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新时期教育报道应重“四化”

2013-08-05 10:38:49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堵力

摘要:

  ● 堵 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了4%,教育领域可关注的新闻逐渐增多,破解教育难点的突破口有待教育记者发现,所以教育新闻的编辑、记者需要关注的范围在扩大,从业的门槛在提高,知识结构也急需完善。

  从报道历史来看,教育新闻主要关注的选题,大多是校园围墙内的问题,比如扩招、择校费、高校产业化、大学校长更迭等;或者社会新闻发生、投射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如校园枪击案、幼儿教师虐童、校长性侵案;以及教育观念变革人物,如朱永新、杨东平、汤敏等等。

  笔者从事了14年的教育新闻报道与策划,发现教育新闻多半在唱“四季歌”,从开学、到假期生活,庆六一、然后是自主招生、高考、录取,然后又是假期生活,周而复始。其中,负面的调查性报道比正面的研究型报道更有阅读率,教育圈内的社会新闻比教育改革大事更有点击率。

  在“眼球经济”的驱动下,教育新闻编辑记者更愿意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高校腐败的揭露、高考作弊的跟踪、幼儿园枪击案的围观、西方教育比中国教育先进的赞美上。总是在这个熟悉的轨道上行走,无疑会产生惰性,将信源固定下来,眼光与判断力也悄悄地固化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时代不仅造成纸媒的式微,也造成了整个教育形态的“转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传统教师愿意不愿意,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从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到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新闻记者尤其是教育类新闻的记者,必须跟上这种潮流,看到即将带来变革的苗头。

  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教育新闻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概括起来,可称为“四化”:财经化、网络化、科技化、国际化。

  

  教育新闻的财经化

  2005年新东方上市以后到2012年,中国教育机构掀起在美国上市的热潮。教育中的一个巨大分支——培训业正在大踏步产业化和财经化。不仅如此,很多公办学校的培训业务,也很看重这一财富迅速增值的办法,也在热切地谋求上市。

  从目前来看,教育类的上市企业在媒体眼中是两张皮,即两种割裂的形象。一是财经类媒体眼中的教育培训业,那个被海外股民压迫得气喘吁吁的上市公司;一是教育类媒体眼中教育类的上市公司只有老师和学生。这一似乎泾渭分明的分工让人看到一种割裂的景象:财经记者对教育专业性的无知和漠不关心,教育记者对财经领域的外行与囫囵吞枣。

  由于财经领域的门槛较高,教育新闻记者本能地回避这些经济问题,而且因为不会看财报,不愿到财经网站去看教育机构的股市表现,教育新闻记者错失了很多线索和角度。

  教育界内部由于长期保守,很多情况不为公众所知,而财经新闻记者也缺乏对教育领域的积累与认识,导致他们对培训机构教育成果的无知。

  事实上,这些培训机构是以一种面目来对待学生的,它们在社会上得以立足、或能在美国股市上赢得支持的,也是因为这成千上万的学生。学生得到了什么,其实是这些培训机构受关注的焦点。

  以俞敏洪为例,他到底是教育家还是商人?在财经新闻记者那边,他是个有经历有故事的商人,他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股市走势图,他为这个走势图所左右。而在教育新闻记者眼里,他是个教育英雄,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多学生的老师,他那句“从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的名言,激励着学生。

  用俞敏洪的话说,他是要圈全世界的钱为中国学生服务。这是一句充满了教育理想主义的话。真是这样吗?当新东方股价滑坡、公司遭遇资本危机的时候,就变成了全世界人民向新东方要钱的局面。上市这把“双刃剑”严重左右着教育类的上市公司。教育理想的口号,也随着股市的起落而变得泾渭分明。新东方像很多跨国公司一样,请全球四大会计师公司之一的德勤重做了业绩,以便让走势图变得好看一点。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当新东方旗开得胜股价升高时,教育类媒体在喊俞敏洪的理想主义。而当股市低迷时,教育类媒体噤声了,只有财经类媒体在分析新东方的财务状况。

  有一点可以让教育新闻记者清醒:当股价走低的时候,一定是新东方这个上市公司内部问题最多的时候,有很多细节可以捕捉。比如,各种发布会砍掉,向外扩张脚步放缓,俞敏洪面对记者的侃侃而谈变得低调等。更重要的是,这家上市公司的高端产品被整顿和要求得很多。比如一对一辅导这类收费极高的项目,由于教师的利益被压缩,导致的无疑是教师的怨气。能否认真地辅导学生,甚至把学生导向校外,脱离新东方进入自己的家庭进行辅导,就值得去观察。还有就是与其他学校一对一抢学生抢教师的情况会更加惨烈。

