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新闻路上的跋涉者王宏林

2006-04-05 13:33:17

来源:   作者:李德忠

摘要:

  去年7月,当王宏林参与采写的新闻作品《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笔者提出要给他写个专访,他笑着摇了摇头;去年11月,当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从北京开会回来后,笔者再次要求采访他,他又笑着摆了摆手。随后的时日里,我每当遇到他,都缠一会儿,结果每次他都是那句老话:“咱当编辑记者的写别人写惯了,写咱自己心里总感到不自在。再说,咱那点事儿值得写吗?”
  尽管几次采访不成,但通过“迂回战术”,与熟悉、了解王宏林的同志私下交流,笔者还是“挖”到了一些有关他在军事新闻这条道路上艰辛跋涉的点点滴滴。那么,就让我们走近王宏林,走进他执著军事新闻事业的心路历程吧。

  “我就是一条道走到底了”
  王宏林当兵之初是在摸爬滚打的练兵场上度过的。
  1982年底,王宏林入伍来到嵩山脚下一个炮兵团指挥连,成为了一名炮兵侦察兵。从此,计算盘、方向盘、炮对镜这些炮兵侦察用具,他玩得溜熟;前方交会、后方交会,这些专业技能,他练得精通;“训练标兵”、“训练尖子”,一项项荣誉接踵而来……“这小子是个当指挥班长的材料。”连队干部正准备把王宏林送团教导队培养时,团司令部领导发现他字写得不错,就把他挑到了团打字室。尽管打字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差使,但细心的王宏林很快发现,那些出自参谋、干事和助理员之手,经他一字一字敲打出来的文稿,竟然在报纸上被印成了铅字,这让王宏林感到眼馋和心动,也激发了他动手写稿的激情。
1  986年,王宏林从郑州高炮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某高炮团当上了一名指挥排长。本想在训练场上有所作为的他,在当排长不长时间里,被团政治处“瞄”上了。那次被“瞄”上,是缘于他参加了一次师组织的基层政治干部集训。他参加这次集训本来不够“格”,因为当时指定参加集训的一位指导员突然有事,才让他“冒名顶替”参加的。20多天集训中,他和大家一起搞交流,谈体会,进行笔记展评,屡屡得到好评。带队的政治处领导此时动了心思:“这小子是块搞新闻的好料。”于是,王宏林从此加入到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写稿队伍中。
  然而,搞新闻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尽管王宏林有善于思考和观察的习惯,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刚当“新闻官”的大半年时间里,他所采写的大量稿件皆如泥牛入海,这使他背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时,许多老乡、同学、战友纷纷劝他改行,司令部的领导也趁机来作“动员”:“你是学军事指挥的,文字功底又好,到军事部门来,一定能吃香。”
  “我就是要一条道走到底了。”没有更多的解释,王宏林毅然跋涉在新闻路上。
  为什么自己写的稿子老放“马后炮”?为什么花费心血琢磨出来的东西没滋没味?为什么……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思考。几经艰辛,几经磨砺,王宏林终于进入了收获期:《为何一呼百不应?》、《上面随意一杆子捅到底,下面必然一杆子捅上天》、《某部采取得力措施规范训练秩序》、《战士陈德增三次救人不愿立功,为什么?》……一篇篇冒着新鲜热气,透着新闻灵光的作品开始登上了《前卫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位置。伴随着优质稿件的大量涌现,人们对新闻行业上突然冒出来的这位小伙子,开始刮目相看。
  没有停顿,没有驻脚,王宏林一路跋涉,奋力前行。几年的工夫,他从团里走向师里,从师里走向军里,又从军里走向军区,一步一步走得迅速,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实。上千篇稿件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出自他手的多篇典型报道,也融进了部队发展的进程中。
  面对成绩,王宏林没有洋洋得意。他始终告诫自己:真正搞好报道,必须挣脱名利的束缚。1993年,在调入《前卫报》担任军事编辑之前,因工作关系打了几次交道的地方一位领导看中了王宏林的才华和为人,数次动员他脱下军装到美丽的海滨城市来。别人闻听此讯,纷纷劝说: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啊,别犯傻了,赶快答应吧!“我就是一条道走到底了。”还是那句话,还是那样的执著。

