区对话”。小区来了上百名居民,很多居民站着参加了这场对话。社区对话结束时,热电厂负责人和开发商当即承诺,今冬一定给小区居民供上热,而且不用居民拿一分钱。10月27日,《小区“汽改水”,施工一半停了工;今冬咋供暖,多方商谈解了忧》报道见报后,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一场对话,解决了200多户居民的燃眉之急,而且给居民省下了几百万元改造费。小区供暖的第一天,十几个居民一起来到报社,凑钱为记者李丽定制了一面锦旗,上书八个大字——“构建和谐,为民而呼”。
  “社区对话”还走进小学和高校,就校园生活的新烦恼、大学生婚恋以及奥运歌曲大家唱等精神层面的问题,邀请各方人士对话沟通,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以来,“社区对话”还突破单纯依托社区居委会开展活动的模式,尝试向高档写字楼等上班一族聚集的区域开拓,并联合小区的网上论坛,开展网上社区对话。
  两年多来,尽管在组织“社区对话”活动时,遇到了各种困难,尽管负责组织对话的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生活日报力推“社区对话”前进的脚步从没停止过。这一专栏之所以能坚持出版100期,并且继续向前推进,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它深深植根于社区居民和普通老百姓之中。它过去的强大动力来源于此,今后持续推进的力量也来源于此。它体现的是生活日报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的办报宗旨,落实的是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党总支“能力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贯彻的是大众报业集团加强编辑记者作风建设的要求,践行的是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精神。

  “社区对话”:带动年轻记者成长
  “社区对话”搭起官民和谐沟通之桥,使生活日报由单纯的信息传播功能向社会服务功能拓展。它打破了报纸传统的藩篱,让采编人员走出编辑部,推开围墙办报,在体现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成就了报纸的品牌。
  在栏目的推进过程中,生活日报编辑部逐渐认识到,“社区对话”带动了新闻内涵的扩展,促进了新闻采写方式的突破。记者不是简单一对一的采访,而是一对多,也不光是提问题,还是活动的主持人。
  “社区对话”坚持以民生的视角,做深入、厚道、实在的公共新闻。通过报纸,在社区居民和各级政府部门间架起一座理解之桥、沟通之桥、信任之桥。做居民诉求的倾听者、做社区变化的推动者、做公众表达的传递者、做政府服务的帮办者。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
  社区对话的操作模式,相比传统新闻发生了变化。新闻理论界提出了“场域”即话语场的概念,包括百姓的话语场,政府的话语场,媒介自身的话语场。我们把这三者通过“社区对话”这个平台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社区对话模式的显著特点是议题的贴近性和对应性;对话主题的个体性和关联性;对话主体的公开性和平等性;对话结果的平衡性和满意度。在这当中,媒体由喉舌变为调解人,将话语权交给对话各方,实现了融合,同时有力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社区对话”这个平台也推动了年轻记者的快速成长。先后参与组织“社区对话”活动的生活日报社区记者有10人,全是近5年刚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是80后,最早的是2004年进入报社,最晚的是去年(2008年)才来到报社;最长的新闻从业经历才5年,最短的还不到1年: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28.1岁:记者胡永庆(30岁)、赵国陆(29岁)是2004年进入报社的,记者殷宝龙(29岁)2005年进入报社,记者朱頔(28岁)、丁捷(30岁)2006年进入报社,记者李丽(28岁)、王帅军(24岁)、韩宇明(25岁)、李杰(30岁)是2007年进入报社的,记者徐佳(28岁)2008年进入报社。今年8月,又有两位大学毕业生刚刚加入这个记者团队,记者赵文竹26岁,记者吉祥22岁,这12人的平均年龄是27.4岁。
  通过参与组织主持一期期的“社区对话”,通过这个与市民沟通和联系的载体,通过在社区里的摸爬滚打,这些社区记者在新闻采写和综合能力上练就了扎扎实实的硬功夫,采访作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主动地践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心灵得到净化,作风更加扎实。
  社区记者团队在报社编辑部中成为成长进步比较迅速的团队,有的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佳记者或最佳新人。记者李丽、王帅军去年和今年代表报社参加“大众报人能力建设暨岗位建功”主题演讲比赛,一个获得一等奖,一个获得二等奖。
  (王金龙,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常务副总编辑;李艳,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10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