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此时新闻应无恙

2013-06-24 17:14:2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刘兆亮

摘要:

  ● 刘兆亮

  很多人都在预言,纸媒真的快不行了。

  媒体人早就有危机感,就算它是真的,作为从业者,还是想从自身来做点事情。

  采与写的独特资源都还握在报媒手中,怎样才能够让挽歌休止,或者更慢一点呢?

  

  一

  这个话题似乎有点大,那么,我们先撇开沉重的“大”,回归到新闻的“小”切口中去。

  最短的文字,无论是140个字,还是2个词语,只要传递了真实资讯,隐喻也罢,直白更好;最长的篇章,像是一个短篇小说的数千字规模,只要逻辑不太难为人(所谓意识流等形态),故事充分,细节拿人。这些都能成为当下新闻的写法,付印至报上,用之对抗速朽时间,取悦移动互联。

  产品最终无论以何种端口分众发散,出发地点是纸媒,白纸黑字,等于延续了新闻的生命力。

  新闻无定式,悦读最宜人。

  报媒新闻,之所以有资格去借力传播,安全、有效,且形成话题,就是因为其展示的形态,适应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这个阅读习惯,并不单单指脱离纸质,转向移动互联的新介质,更希望拿内容来说事,让手握屏幕,与手捧报纸,有着同样的阅读兴趣点。

  

  二

  最近,《重庆时报》就是把这已发现许久的阅读新动向,更为极致化地设计,开立了新闻专栏“第九版”(每周3期,在第9版位置),设立主笔制,给予采访的时间宽容与思想自由度,以“看不见的新闻”为主张和专栏题,算是创新实验。

  三个月来,它的新闻出现一种不同品相,除保证纸媒自身的阅读率外,也在微博、微信等流行空间,形成来自传统媒体的新看点。

  以该专栏形成最热话题的《钢的门》一文为例,4000多字的整版体量,报道的是一则普通的医患投诉问题。

  这类题材,无论是单方指涉,还是医与患各圆其说,都是一个常见报料,以往采写,语言会跟着证据走,证据生硬,语言自然也不会柔软和生动。

  怎么样让常见题材出新,最根本的手段是让“采”出彩,新闻才有迸发创新能量的可能。

  在“采”实的基础上,语言可以轻盈欲飞。此文开端便写:“我觉得医患之间有分歧,大家常会习惯性地认为,患者有理,不吝同情,而无视医方苦衷。……我就是怕错怪医院,所以,想委屈一下自己一直较为稳健的肛门:去那家医院检查,用实录说话。”

  接着,就出现了与医生的贴身交流,对话的介质,就是自己的“肛门”。全程录音,也并未事先设下语言圈套,只用了一个病人或健康人最常见的淡定、疑虑、担忧以及质问来推进。

  一步一步,看得出的现实,想得到的回答,不可思议的结果。费用过高、无中生有、小病大治、医托入诊、病情恐吓、强留手术、自降价格,等等,这些失去底线的手段,都不是抽象的表达,而是用具象化、图景化的白描呈现,对话的音量与节奏,用最原生态的手法体现出来,让人在阅读中逐步释放阅读的意义与期待。

  因为这是“贴身肉搏”,语言的可靠性、现场感,有了新的视觉体验。

  问:“挂号这么贵?”护士说:“专家号呀!”我说:“没要求挂专家号啊!”她说:“我们医院里都是专家。”

  这是简洁的对话,人的形象与医院的面目,一听便知。

  而祈求不去查血,自己晕血,必须要吗?医生没说话,只点头。尽管也可以这么写,他是怎么样“点头”的,“点头”时的状态很重要,于是就写下了这么一段:

  快步走在走廊中的赵主任,白大褂的衣袂飘起,重重地点头。

  这样的点头,就有了医生特有的庄严与神圣感。

  这么一句,同样又为下一句的恐吓作为反讽的铺垫:

  他又说,“刚刚那个老太婆,看到没有,她的另外一个子女(为什么不直接说她,是不是预示患者,和我年龄差不多大),没有按照我的建议去做,现在,后悔了,直肠癌!”

  当然,加括号部分,尽管是个人主观的猜测,但在那种情景中,这也是真实的想法,属于新闻真实性情景的一个心理部分。

  采访从医院开始,但并不是到医院结束,也没有去找主管方,而是到了附近一家面馆吃午饭。

  面碗里一只飞虫,也进入了记者采访的视线:“我们这座城市,还有其他城市,还有很多类似医院,我的这一次经历,是普遍,还是像碗里的那只飞虫,具有一定偶然性呢?”

