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从“文学副刊”到“人文副刊”

2013-10-25 11:02:58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张金岭

摘要:——齐鲁晚报《青未了》内容调整的几点考虑

   ● 张金岭
  今年下半年,齐鲁晚报启动了新一轮改版。改版后,从信息结构上看,新闻、服务加人文这种“三位一体”的格局日渐清晰,成为齐鲁晚报内容的三大主线条。其中,人文内涵的载体主要就是副刊《青未了》。
  作为齐鲁晚报创刊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品牌,这次改版,《青未了》在保持风格连续性的同时,内容上作了较大调整。总的想法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趣味、范围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读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副刊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一些报纸的副刊之所以最终失去了影响力并日渐凋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重新研究读者的需求并及时进行内容调整,在少数人写、少数人看的模式中怡然自得,最终被多数读者抛弃。近些年,不少报纸的副刊萎缩甚至停办了,但《青未了》不但没有萎缩,而且一如继往地保持着较强的影响力。究其原因,应该归功于几茬编辑人一直能够根据读者需求不断调整编辑思路,不断地用读者喜欢的方式提供读者喜欢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说,这次调整,延续的其实是《青未了》内容创新的传统。
  在新闻同质化难以避免的情况下,从报纸内容竞争的层面看,如果副刊内容能成为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就能为报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增加筹码。围绕这一点,这次内容调整有以下几点考虑。
  
  从以文学元素为主,逐步向融文学、新闻、文化、历史、社会等多元素为一体的人文副刊转型
  融入多种元素,并不是要把副刊做成一个什么都能装的大筐,更不是把副刊做成没有内容边界的“大杂烩”。拓展副刊的边界,融入多元的人文元素,是为了让副刊更“像”副刊,并不等于要做成所谓的“大副刊”。《青未了》融入的新元素,以“人文”为主线进行提升,这就避免了副刊因新元素的加入,而在内容上延伸成为突出一般生活服务的“大副刊”。比如,副刊的新闻性与新闻版不同,它主要是指副刊内容不能背离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或一个时代的背景。
  传统副刊的主要元素是文学性。我们今天的副刊仍然要守住这一核心元素,这是对副刊自身规律的尊重,也是对老读者的尊重。但副刊应该照顾到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否则就会越来越小众化。《青未了》这次调整,在各个版面都体现了这一思路。比如“写作”版,主要刊发各地作家写本地生活的稿子,我们鼓励作者把隐藏在生活表面之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写出时代感、当下感,写出作者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发现力,力求稿件具有独到的认知价值。当然,文学价值也要考量,但至少不是唯一的或者主要的标准。再如“书坊”版,在坚持以读者为本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既满足读者对图书出版信息的一般性需求,也着力发现并满足读者的潜在需求,以书为媒,向读者介绍文化思想动态、社会风尚以及公众普遍关心的议题等等。通过关注图书,达到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目的。
  
  以丰富多元的人文元素为支撑,把副刊内容做成对多数读者有价值的思想文化资源,而不是少数爱好者的小园地
  副刊的可用性,主要体现为向读者输送有价值的思想和文化资源,提升报纸作为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一般的服务性。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青未了》把“随笔”版作为重点打造的板块,内容选择注重综合性、多元性,文学、历史、环境、健康、电影、书法、戏剧等都包容其中,每个领域都力求请一流的作者开设专栏,以人文性为主线,既向读者传播精英文化,又帮助读者对大众文化现象作出判断,并根据读者需求不断进行动态性调整,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板块通过约请名家开专栏的形式,增强副刊的思想性、文化味,并拓展报纸的智力资源,力图使该板块成为代表晚报副刊文化积淀的一个符号。现有的3个“随笔”版,版与版之间、栏目与栏目之间、稿子与稿子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没有任何主次之分。我们要求每一个版都要做出分量,每个栏目和每一篇稿子都是主打稿,每篇稿子的价值都可以拿来做头条,力求让读者翻开这个板块就像打开“百宝箱”,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样来定位“随笔”等板块,主要考虑是:在经历过狂躁商业化时代之后,无论是国家理性,还是公共理性,都会渐趋稳定和成熟,对崇高价值和文化消费都会有新的认识和需求。这势必表现为对报纸副刊阅读的较高需求,这是今天副刊应该把握的一个脉动。在读者整体文化水准提升和阅读越来越便捷的背景下,副刊必须提升内容品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副刊应该高出一般读者的知识积累和人文素养,否则就可能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而现在一些报纸的副刊,其实就处在这种可有可无的尴尬状态,对少数爱好者有吸引力,对多数读者没有多大阅读价值。
  
