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多面手”总编辑冯并

2006-04-05 13:33:57

来源:   作者:李丽英

摘要:

  冯并,1945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经济日报》评论部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社会兼职有: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宏经济专家百人团成员、北京杂文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摸索中的冯并

  冯并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做过伐木工,也做过文化部门的新闻干事,进入新闻界是在宁夏日报做文艺部的编辑,1981年,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文艺部,而后才辗转进入经济日报。每一个学习或工作阶段对于冯并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冯并认为,“第一个对我的新闻生涯有重要影响的媒体,是远在西北塞外的《宁夏日报》”。①《宁夏日报》使冯并进入了新闻界,迈上一条办报之路。
  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冯并都没有放弃摸索和学习,谦虚的学习态度为冯并后来成为一个“多面手”打下了根基。在宁夏,冯并爱好文学,结交了许多文学成就突出的良师益友,经常进行一些文学创作;在北京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时,结交了一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从许多优秀的老师、同学身上开阔了视野,汲取了学问;在人民日报文艺部,于散文、诗歌之外,锻炼了写杂文的能力,以杂文新秀著称,也为冯并后来做评论埋下了伏笔;从《人民日报》到国务院人事劳动部工作,三年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生涯,使冯并对经济学和经济报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冯并由文艺步入经济和经济报道的源头;《经济日报》更是冯并的一个大课堂,在这里冯并真正接触了新闻,安岗引导冯并走入新闻的世界,范敬宜给冯并开辟了评论的广阔天地,后来商德和艾丰的办报经验也给冯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促进了冯并对深度报道的认识。
  冯并在摸索中坚定了在新闻道路上的决心,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多种素养,既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创作了《不落的琴声》、《塞上明珠》、《新叶集》;又在经济领域有所成就,创作了《日本——融东西方为一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经济学著作;在新闻理论方面,冯并的《中国文艺副刊史》被方汉奇赞誉为“填补新闻与文学史空白之作”。②
  冯并有着多年的新闻经验和丰富的学科经历,从《冯并杂文选》、《冯并评论集》、《冯并通讯集》、《经济随笔》到2004年新出版的《改版》,一本本著作记录着冯并的新闻历程,从文艺部编辑到《经济日报》记者、评论部主任、副总编辑再到今天的《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新闻足迹,记录下自己对新闻工作的实践贡献和理论思考,也记录下《经济日报》的一段历史,更表现出冯并对新闻工作孜孜不倦的进取追求。冯并的办报思想来源于新闻前辈的先进经验,来源于自己丰富的学科基础,更来源于自己的新闻实践,在采访、策划、编辑、经营方面,冯并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经济日报》是一份较早进入报刊零售市场的党报,冯并以“三贴近”为主导思想,发起了一场改版运动,力图真正创办一份贴近群众的市场化党报。

