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1日 星期日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调查性报道操作路径探析

2013-10-25 11:03:23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石念军

摘要:——基于齐鲁晚报《深读周刊》的实践

   ● 石念军
  对“新闻”的理解,有两种观念为我们惯常熟识,那就是“新闻是易碎品”和“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抛开其出发点而言,这两种大抵相左的认知表达,实质上阐述了当前新闻报道的两难境地:尽管我们希冀今天的新闻可以成为明天的历史,但显然,易碎的新闻断难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齐鲁晚报《深读周刊》已创刊三年多,应该说,它所有的努力都是着力于打破新闻“易碎”的窠臼,进而实现为明天留史的时代叙事。其中,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核心路径,就是调查性报道。本文立足新闻的核心价值体现,结合《深读周刊》的调查性报道操作实践,寻找让新闻契合“信史”标准的路径选择。
  
  以信息传递为基础,夯实事实判断
  新闻的本质是传递信息,不管这种信息是事件所体现的事实表象,还是所隐匿的价值趋同。换句话说,正是基于受众对信息的诉求,传播者所获取的信息,才具有了传播的价值。公共政策信息、社会服务信息、市场商业信息等,莫不如此。这实际浅显地表达了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实质:不断地获取受众需要的信息,并以最合适的方式向最广大的受众进行最深入的传递。
  调查性报道就是以最深入地获取信息为本原的一种报道形态。当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内涵与外延,新闻学界一度曾有争议。围绕着调查性报道的实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它究竟属于报道观念创新还是新闻模式演变也惯有争执。现在学界的相对共识是,调查性报道是基于调查,对事实进行分析、阐释的解释性、分析性报道。显然,这一定义模式明确了调查性报道应该包含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事实调查、事实分析、事实判断。它无疑为调查性报道的形态指明了操作路径和标准,而这一看似仍然强调“形态表现”的定义模式,实际隐含了对调查性报道操作者的思维方式的要求。因所涉内容宽泛,本文对此不再赘述。
  前述调查性报道的定义明确,对事实的调查、分析和判断,构成调查性报道的完成要素。齐鲁晚报《深读周刊》是这一概念的认同者和实践者,我们认为,决定调查成立与否的核心因素就在于对未知信息的获取——对未曾披露事实的揭露,或对已经披露事实的幕后重要信息(比如直接改变事件性质或影响事件进程的信息)的崭新挖掘。
  实质上,能否获取具有决定性的未知信息乃至此类信息的多寡,不仅是调查性报道的重点,而且是操作中的难点。这要求调查者必须尽可能地深入事件的内核,寻求到事件的核心人物,因为我们都知道,核心人物最可能掌握核心信息。
  《动车事故赔偿博弈》是齐鲁晚报《深读周刊》在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刊发的一篇获得齐鲁新闻奖的调查性报道。这一调查性报道成功的原因,关键点就在于操作者寻找到了多位罹难乘客的家属,从而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的有关事故赔偿问题的关键信息。它不仅支撑起了信息的丰富度,而且保障了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丰富而可靠的信息获取,使操作者有条件将一场大事故的善后处理作最大限度的呈现,从而传递出有效的事实判断信息,让公众对这一场事故的善后工作有一种清晰、完整的认知。
  
  以信息集纳为内核,寻求价值趋同
  调查性报道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很多时候,事实判断本身就有局限性。比如就新闻报道,我们常说,“事实本身即判断”。这一说法大抵是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中立性。实质上,恰恰是从新闻的客观性上讲,它印证了新闻事实本身不可避免的倾向性。诸如,报道者基于自我判断对事实信息的取舍,事件当事人基于自身利益对信息阐述的本能过滤。这些过程本身就是价值选择的过程。因此,跟其他所有形态的新闻报道一样,调查性报道的操作归根结底也是寻求价值取向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性报道中,必须格外重视“平衡关系”。
  另一种情况,在调查性报道中同样常见,那就是对单一事件的认知,必须纳入历史链条重新寻找它的定位,才能对它的既有表现做出更完整、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集纳模式,因此也较多地被我们引入到调查性报道中来。这种操作模式一方面让事实判断更理性,另一方面,新闻事实在纵向、横向上的延伸,也更有助于我们从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从普遍性中发掘特殊性,从而对事实的认知更加深刻。
  《闯入医改视野的“真气运行法”》(上、下)是齐鲁晚报《深读周刊》2012年6月初完成的一篇调查性报道。在甘肃省卫生厅组织医务骨干7天打通“任督二脉”甚嚣尘上时,笔者奉命前往调查。“真气运行法”在当地的推广状况以及与甘肃省卫生系统的合作情况,在历时一周的调查中基本呈现。但核心问题是,这一“功法”是否科学——一门固有争议的“气功”何以纳入政府部门重点工作规划?由此,笔者又着力从“真气运行法”的起源与发迹探析,证明其是“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气功热中的一种气功”,反驳了当地官方对“它不是气功”的说法;同时,设法寻找到当地省委常委级高级官员、卫生厅厅长夫人等“真气运行法”高级粉丝的证据,从而勾勒出它在政界走红的某种渊源。
  信息的集纳式运用,不仅让事实判断更充分,而且可以为读者的思考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即通过事实判断帮助读者获取最大限度的价值判断趋同。
  
  以逻辑构建为链条,实现时代叙事
  新闻报道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它的价值。归根结底,新闻的价值在于它所面对的社会需求。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的。依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分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心理、自我实现。五种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人们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会依次提出较高层次的需求。对照这一理论,关注受众群体心理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是调查性报道的必然诉求。
  这里就涉及逻辑构建的问题。逻辑构建是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者都必须注意的问题,对于调查性报道而言,逻辑构建的合理、恰当、缜密与否,直接决定着它的成败。因为,一篇数以千字计的调查性报道,必须基于逻辑的构建与推进,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表达。
  《乌坎:输不起的选举》是齐鲁晚报《深读周刊》2012年3月份刊发的一篇调查性报道,该报道着眼海内外瞩目的广东乌坎村,立足它的选举进程,剖析中国式基层民主的改良与演进。它以时间为轴,通过对选举参与人群的分层次观察,描绘基层民主改良过程中的多方力量角逐。通篇文章少有评述,但基于逻辑的构建与推进,一幅基层民主攻防图已经得以呈现。
  就调查性报道而言,逻辑的构建与推进,不仅是文本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质也是阐述事实的“文脉”所在。真正决定多层次、多维度的事实信息取舍的标准,其实就在于逻辑的构建方式和推进过程。常言道“靠谱”,这逻辑的构建与推进,实际就是调查性报道呈现形态中的“谱”。
  调查性报道所面对的题目可谓形形色色,仅齐鲁晚报《深读周刊》近两年来涉猎的题材而言,比如拆迁、刑案、官场黑幕、医疗事故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它既是对单一事件的调查与揭露,也是对社会发展状态的观察之一种。《南方周末》曾一度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座右铭,引无数读者激情以对。这是媒体的责任感,也是使命感。以事实为依托的新闻报道的终极目标,其实就在于传递一种价值取向,留得信史在人间。如《兰亭序》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古人以诗歌为媒,我们以新闻为介,传递的事实、信息、情感与价值其实本就大致相同,只是表现方式迥然有异、专业性要求截然不同。
  
  (作者单位:齐鲁晚报)


  来源:青年记者2013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