  既要吸引普通读者,也要吸引精英读者和作者,要有大众文化的烟火气,也要有精英文化的思想力,更要有文化担当
  就晚报办副刊的经验而言,要办出读者喜欢的“烟火气”并不难,难在以读者喜欢的语言和方式输送精英文化。否则副刊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普通读者感觉不过瘾,精英读者根本瞧不上眼。
  眼下一些文化和学术精英,不愿意在报纸副刊上发表作品。相比于过去报纸副刊培养作家的时代,副刊在整个文化传播格局中的地位,的确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副刊没有为精英文化传播搭建起好的平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些报纸的副刊,长期被一般写作爱好者甚至是小圈子里的少数人占据。副刊不再是一个广纳社会智力资源的平台,而成为一个缺乏大视野、大智慧、大思考的狭隘空间。副刊应有的那种大气包容的文化精神日渐萎缩,结果就只能被精英文化抛弃。事实上,副刊被精英文化抛弃了,也就意味着被多数读者抛弃了。道理很简单,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虽然可以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但从长远看,精英文化的带动性影响力要比大众文化大得多。
  为此,《青未了》这次内容调整,希望能在平衡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上有所作为。一是总体上提升副刊作者群的文化水准和门槛。有的板块比如“随笔”和“书坊”,从专栏设计、写作选题,到作者选择,都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每一篇稿件,都是编辑在熟悉和研究作者后的约稿,一般不考虑自由来稿;二是要求作者在选题写作时,要关注百姓普遍关心的议题,找到多数公众的兴奋点,提供符合社会进步走向的价值判断,输入新的健康的文化理念;三是营造包容、宽容、大气的写作氛围,文风上力避极端、偏执的“孤芳自赏”,而是提倡对绝大多数人都有亲和力的“中和之美”;四是强调写作的专业色彩,比如“随笔”、“人文齐鲁”以及“写作”板块,绝大多数稿件都约请有专业能力的作者来写。
  
  把《青未了》办成地方文化的标识
  要成为文化标识,一是要努力使整个副刊板块成为山东文化格局中的一个重镇。作为山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齐鲁晚报副刊应该办出分量,在读者中具备影响力。也就是说,《青未了》副刊对读者来说,应该成为一个永远伴随的文化背景,这是《青未了》内容调整的大方向。二是作为地方报纸的副刊,有责任探寻和发掘山东地方文化的内涵,多层面展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强化报纸的地域属性。“人文齐鲁”板块就是这样一个载体,我们力求把这个板块做成了解山东文化的一个窗口,成为山东文化的一个标识。
  “人文齐鲁”是《青未了》打造的一个重点板块,主要有三个选题方向,即: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革命文化,外加文史随笔。主打版面和稿件,主要通过主题式系列报道的形式,深入挖掘并充分展示山东的文化与人文遗存。关于传统文化,主要发掘历史文化的积淀,包括民间民俗文化等等。关于现代文化,主要发掘近代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新文化元素,山东作为近代化开始较早的地区,有丰富的近现代文化资源可供挖掘。革命文化则主要展示山东的红色文化。选题主要体现这三条思路,每条思路之下都力求有整体的考虑,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让读者从中看出脉络,尽量避免相对碎片化的状态。
  其实副刊不管怎么办,其终极价值,来源于自觉的文化担当。1997年,龙应台在文汇报上发表过一篇对副刊编辑深有影响的文章《脑力激荡的磁场》。她说,“副刊不只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更可以是,应该是文化的标杆,一大步跨在社会的前面……一个社会要从原有的轨迹上冲刺跃进,得依靠杰出脑力的激荡,刺激社会前进。副刊,可以是一个脑力激荡的磁场,迸发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大潜能”。这些话,深刻地表达了副刊的文化使命,告诉我们:副刊在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虽然现在文化传播格局变了,但副刊仍然是严肃的文化生产者。有文化理想才有真正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影响读者和时代,这和报纸的商业利益追求不矛盾。副刊对文化的贡献,不是心灵鸡汤和精神按摩,而是不断为民族精神输入钙质。正因此,在《青未了》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调要把读者的需求和编辑的主导性结合起来,在大背景下、大格局中审视每一篇稿件对社会进步的价值。
  除此以外,在《青未了》调整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考虑,比如如何办年轻人喜欢的副刊,如何调动普通读者参与到副刊中来等,都还在逐步探索之中。副刊内容的调整,一方面要保持连续性,另一方面也不能被过去的惯性捆住手脚,其核心驱动力应该是在总体把握读者需求的情况下,不断创新。
  (作者为齐鲁晚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3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