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关系传播下的报纸形态重塑

2013-06-24 17:15:01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李忠志

摘要:

  ● 李忠志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媒体,报纸自诞生以来,其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介质形态是“纸”,内容形态是“文字”,传播形态是“传者-受者”。广播电视媒介形态的出现,虽然对报纸的传播力构成了威胁,但因为此时的传播技术并没有打破媒介之间的边界,报纸形态变革没有外在压力,也缺乏技术支撑。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媒介之间的边界,报纸也正在迎来一场跳出“纸”的窠臼的形态革命。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形态变革,不仅仅是一次“物理反应”,更是一次“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报纸不仅利用传播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寻求新的介质载体,更要借鉴传播方式革命的最新理念,对报业传播形态和内容形态进行深刻调整。

  “关系传播”的视角,是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观察报纸形态变革的一个理论范式。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关系传播”。笔者从“关系传播”的范式出发,从介质形态、传播形态、内容形态三个层面,通过重塑人与媒介的关系形态,重塑人与人的关系形态,重塑人与信息的关系形态,来探讨党报如何实现传播力的提升。正如学者喻国明所说,“如果能够把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建立起一个关系的构造,获得一种关系的把握力、整合力,那么它就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自然也就能够实现传播力的提升。①

  

  理解媒介的关系视角

  如何理解媒介——这个大众化传播时代的核心命题,从一开始就引来了学者对媒介本质的不同解读。从关系的视角去理解媒介,是近年来传播学界的一个新的思考维度。

  传播学者陈卫星认为,美国传播学巴罗阿多学派从传播学本体论的角度把传播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二进位的、数值化的对信息符号进行编码,倾向于内容的表达;另一类是类似的,通过象征符号如姿态、情感和背景,进行外在表象的传播,倾向于关系的表达。②

  传播学者陈先红分析说,自从C·香农和W·韦弗的《传播的数学理论》问世以来,传统主流的传播学理论一直是沿着“数值化的线性表达”来研究传播行为的,像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等理论,都是建立在“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这种本体论认识基础之上的,他们回避或者忽略了对“关系信息”的研究。而事实上,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并且关系总是按照自身的意志来裁剪传播内容的,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关系高于内容,关系影响内容,关系决定内容。③

  传播学中的巴罗阿多学派将传播中的关系建构发展成为“关系传播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对传播学理论的本体论表述:第一,“人们不能不传播”;第二,任何一个简短的会谈,都包括两个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他们分别被称为“传播元”和“元传播”;第三,互动总是被加上了“标点符号”,被传播者转化为一种意义方式;第四,人们同时使用“数字代码”和“类推/ 类似代码”进行传播;第五,互动中信息必须匹配和融合。④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者罗杰斯说:“关系理论将会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接受,关系传播学派也将得到应有的重视。”⑤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在常人的观念里,媒介仅仅是形式,仅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它是空洞的、消极的、静态的。可在麦克卢汉的理解中,媒介是积极的、能动的、对信息有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学者喻国明由此判断说,任何新媒介的出现,并不仅仅为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和交流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着社会的既存关系与结构,改变着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感知世界的角度和比例。

  

  新媒体环境是一种基于关系的传播

  随着由数字化的传播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关系革命的进行,一个新型的熟人社会正在形成当中,新传播技术催生的熟人社会,与工业化时代的陌生人社会相比,无论是交往规则还是关联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如果说,大众传播对应的是工业化时代的陌生人社会,那么,关系传播对应的正是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新型熟人社会。这种新型的熟人社会,既不同于工业化时代由于协作化生产构成的熟人社会,也不同于农业时代基于宗族和地域形成的熟人社会,它是构建在新媒体基础上的或者说以新媒体为平台的一种熟人社会,比如微博、QQ群、虚拟社区等。

  新媒体传播的社会效应是一种基于关系资源的构建所导致的“社会资本”,在社会成员间进行重新分配的重大的“关系革命”。⑥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凸显出更多的关系传播特征,比如微博用户的相互链接(加关注)就是关系传播的典型反映。与新媒体对应的人不再是传统的“受众”,或被动的信息的接收者,而是能动地使用媒体的“用户”,从以往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积极的分享(转发)与自创内容的社会行动者。在更广阔的社会网络上,用户通过分享与内容自创行动,成为巨大的社会网络传播链条上的一个重要信息节点。而这个节点自身就是一个产生关系“接力”与扩散效果的信息系统,实际上也是去中心化的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中心点”,并与其他节点的社会关系网络链接、结合,从而构成更大的社会网络。⑦构建在新媒体之上的新型熟人社会正是这样形成并渐具规模,其核心即是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即,人们是以新媒体为中介进行关系的构建和维持,单纯的传播或接收信息不再是人们利用新媒体的唯一诉求。

  有研究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媒介即关系”。⑧随着以博客传播为基础的Web2.0时代的到来,新媒介传播已经从以技术为导向的、独白式的传统线性传播模式,转向以关系为导向的、对话式的全息传播模式。如果把前者理解为是适应工业化时代陌生人社会的大众传播模式,后者则可以理解为是顺应信息化时代熟人社会的关系传播模式。关系传播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归属,新媒介作为“关系的居间者”,分别对人们的社会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从全媒体语境下融合新闻本质的社会维度诠释关系与传播,有研究者提出“关系即信息”的论点,认为全媒体新闻体系在内部与外部呈现出三方面的关系结构:一是个人的信息结构,即一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络;二是传媒的生产结构及其关系模式;三是社会的信息流动结构与“对话系统”。⑨综上,无论是“新媒介即关系”的观点,还是“关系即信息”的观点,其要义无非都是强调由新媒体构建的新型熟人社会,关系是传播活动的核心属性。

  

  关系传播与报纸形态变革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关系传播时代,要提升党报传播力,必须充分重视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正在形成和渐具规模的新型熟人社会,以及适应与之相联系的关系传播模式。这就要求党报的形态变革必须围绕关系传播这一核心要素展开,既要深刻把握、适应用户属性及其关系机制的改变,又要通过传播的关系机制的建构,与用户的关系网络进行对接。党报如果能够适应新媒体语境下关系传播的特性,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物(媒介)之间、人和信息(内容)之间建立起一个关系的构造,获得一种关系的把握力、整合力,那么它就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自然也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其传播力。

  从关系传播的视角考察报纸的传播力,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反思以往的报纸改革思路,仅仅停留在改变报纸的介质形态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报业改革的瓶颈和问题的实质。变化了的媒体环境与社会属性,需要与之适应的媒体形态与传播模式。从新媒体语境下关系传播的理念出发,报纸媒体的形态变革不能只是单纯改变其介质形态那么简单,除此之外,还要改变其内容形态与传播形态。即便是改变介质形态,也不能再像原来一样,搞简单的网络版、手机报、有声报纸、电子阅读器终端之类,而是应当开发能够适应关系传播的介质和载体。

  注释:

  ①《移动互联 媒介开启关系革命》,《中国经营报》,2012年4月7日

  ②陈卫星,《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

  ③⑤⑧陈先红:《论媒介即关系》,《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④陈先红:《公共关系学学源的传播学分析》,第四届华夏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⑥喻国明:《“关系革命”背景下的媒体角色与功能》,《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3期

  ⑦⑨麦尚文:《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中国报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75页、第73页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河北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136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