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如何做“不专业”的专业体育报道

2013-03-26 16:27:4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曹竞

摘要:

  ● 曹  竞
  普利策新闻奖在2012年4月17日迎来其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年仅24岁、供职于《爱国者新闻》的女记者萨拉。而萨拉之所以获奖,则是因为一篇披露宾州大学橄榄球助理教练杰里性侵男童案的新闻报道。
  对于中国新闻人来说,这样的新闻在十多年前多半是社会新闻版或者法治新闻版的头条稿件,但在今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体育新闻报道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跳出竞技体育的小圈子,走向“大体育”,这样的新闻同样可以成为体育版的头条报道。
  
  一
  十多年前的体育新闻报道模式基本上是消息、评论加特写,尤其是消息经常详细到比直播还细腻,笔者就曾编辑过一篇前方记者在日本采访世乒赛撰写的消息,2000多字的一篇大消息,几乎细到连每一分都涉及到。至于评论则多围绕技战术来写,尤其足篮排三大球更是如此。巴西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曾感慨道,有多少个球迷就有多少个主教练。对于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来说,有多少篇评论出炉,就有多少种对技战术的评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电视直播的轮番轰炸以及新媒体传播手段的盛行,如果只是简单地对赛事本身进行直观的报道,不要说读者没兴趣,由于出版时间的制约,平面媒体工作者恐怕也不好意思再在自己的版上登出这些过时的所谓的专业体育报道了。
  那么,平面媒体体育新闻人如何从林林总总的专业体育新闻报道中突围呢?
  我以为,做“不专业”的专业体育新闻报道就是最好的出路。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不专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专业,而是希望平面媒体能够走出固有的报道框架,去尝试用思想性和独特视角,赋予体育新闻报道新的活力。特别是要让体育新闻报道接地气,在丰富内涵的同时,扩大报道的外延,不要用“专业”两个字把自己框在圈圈里。事实上,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只能算是体育新闻的一部分,类似萨拉所写的社会体育新闻、法制体育新闻以及经济体育新闻、学校体育新闻、文化体育新闻,都应该是体育新闻人涉足的领域。而当我们真正涉足这些领域之后,会发现在拓宽自己报道范围的同时,还能够真正承担起媒体的责任,那就是推动社会进步。
  
  二
  就拿一度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足坛反腐打假扫黑案件来说,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和法制体育新闻范畴的事件,无关竞技,也无需讨论技战术。这起案件本身是有轰动效应的,也就是俗称的足够吸引眼球。当时,不管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网站,纷纷派出大批人马,分赴丹东、铁岭、沈阳等多地采访。同样的新闻事实,同样的采访对象,如何在这些报道中做到与众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拿出“不专业”的专业精神,即跳出体育谈体育,走出足球说足球。而这无疑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策划、材料收集以及前期采访。
  以中国青年报的扫黑报道为例,在2011年12月得知三地即将开庭审理足坛贪官、黑哨、打假球员、教练的消息后,我们多次开会研究选题,最终确定从中国足球的重建、中国足球急需“法治”等角度入手,而记者也在奔赴庭审地之前先期进行了大量采访,甚至体育部专门邀请了包括体育法专家、学者及律师在内的近十位业内专家到报社来,召开了一个小型研讨会,就中国足球的法制建设进行交流、沟通,这些都使得我们在庭审当日的报道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做出了深度。其中,《铁岭 中国足球的生死拐点》侧重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中国体育借足球打开司法通道》则从司法建设的角度入手,直击中国体育一直有名无实的体育法建设。而在2012年4月南勇、谢亚龙等人被宣判的时候,我们相继做出如下报道:《庭审后的中国足球走到十字路口》、《一个中国足球昔日偶像的坍塌》、《正局级体育官员与中国足球的两败俱伤》,延续了之前扫黑报道的思想性,以一种统一的价值观来深刻地阐述我们的理念。这次报道没有过多地分析刑期是否合理、谢亚龙是否屈打成招、这个辩护律师怎么讲、那个辩护律师如何辩护,而是探讨新时代的中国职业体育面临的法制问题,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的事情,而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三
  在重大赛事之外,很多体育新闻人会觉得无报道可做,这也形成了体育新闻圈长期以来的怪圈——忙起来忙死,闲起来闲死。但我在2004年出任中国青年报体育新闻部主任后所做的围绕“大体育”概念的一系列尝试证明,体育新闻只要不跟着赛事转圈圈,是完全可以做到“淡季不淡”的。
  从2012年我们所做的一些报道,譬如《中国体坛的那些“挂牌官员”》、《一个女足队员的艰难维权路》、《体育中考 一场分数的争夺战》、《一名退役体操冠军夹在梦想与现实间》、《一个中小城市的奥林匹克大梦想》、《中国竞技体育“熊猫军团”层出不穷》、《人祸成开展高危体育运动隐形杀手》、《高校难去锦标主义陋习》等不难看出,体育新闻和其他领域的所有新闻一样,是完全可以做出社会性的。
  
  四
  中国青年报把“服务青年成长”作为自己的使命,所以,我们的体育报道一直以来对学校体育青睐有加,尤其在中国奥运军团已经雄踞前三名之列,青少年体质却连年下滑的今天,作为一名体育新闻人,愈发有种紧迫感和责任感。所以,对学校体育的报道一直是我们的侧重点之一。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们和教育部体卫艺司联合举办了《少年强则国强——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分别邀请了部分大学校长和中小学校长来报社座谈。而我们在报道上亦做了两期特刊,其中,《学校体育为何四面楚歌》、《一线工作者破解六道学校体育难题》、《何处是拐点》、《东亚舞台上的持久较量》、《从“应试体育”到“终身体育”》、《给学校体育建一条康庄大道》等一组系列报道,不仅读者反响很大,亦得到教育部的好评。
  从上述的案例中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闻传播工具的日新月异,平面媒体工作者必须本着“穷则变,变则通”的思路,不要再以所谓对具体运动项目的专业性自居,打开思路,开拓视野,把“不专业”的体育新闻做得专业大气,反倒更能脱颖而出。
  做“不专业”的专业体育新闻报道,与其说是一种思路的改变,不如说是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新闻人不变的“内容为王”理念的体现。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体育版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