  教育类上市公司的老板,一定既是教师又是商人。在关系公司生存的问题上,他可能更是一个商人。每年十万多学生从这里涌出,他们中间有多少人达到了预期,捧到了希望的石头?又有多少人对这种大规模运作的教育机器失望?其实很少有教育新闻记者对此进行关注。

  这一方面是因为新东方这家公司的公关得力,基本做得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不能不说是因为教育新闻记者的触角尚未触及上市给教育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不得不说,教育新闻记者对这些教育类公司的思考,被财经的门槛给屏蔽掉了。

  新东方如此,那么像正保、学而思这些在美国上市,新南洋、方直科技、齐心文具、时代出版、天舟文化等在A股上市的教育类公司,教育新闻记者就更少探索和思考了,而它们的起起落落却在对中国教育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教育新闻的网络化

  当有人批判“教育航母”之时,北大、清华、人大这些在历史上着力打造,已经拥有了无可辩驳优势的学校,正在不断地遭到羡慕与批判。汉网-长江日报的微博上,许斌发表的《请中国的大学开讲“公开课”》一文,提出质问:北京大学组织的“公开课”在哪里?清华大学组织的“公开课”在哪里?国内其他大学组织的“公开课”在哪里?上几所著名学校的网站查询,根本无踪影。许斌指出,在网易公开课中列有国内许多著名教授的课程,但此种工作,如果仅依靠几个商业机构的力量来维持,显然是不够的。让“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让其他大学是全国人民的大学,让全国人民都有求学的机会,千言万语都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有分量,那实际行动就是:开讲“公开课”,并上传于网络,供所有人免费观看。

  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80后和90后主导的在线消费群体的日趋壮大,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日趋安全完善,这些关键性的要素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铺垫。许多传统教育机构纷纷布局在线教育,粉笔网、传课网、第九课堂等创业公司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长。这些,都将促成教育模式产生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合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教育新闻记者的使命。

  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然而在美国的可汗学院、TED教育如火如荼,在很多国际顶尖大学纷纷效法的时候,中国却出现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之争不断上演的现象,教育与互联网的磨合不断爆发新事件,烧钱快、融资难让远程教育行业陷入困境,与西方线上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

  在线教育未来有多少潜力可挖?到底有多少细分领域可做?投资人最看好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什么调和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好办法、经典案例?这些视角和线索仍没有引起中国教育新闻记者的重视,甚至大家在有意地漠视这一领域。

  其实,远程教育在中国教育新闻记者一直关注的教育公平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因远程教育学习不受时间、地域、户籍等因素制约,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学生就能通过相关机构的网站,学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远程教育课程,并与全国及偏远地区的同学在线交流、共同进步。比如“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对京、津、辽、粤等8省市的1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辐射到当地及偏远地区的教师,快捷、便利、低成本。网络远程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通过信息化,帮助有学习需求的人享受到了公平、高效的教育。

  在群雄并起的网络教育“乱世”,应该是出英雄的时候,教育新闻记者如能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就一定能找到真正的时代选题。也只有如此,才能被80后和90后的年轻一代认可和接纳。

  同时,教育新闻记者不得不注意的是,现在教育新闻的发布、线索获取,已经走向网络。比如教育部除了有官方网站,还在今年初开启了官方微博。很多线索、权威信息都是从微博上发布。很多高校、教育机构、重点中学也将重要招生信息放到了网站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关注了这些网站、微博,谁就抢到了第一落点的新闻。

  

  教育新闻的科技化

  在构筑人力资源强国,破解钱学森之问的进程中,中国教育与科技越来越难分离。教育新闻记者经常被置于科技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沿。

  比如前段时间被杨振宁宣布达到诺贝尔奖级别,将加速推动下一次信息革命的研究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清华大学发布的。一直高度保密的歼—15的负责人罗阳牺牲后,他的背景资料无从查找。他的成长信息是其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先发布的。当面对科技问题时,记者有没有能力把握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报道是个问题。毕竟在科研领域,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教育新闻记者长期在教育领域浸淫、多半只有文科教育背景。

  我们无法忽略的是,一方面,当下教育新闻中的科技含量在增加,考验着教育新闻记者;另一方面,科技需要媒体的传播与普及。中国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要靠媒体通过传播来提高。记者特别是教育新闻记者,有没有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敏感,有没有对科技前沿的动态掌握,有没有对科学家资源的掌握,有没有深入浅出地解释的科学精神,有没有对国家科技振兴战略的了解与认同?这一系列问题提上了台面,需要我们对此做出解答。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人的科学素养还远远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教育类媒体和新闻人必须有所担当。