  这等于是给主管方,出了一道问答题,也给读者出了一道选择题。

  是非曲直,还未说尽。最后延展开来,以底线的名义,直接叫板:并不是只有我有资格做一次小白鼠,所有的门,即便坚挺如钢,也都可以打开,跨进去,看一看,那里面,是不是好,要不要管,无论是出于公职,还是良心,都有必要。

  

  三

  这是体验新闻,也是调查报道,似乎又像是铺垫了很久,事实充分,可以理直气壮地下判断的时事评论。

  有人一读便乐,有人读后愤怒,有人惊呼:这到底算不算是新闻?也有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微博上推荐阅读。

  关于这一点,我想用一个比方:一期报纸要是个动物园的话,放养兔子、小狗和猫咪这些家庭即可见的常规动物,肯定不行,就算是老虎、狮子与大象,也不再新鲜。也确实没有稀罕的动物放养了,那么,设一个野生动物园怎么样,让老虎出笼行走,把人放在“笼子”(一般是安全性能较好的车)里,与老虎亲密接触,看它舒展的眼神与步态,而不再是远远地看着困兽。这种感觉,肯定会让人心动。

  《重庆时报》“第九版”新闻,它所具有的新闻元素,如必须有现场采访,要与当下结合,新闻骨子里的几个硬性原则,还是要遵守,只是次序可变。这样的新闻出来就会具有一定的成长性。所谓“成长性”,就是有它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不断延展的意义与情怀。有一种时下流行的非虚构写作的作品力度,聚合深度阅读的人群。

  但是,采访的出发点可能很小,甚至很虚无,不是具体的事,更不具备传统新闻显著性的特点。

  比如,认真观察一个夜晚,会不会做成一个厚实的新闻呢?

  要做到厚实,要给出什么元素,写下什么,剔除什么,预设有谁在看。在采访素材拿到了之后,想到这些,调动好积极生动的语言,基本可以成章了。

  《某个夜晚》(5月8日),以重庆核心商业区的一个商场为坐标开始了叙述:重庆的夜晚,是从大都会广场打烊开始的。

  在文中写了老重庆人的性格,午夜醉酒的人,失眠的人,想在夜色笼罩下寻找欢乐的人,打橄榄球的外国人,徘徊在酒吧外,像哈姆雷特一样,需要给老板回话“YES”还是“NO”的年轻女孩子。

  他们构成某一个夜晚,这个夜晚里,你会看到城市的B面,有现实,有憧憬,有忧伤,这很日常,仅仅因为是在夜里,你会觉得有兴趣去静心一看。

  再看一条街呢,《西三街故事》(5月17日),就是细微表现一个农贸市场里的人,走到他们的生活中(在那里生活体验两天),他们一边是贫困农户样,一边是巨富大鳄的派头。甚至,连活跃在周围的搬运工,都能在市中心购房,当然,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要是范冰冰来这里走一走,他们会不高兴,因为会堵路,影响他们的生计。

  当然,除了生活的陪伴品的报道,还有一些涉及敏感题材的,比如拆迁,比如“文革”。当然,类似题材要拿起来,还要用“软着陆”的方式去写。

  《拆迁时期的爱情》(3月20日),一个市政工程以及重庆特殊历史原因留下的拆迁烂尾,三天时间,找到了一个突破点,有两个年轻人,因为拆迁而定下爱情盟约,又因拆迁烂尾,数年的爱情夭折。细部描写,微电影式的温情与悲情,希望与挣扎,都暗含其中。

  而《温故一九六三》(4月10日),是在清明节后推出的,表现个体在“文革”动荡十年里的命运涅槃。一个曾经的冠军苗子,因为错误的历史,最后沦为捡垃圾的人,成为一个以猜灯谜为乐趣,在灯谜上找到了成就感,用股票为自己物质生活翻身的人。他感叹:他们这一代人,人生像赌,也如谜语——用一个很小的切口,剖析了那个时代的罪与罚。

  这些新闻,尽管篇幅不短,但在移动互联网上有超出常规新闻的阅读率,它有效地区分了互联网上碎片式阅读信息的样式。

  由此看来,只是新闻的介质,稍稍发生了点转变,新阅读方式与需求下,新闻并没有太大的病症,只要够猛,或者出新,都会赢得读者,不是在这头,就会在那头。

  (作者为《重庆时报》上游专栏部主笔)

  来源:青年记者20136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