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电视娱乐节目的突围之路

2013-11-25 15:50:33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张亚男 吴莺

摘要:

  ● 张亚男 吴 莺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一再被“逆袭”,电视观众的老龄化和网络群体的年轻化,使电视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电视节目何去何从?究竟该为谁量体裁衣?尽管中国有近三千家电视台,尽管中国的电视繁荣了近三十年,表面上看来强大无比,但我们这个强大的电视帝国其实很虚弱。

  

  存在的问题

  除了新媒体外,电视和其他媒体相比较,排他性最为显著。不管有多少个电视台,多少个节目,观众只要在一个时间锁定了一个节目,其他再多的节目对他来说都没有意义。所以,强烈的排他性决定了电视的竞争异常激烈、残酷。而作为收视栋梁的电视娱乐节目,自然就成为各个电视台的掌中宝。为了把尽可能多的观众吸引到自己的节目中来,电视娱乐节目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但过度竞争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同质化严重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专家尼尔·波兹曼曾坦言,“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由于娱乐节目能够带给观众释放、宣泄、减压的效果,使其成为无法代替的节目形态。特别是步入全媒体时代后,各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娱乐成了大家不二的选择。于是,千军万马齐上阵。

  特别是2013年,被电视圈称为引进节目的“井喷年”,全国各大电视台的引进节目多达30档。省级地面频道、市级电视台由于既缺资金又想不出更好的节目样式,就模仿、克隆、山寨已经成功的节目。于是全国各地相同的节目比比皆是,只不过换个名称而已,甚至有的名称也不换。《中国好声音》火爆后,紧接着便诞生了无数的“好声音”。《美国偶像》、《英国达人》也让中国的选秀节目如火如荼。抢选手、秀故事,成为选秀节目的法宝。

  2.创新动力不足

  栏目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专业化的电视人才及专业化的制作模式,创新动力不足。遍览全国的娱乐节目,凡是那些比较火的,影响比较大的节目,绝大部分是从外国买来的。中国是一个电视大国,每天有极大的节目吞吐量,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目凤毛麟角。创新能力基本处于抑制状态。几百万媒体从业人员,怎么就生产不出自己的观众喜欢的好节目,而要花大价钱到欧美市场去购买呢?这里大概有几个原因。

  其一,成功的节目样式,运作模式、舞美包装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用了就有收视率。省心省劲。

  其二,买来的节目会带入一些做节目的新思维、新概念,为自己将来生产好节目奠定一定的基础。

  其三,前两年一些电视引进节目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电视媒体的胃口。有人说引进电视节目就是中国电视在补课,像以前家里用的一些电器是引进美国生产线、欧洲生产线等,这种引进方式带动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电视通过引进好的节目,把先进的理念、成熟的机制、吸引人的形式,和国内观众的文化需求有机地嫁接起来,也是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之路的。

  问题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引进上,如果丧失了自我如何能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如今的电视人,有多少人能从文化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去开拓创作方向呢?

  3.靠模式也不会药到病除

  目前中国电视已经“买”光了欧美排名前十的综艺节目,然而并不是所有引进“洋模式”的节目都获得了成功。其实回顾一下近些年各大卫视引进的一些节目模式,很少能够成为一个频道长期的品牌,就算是有个别节目模式火了一把,也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情况是花了大把的银子浪费了大量的时段,结果频道什么也没有得到。

  《美国偶像》的灯光团队、音响团队、导播团队,甚至旁边拎水的工作人员,70%以上都跟随节目组12年了。好的模式引进来,还要有一个好团队来运作。一个模式救不了一个台、救不了一个团队,任何一个制作团队对模式的解读和运用都是不一样的。

  国内的电视台不应该盲目选择国外最热最火的节目模式,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执行力和对模式的理解上,能够加入团队的符号和记忆,使之成为别人无法复制的独有节目。

  

  

  突围之路

  综观我国的娱乐节目,很少能够在原生态节目样式、自主知识产权节目的创作上下力气、做文章,这就使娱乐节目后续乏力,找不到发展方向。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突围之路在哪里呢?

  1.创新和颠覆,演绎中国式娱乐

  中国电视人需要创新,把自己当成一个创造者而不是一个模仿者。要有敢于颠覆的勇气,颠覆不是完全改变,而是从小处入手,一点点地改变、积累,当这种改变到了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显示出一种全新的形象,这就是颠覆。

  央视的《舞出我人生》被业内人士称为“舞林争霸+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的精华升级版,栏目亮点十足自然备受网媒的关注,这是央视尝试与公司合作的新模式,从形式到内容均无模板。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也以独有的风格和个性,幽默、风趣、搞笑的主持风格,娱乐化的内容,呈现了一种不可复制的节目形态。做有想法的节目、做有个性的不可复制的节目,应该是电视人的追求。

  电视节目除了拼财力外,更重要的是拼人力、拼智商、拼情商。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电视庸俗化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电视娱乐传播只有不断创新传播策略,从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迈向追求形而上的“美感”,致力于打造富有品格内涵的“绿色娱乐”,才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2.本土化和差异化,在差异与互动中增强竞争力

  如何从本土化、地域化的角度审视自我,找寻突破口,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用实际行动给观众奉献一份独特的电视大餐,是值得电视人思考的。

  除了本土化外,差异化和互动性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每个台都可以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人文特色而巧妙地融入到节目中,从而培养节目独特的气质。此外,还要借鉴新媒体的最大优势:互动,把电视的被动观看变成即时参与。总之,要充分挖掘互联网的特性和优势,走“差异化”和“互动化”路线。

  不管是获取信息还是娱乐身心,电视的魅力短时间内都不会改变。需要改变的,是电视人做节目的姿态和角度。如果不能放眼世界,不能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就无法吸引观众。只有不断创新,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分众化、本土化战略,才能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3.娱乐无边,文化担当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综艺节目都能文以载道,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能够唤起人们对父母的亲情、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的自信,这不是最大的正能量吗?我们这个社会现在需要的不正是这些熠熠生辉的正能量吗?因此,我国娱乐节目的突围之路,不在于拼形式、拼舞美、拼明星,而是走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电视娱乐节目之路,走弘扬主旋律的真善美之路。

  解决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问题,有很多途径、很多方法,但要从根本上入手,从从业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入手,认清方向走对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娱乐节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娱乐节目本身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再给它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动力,一定会走得更远。娱乐传播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娱乐节目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品位,真正做到“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

  来源:青年记者20131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