  冯并的新闻采访观

  冯并既做过记者,又做过新闻发言人,并且身为区域经济专家、新闻理论学者、杂文家,多重的身份,多面的学科背景使得冯并的采访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而辨证,理性而又不乏激情。
  【对读者负责 对事实负责】
  冯并曾有三年时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的生涯使得冯并对新闻采访和评论更加谨慎,特别是面对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的时候,冯并认为记者应该对新闻来源负责。
  在经济类报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冯并以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确立报纸的权威性。在面对一些敏感问题时,很多财经类报纸和都市类报纸都会争相报道,面临这种情况时,冯并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是“新”必闻,而要谨慎判断信息的可靠性,言出有据,真正对读者负责。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经济观点和失实新闻,应当敢于澄清,《经济日报》经常会出现澄清报道,冯并不怕得罪同行,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新闻准绳,就是事实。
  【记者要善于发现 善于联想】
  冯并认为“采访就是用过去的信息积累和现在的新闻发现进行碰撞。”③冯并的采访观包括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记者需要注重信息积累,二是记者要善于发现,善于联想,由此及彼。
  信息积累是平时的工作,记者的工夫要下在平时,一方面注重积累自身的采访经验,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研究其他的经验信息,冯并就是一个平时注重积累的有心人,从他的十年一剑写作《中国文艺副刊史》即可看出冯并十分注重信息的积累。他要求记者采访要“行万里路”,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多采集,不是采到一点新闻就要写,往往是百家的花粉形成一滴新闻之蜜,采集的工夫要靠走,靠空间的跨越和时间的积累④。冯并主张记者到实践中去深入采访,实践、基层出新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新闻记者的最高境界。
  记者善于发现和思考属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冯并认为,新闻记者的天职就在于发现,发现新鲜事物,发现新闻价值,记者是发现者,而不是创造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现象,记者需要从发现现象到提炼现象,再到揭露本质。冯并每到一地都会有所“发现”,就当地的经济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2004年7月,冯并到重庆采访三峡库区蓄水后的旅游发展问题,这是当时的一个热点问题,冯并在采访中发现“三峡”的旅游经济既存在机遇,也有许多困难,冯并以此思想指引记者写出了三峡旅游蛋糕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做不大的文章,另辟蹊径,在众多报道中跃然而出。
  【经济新闻记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冯并自身具有多重的学科背景,既了解区域经济,又具备文学素养,对于新闻理论也颇有建树。因为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冯并对很多重大的经济报道举重若轻,用平实而通俗的语言报道或评论重大的经济问题,《三论关广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和评论的范本。冯并认为采写经济新闻的记者一方面要对经济某一个特定领域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这样的记者从事特定领域报道的时候往往显得得心应手,而且能够发现新闻,发现问题⑤。
  另外,冯并对文学的爱好和在杂文方面的建树使得他文思敏捷,有一枝倚马可待之笔,《经济日报》的老总编范敬宜曾赞赏冯并“一篇评论往往只用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完稿”的高效率,⑥冯并的很多经济评论和思想评论都带有些杂文的味道,有感而发,长短不拘,如《大战略》系列、《大边贸》系列等系列评论(《冯并评论集》),既有感性的激情,也有理性的深度。
  【地方经济新闻的“写”与“不写”】
  冯并在2004年7月21日发给驻地记者的一封信中,系统论述了经济报道写作的几个问题:
  “三不写”:地方在省区内经济排位提前之类不写;没有全国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所谓经验性报道不写;讲大话讲套话面面俱到的报道不写。
  “六多写”:多写市场新闻;多写财经、产经新闻;多写基层新闻;多写形式创新的新闻;多写区域经济新闻;多写企业的市场活动新闻。
  “六个关注”:关注各项改革进程与突破;关注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就业问题;关注地区经济和相关社会政策调整;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关注产业和企业变化;关注部委人士在各地调研会中发布的信息。
  “三个减少”:减少应酬关系稿;减少廉价表扬稿;减少“应景新闻”。
  “三个取向”:新闻价值取向;时效取向;深度取向。⑦
  几个“写”与“不写”的主线是“三贴近”,不到300字精辟论述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脉搏,批判了假、大、空的新闻。

  冯并的编辑思想

  开放,不仅是指报纸报道范围视野的开放,而且是指整个报纸和报纸工作系统的开放。在报纸的版面编排方面,冯并积极吸取现代元素,在2004年《经济日报》改版时采用许多报纸的“八栏二分法”和“八栏三分法”,使得版面清晰,一目了然。冯并主张灵活多样的版面编排思想,他用人着装比喻编辑版面,越是大稿、重稿,越要注意新闻版面的点缀,这就像一袭西装,上袋口插一朵小花或抽出一角手帕,让局部和整体在大格局中同时跳出⑧。冯并主张编辑在编辑版面时应把版面当作房间来布置,将版面分区,编辑人员要有主创精神,突出主要的室内景观,同时也要表现多个相互映衬的视觉中心,但就整个报纸版面而言,风格要协调统一。
  《经济日报》以深度报道和评论著称,产生过许多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作品,冯并也是一个撰写深度报道和评论的好手。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冯并认识到消息的分量,他提出,新闻贵在短、平、快,深度报道和通讯虽然重要,但有时还要用明快的报道手法推出热点新闻。⑨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冯并最反对“关门办报”和“稿件自我保护”。冯并认为报纸要办得开放,需要集中各方面的信息,要扩大报道半径和报道视野,多采用新华社和兄弟报刊的消息,甚至可以办一个兄弟报刊的报摘栏目,精神劳动的领域最需要全方位竞争,冯并打破了《经济日报》内的垄断,将竞争范围扩大到周边的新闻界,在无形中给记者增加了压力,也形成了动力。