  比如,在罗阳牺牲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了校友追思会。笔者当时去旁听,很快,认识了若干罗阳的老师与同学,会议结束时,已经与很多老师结下友谊,知道他们的研究方向与擅长领域,以后碰到相关科学问题便及时向他们请教咨询。这样,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机械、飞行方面的科技知识。随着报道的加深,我也逐步了解了老科技工作者在军工低潮期的遭遇,对整个中国的重工业、大飞机、舰载机、3D打印机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最后写出《罗阳成长故事透视杰出创新人才的共同基因》。

  部门一新人大学毕业时只有19岁,就开始接触科技教育新闻报道。为了让他能全面了解掌握中国的科研体系、科技前沿,在钓鱼岛问题很热的时候,我要求他写出一系列中日科研对比的报道,并提供了一批了解中国科技科研状况的权威专家、研究者、年轻实践者名单。他作为从事科技报道时间不久的记者,操作这类需要专业积累的报道相当不易。虽然采写过程困难重重,但结果令人欣慰,两个月后,系列报道不仅出来了,记者本人也得到了提高。他不仅通过这一组稿件了解到了中国科技界的喜与忧,也认识了很多有思想有抱负的科技工作者。毕竟教育新闻记者不仅是要跑部委,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把握科研人员和他们的思想状态。

  这名年轻记者以“投身工科·一种可以选择的爱国方式”为主线,做出了一组选题重大、操作比较专业的研究性报道,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工科实业领域与国外的差距,以及中国工科教育的困境。这组报道横跨科技和教育两个领域,体现了中国青年报的优势。这组报道针对性强——优秀学生不愿学工科,而全世界工科人才紧缺。由于报道是在全国“航母热”、“飞机热”的大背景下推出,因此,社会关注度比较高,被新华网等几十家主流网站转载。

  由此不难看出,教育新闻记者的科学积累是个与稿件共成长的过程,只要肯下工夫,从科研切入的教育报道会更有深度和影响力。

  

  教育新闻的国际化

  进入大众留学时代,大量留学生回到国内,把留学地的多种文化与教育成果带了回来。因此,近些年国内教育从胎教、早教到研究生、终身教育与海外的各种教育形式结合的探索,越来越广泛、深入、多样。

  中国教育类媒体在观察、介绍和参与中国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功不可没。改革开放后不久,是中国媒体首先将西方教育介绍给大众,并对决策层产生影响。当下,西方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被很多家长、教育机构推崇。但同时,中国的教育类媒体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倾向,比如:

  1.只要是西方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中国教育失去自信。

  2.媒体批评中国教育只放炮不给出路。

  3.人为对立学校与家庭、家长与孩子、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4.片面夸大留学功效,弱化留学风险与西方教育的问题。

  5.强行要求所有家庭教育西方化,西方教育观念教条化。等等。

  当谈到西方教育的时候,中国媒体记者或撰稿人都失去了独立的判断力,只说好不说坏。

  这从客观上也搅乱了嫁接西方教育的培训市场、留学市场,让本来盲目的市场更加盲目,让很多家长的钱无端被骗,大量十几岁的少年儿童过早出国,沦为留学垃圾。

  随着中国与西方接触的不断加深,中国自身实力的加强,中国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更清醒、更深刻、更全面地看待西方教育。

  教育新闻记者应帮助家长和学生开阔视野,逐渐疏导和淡化“教育恐慌”。对此,针对全球教育焦虑蔓延的现状,我曾写出《养个孩子何必步步惊心》的言论。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中国人陷入教育焦虑,美国人也很恐慌,在美国人眼里,法国的教育更理性,阿根廷的教育更野性,日本的教育让孩子更遵守规则,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他们也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折戟沉沙。所以,在美国也会有“虎妈”、“狼爸”的争论,那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教育强迫的市场。同样,中国的“挫折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这让很多国家的父母恐惧。

  自信、坦然、接纳自我是教育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做人的根本,我们不能为了追逐英语成绩、追逐课堂的轻松、追逐张扬自我等西式教育观念,就失去了根本。教育媒体也是这样,教育的正面报道,是否应该只停留在中宣部的规定动作上?只做教育部组织的蜻蜓点水式的采访报道?宣传那些高大全式的教师典型?

  在当今教育圈,有很多老师在默默地试验,有得有失,有成功有失败,有没有教育新闻记者发现了他们,既不是一味地表扬,也不是一味地质疑?能否以接纳的态度进入课堂与学生之间,帮助老师共同探索总结这些得失?能否把目光从爆炸性丑闻性的线索中扭转到这些能够真正改变中国教育进程的建设性的方向上?

  研究理解当下的中国教育,同时要追问曾经的、未来的中国教育,才能对“中国式教育”有一种恰当的把握,这需要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个体去努力,新闻人更是责无旁贷。固本培元之后,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才能走得更远更有生命力。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137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