  “多读点书也是为文之道”
  君子博学以成其道。王宏林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也必须把学习当成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生的一种需要,才能垫牢提高素质能力的“基座”,才能不辱使命,更好地为党的事业鼓与呼。
  作品《参演万余人 不见几个兵》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曾有两种这样的议论:一种是“运气好,碰上了”;一种是“素材好,可遇不可求”。对此,王宏林没有过多地辩解。熟悉他的人知道,这正是王宏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结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宏林看书、读书有瘾。每个月不到新华书店去一趟,不在书店里待上半天,不买回几本新书、好书,他心里就好像少了点什么。到王宏林家里看一看,尽收眼底的全是书:沙发上、茶几上、床头柜、写字台上都堆满了书籍,甚至连卫生间里的暖气片上,也放着几本“蹲位”时看的读物。
  王宏林读书涉猎面很广:政治理论、科学文化、业务技能、组织指挥、军事知识、文史理哲、三国红楼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他感到对搞好军事新闻宣传有用的,统统实行“拿来主义”。读书过程中,王宏林非常认真,除在书本上做批注外,还作了大量摘录,分门别类存放在“业务探讨”、“零金碎玉”、“军事前沿”等电脑文档里。
  “搞好军事宣传,政策不懂不行,科技知识不懂不行,军事知识不懂更不行;不学习不行,不会学习不行,不刻苦学习更不行。”为此,他把当好“学者型记者”、“研究型编辑”当作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搞好军事工作宣传,他潜心研读了《战争论》、《制空权》、《论新军事变革》等大量中外军事理论书籍,对军委总部、军区党委关于搞好军事工作的指示,反复领会。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王宏林善于汲取知识的营养,采编出的大量军事新闻作品,组织的军事新闻策划,都和着时代的强音。
  读书让王宏林思想有了厚度,思考使他采写的稿件有了深度。在采写《参演万余人 不见几个兵》作品的那些天里,王宏林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我军从“小米加步枪”、“骡马拉火炮”到“汽车加坦克”,如今又步入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对“铁拳-2004”这样展示军威的大型涉外军事演习,应该如何报道呢?王宏林望着厚厚的采访本,开启了他的“思维快车”:一场规模宏大的演习,战场上四处是飞机、战车、火炮,而不见几个人,如此“场景”,不正是我军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吗?于是,他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提炼,才有了经典作品的出现。