  冯并的报纸经营观

  曹鹏这样形容冯并:“在报纸事业中既懂新闻规律,又懂市场规律,能编报纸,又能搞管理与经营。”冯并是一个经营人才,不仅能够出色地经营报纸,而且擅长经营和培养人才。
  【注重人才培养】
  冯并认为办报既不是劳动密集型,也算不上资金密集型,完全是一种人才密集型产业。⑩冯并不仅是识人才的伯乐,而且善于培养人才。对人才冯并同样持开放的观念,他培养人才的方法就是“信马游缰”,给人才充分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潜力。
  冯并担任《经济日报》评论部主任时,便为诸多评论家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署名个人专栏的首倡者就是冯并,不仅催生了许多名专栏,而且使许多评论家脱颖而出,闫卡林、詹国枢这些名家都是在这个舞台中成为评论界的闪耀之星。冯并对新人的培养同样如此,对于进入《经济日报》的大学毕业生,冯并放手去锻炼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经济日报》的新记者一般一两年就可以独挡一面。被许多人忽视的通讯员也是冯并人才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通讯员是企业报道的一支生力军,又是报刊发行的宣传员,建立与他们的联系,可以丰富稿源、扩大发行(11)。冯并眼中的报纸人才是社会化、开放化的,报纸需要报人办报,需要优秀的记者提供及时的新闻,需要高水平的新闻评论家议论风声,但最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对报纸经营的思考】
  冯并对中国区域经济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报业的经营管理方面,他有着理性判断,能够运筹帷幄。冯并在经济管理部门与企业界交友广泛,他为《经济日报》开发了广告增长点——商务信息广告。
  《经济日报》成立报业集团后,冯并根据其他报业集团经营的经验教训做了许多集团经营上的思考,他认为,报纸特别是报业集团经营体制的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层次,就是以资本为纽带,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强化主报的龙头作用,推动机制转变,优化资源配置,子报不能成为集团数量的简单增加。
  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很重要。媒体集团机构要逐步形成决策层、管理层(包括采编和经营)、监督层相互制约的机制。集团的经营活动和新闻编辑出版一定要分开。经理部门作为经营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授权,决定集团经营活动;编辑机构负责新闻的编辑出版,保证导向与质量。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对集团的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12)

  冯并的新闻策划观

  冯并采写和策划的许多报道都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百姓的喜欢和肯定,从“三论关广梅现象”、到通讯《九八大凝聚》,再到冯并参与策划的“大机斗小机系列评论”,冯并策划的新闻报道触动了社会敏感的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策划是近几年在新闻界新流行的词语,对于策划,冯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策划不能失实。冯并认为策划有两种类型,一个是新闻发布者的策划,另一种是媒体的策划。策划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能被动接受信息。第二,也不能够超越信息本身派生出很多失实的东西。离开新闻的本源乱炒作、乱猜测,把新闻宣传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不是策划,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相违背。
  其次,策划需要眼光、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敢于触动敏感问题,策划应该是从众多纷繁复杂的事实中发现新闻价值,层层开掘,取得新闻效益的最大化,或是抓住一条线索,顺势而上,关广梅系列报道便是采用此方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形成舆论旋涡。
  冯并擅长也乐于举办研讨会,冯并成为《经济日报》的总编后,经常会召开一些研讨会,他认为,新闻媒体举办研讨会,既能扩大新闻来源,也能加强与各界沟通交流,提升记者的思维水平(13)。

  【注释】
  ①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155
  ② 第四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事迹介绍. 新闻知识. 2000. 10 p8
  ③⑤(12)汤永亮、汤一亮. 冯并:新闻寓于经济 理论融入文学.
  ④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225
  ⑥ 曹鹏.有这样一位复合型报人——记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冯并. 新闻与写作.2000.12.p9-11
  ⑦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46
  ⑧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91
  ⑨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111
  ⑩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205
  (11)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54
  (13) 冯并. 改版.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北京p305

  【参考文献】
   刘根生. 新闻评论范文评析. 新华出版社. 2001.1 北京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6年第6期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