  “酒桌上喝不出好新闻”
  不管是担任团、师、集团军、军区宣传干事,还是在报社担任编辑工作,新闻采访中,王宏林从不偷懒。不管是重大演习、重要活动的采访,还是一件小事、一个战士事迹的挖掘,他努力做到身入、心入。“酒桌上喝不出好新闻。仅凭道听途说写新闻,凭着材料改新闻,那是十分危险的。”王宏林秉持着他的为文之道。
  笔者11年前刚当报道员时,曾在资料剪贴本上收集了王宏林采写的《荣誉心》、《英雄气》等一组发表在军报、反映某重点建设部队六连四班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说到这组报道为啥细节描述得那样有震撼力时,王宏林呵呵一笑:“不和战士吃在一块,住在一块,不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战士是不会买你账的。”
  笔者还搜集到了一个王宏林晕倒在训练场的故事。那是1994年7月份,报社开辟了《记者下连蹲点手记》专栏,王宏林第一个被派往千里之外的一个偏远连队与战士实行“五同”。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不光与战士同训练,而且坚持同考核。一次训练考核中,他与有线兵一样背着线拐子爬杆埋线。骄阳似火,考核刚一结束,他身体虚脱,倒在了训练场上。由于抢救及时,没有出现大的意外,但从此落下了一个心肌缺血的毛病。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肆虐的日子里,王宏林参与组织策划的“当前部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讨论”在报纸上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谈“非”色变,大都不愿跨出家门一步。面对已拟定好的10个专题讨论题目,他横下了一条心:不了解官兵的真实想法怎么做好引导?下部队去,到官兵中间去!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同编辑室的同志一道攀高山,下海岛,进靶场,坚持与官兵“零距离”接触,真切地采集到了各种素材,使大讨论搞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这组系列稿件,获得了当年年度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二等奖。
  仔细翻阅一下王宏林采写的军事新闻作品,会发现大都不是以第三人称的语气来叙述、介绍新闻事件,而是把自己摆进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现新闻,文中随处可见“我”的影子。许多新闻行家看了他采写的新闻作品后,称赞道:“若在宾馆里看材料、会议室里听汇报、酒桌上谈线索,是写不出这样鲜活的稿子来的。”
  2003年9月,济南军区在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组织加强摩步师岛上山地进攻演习。受领任务后,王宏林没有“随队”行动,而是搞起了“单溜”,一头扎进了演习官兵的帐篷里。不论是白天预演还是晚上课目演练,不论是攻占山头还是战壕潜伏,不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也不论有多么危险,他始终冲在演习场的最前沿,同参演官兵一起摸爬滚打,捕捉最新最快的新闻信息。一切演练结束,一篇精品诞生。他参与采写的《抱着炸药包炸碉堡的历史宣告结束》,又被评为当年年度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采编稿子要学学铁匠打铁”
  王宏林刚当编辑时,一位老报人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作为编辑,采编稿子要学学铁匠打铁,多打一锤就多增一分成色。”多年来,他始终牢记这一条。
担任《前卫报》军事编辑室主任之后,王宏林写稿的机会少了。表面上看,好像不必再经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之苦,实际上王宏林更多的是自找苦吃了。
  “动起来,方精彩!” 为创新军事新闻报道形式,王宏林给自己制定了这样一个采编标准:标题要引人入胜,导语要别具一格,结构要新颖灵巧,语言要生动凝练,资料要运用得体,信息含量要充足,通篇要充满动感。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成功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2004年年初,报社在制订新年宣传计划时,王宏林与军事编辑室的同志聚在一起开始起了“思维”大战:从每个训练阶段的宣传怎么搞,到全年要弄出几个亮点来,一点一点地梳理,不放过任何可能出好新闻的环节。
  2004年7月,为了完成好“铁拳━━2004”重大涉外演习的报道任务,王宏林提前深入演习现场,了解演习的各方面情况,按照拟订的采访计划,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展开了全方位的情况调查和了解。数日中,他与演习指挥部的人员频频接触,索要资料,了解动向;与各路军事专家轮流探讨,聆听高见,刨根问底;与参演部队的军、师、团、营各级指挥员相互交流,见缝插针,询这问那;与众多一线的参演官兵现场对话,挖掘故事,寻找素材。为了增强对演习的直观感受,王宏林还利用两个白天一个晚上的时间,实地查访了400多平方公里的演习场。正式演习的那天,他在观摩阵地上现场采访了13位外国军事观察员,记下了他们对整个演习的评估、评价、评说。
  好玉更知精雕贵。按说经过数天的采访,王宏林所占有的素材写一篇关于演习的消息稿早已足够,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军事记者的责任感促使王宏林又展开了新一轮的采访挖掘,与作战部门、军训部门、保障部门的同志谈想法、谈感受、谈认识,越谈兴趣越浓,越谈思路越清。渐渐地,铁甲奔流,战机呼啸,空地协同,电磁对抗,精确打击,侦察监视……万余人参加的大型演练,整个战场却见不到几个兵这一画面,在王宏林脑海中越加清晰起来。
  围绕着碰出的思想火花,从标题的拟制、结构的设置、内容的安排、行文的格调等要素入手,王宏林大胆突破思维定式,运用奇正相并、新老共融的思维,设法提升稿件的思想含量和新闻含量。那段时间里,每一次投入采访之后,每一次精心写作,对于他来说都像是一次炼狱。稿纸撕了一张又一张,香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在不足900字的消息里,他以叙为经,以议为纬,最大限度地集聚信息量,增强稿件的动感,有记者亲历,有现场描述,有记者感慨,有专家介绍,有背景穿插,把一个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巧妙地、轻松地融合为一体,通过对新闻标题三次加工锤炼,最后形成了标题:《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铁拳-2004”演习彻底摆脱我军传统作战模式》。 ○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