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名家风范 > 正文

党报在公共事件中的“失语焦虑”

2014-01-21 12:44:0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姜成坤

摘要:

  ● 姜成坤

  党报在“词时代”的失语

  考察近些年来网络媒体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新闻事件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得到传播。整个网络世界就是一个媒体,所有网民既是新闻的发布者,也是新闻的受众。尤其在微博出现之后,新闻报道几乎都具有了“现场直播”的形态。第二,网络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舆论场”,任何事件在其中都有被放大的可能。“放大”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事件的严重性可能被放大,另一方面是指事件本身可能被放大,由一个事件可以牵连出好多相关的事件。

  上述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凝结成一种突出的传播现象,这就是近些年来有些专家学者所说的“词时代”。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如“蜗居”、“坑爹”、“官二代”、“蒜你狠”等,可以说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是在公共领域影响巨大的新闻事件。

  回顾这些年的“热词”,我们发现这样的传播都是从网络世界扩散到传统媒体的。传统的主流媒体,尤其是报纸,在一些公共新闻事件命名上几乎处于“失语”状态。这是一个需要加以深思的变化。尤其需要反省的是,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在公共新闻事件命名上失语的原因何在?

  原因似乎在于传统主流媒体过于“严肃”、“拘谨”,不敢随便使用这些尚未正规化的新语言。所以,当年人民日报的标题中出现“给力”才格外引人关注。有人认为“给力”是网络热词,是对僵化文风的消解,提出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大家纷纷猜想这会不会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严肃的党报也要走表达方式紧跟时尚,甚至于引领新潮的“亲民路线”?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党报的严肃说教口吻确实需要改变,“党八股”的文风也需要改造,但是否必然要走这样一条语言的“亲网”路线呢?如果这样走,其结果无非是党报语言跟着网络语言走,而不可能取代网络成为新语言的创造者。报刊这种传统媒体,并不适合“词时代”的传播方式,这是由报刊的特殊性和党报的特殊性决定的。

  先说报刊的特殊性。报刊和网络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传播媒体,其性质的不同在于所传播信息的形态不同。相对说来,报刊信息传播形态更加单一,主要是通过文字(也有适当的图片)进行传播,属于阅读媒体。阅读,意味着思考,意味着深度。它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翔实、准确、深入的信息,而不是一个热门词汇。网络媒体的特质在于它是综合性的媒体,文字、图像、视频同时存在,互为联通。海量的信息反而造成阅读的障碍,多元的信息又使得信息传播变得灵活。因此,它往往提供的是浅表的、快速的、似是而非的信息。

  再说党报的特殊性。党报和网络在传播等级中居于不同地位。党报本身具有官方背景,必然与权威性、严肃性联系在一起,这种身份不可能改变。这就使得它不承担引领新潮的任务。“热词”就其本身而言,必然是草根性的,只有生于草根、长于草根,才能热起来。这决定了它不可能从官方背景的媒体产生出来,而只能从草根媒体如网络中产生出来。

  

  如何看待失语的尴尬

  如此看来,党报“失语”似乎不可避免了。面对这一情形,也需要冷静对待。我们应该分清楚:第一,这里所谓“失语”失的是什么语?第二,党报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我们这里担忧的“失语”,说来说去,无非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那些话语方式上失去引领作用。网络语言虽然主要在网络上流传,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溢出网络世界,而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产生流传的现象。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在网络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偏好使用网络语言,是一种私人化的社交方式。这个空间,本来就不是党报这样的公共媒体所应该介入的空间。所以党报在这个空间中失去话语引领权,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党报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政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新闻导向地位,并坚持在这个位置上建构起一个理性的公共舆论空间。这种引领,不仅表现在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应该在公共事件中表现出恰当的语言导向。党报人应该致力于思考,如何在公共空间领域中引领时代的新话语方式。当然,这不是排斥对某些生动的语言表述的借用,而是说不应该把这种借用当作一种方向,不应该把偶一为之的良好效果当作一种规律和原则,进而造成认识上的误区,混淆公共领域和私人化社交领域之间的区别,导致对党报社会责任的误解。

  “给力”所引发的热议,正反映出社会公众对党报的期待、党报对自身的认识,都存在着一种焦虑。这种焦虑缘于党报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失语,而在于失语带来的焦虑。

  

  党报如何克服失语带来的焦虑

  笔者在此提出三条建议,抛砖引玉。

  第一,正确认识网络的挑战。正确认识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要重视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和舆情,充分认识到在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内,网络在反映民情、表达民声中的特殊作用,也包括认识网络语言在民众中间的广泛影响。党报应该鼓励、宽容那些“出格”之声,而不是与之相对立。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网民毕竟不能代表所有的民众,对于网络上的声音不能偏听偏信。就目前情况看,后一方面尤其要引起注意,要善于区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做到从现实中发现新闻,用现实的语言表达新闻,防止被网络“绑架”。

  第二,保持对社会的正确“感觉”。有这样一种情况,那些已经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地方的或中央的党报却常常充耳不闻,缄口不语。沉默的原因有很多,但从舆论引导来说,对党报非常不利。党报应该对社会有正确的感觉。正确的感觉包括两个方面:一要有感觉。热点、难点不回避,这是对媒体的起码要求。近年许多事件一再表明,权威声音缺乏的情况下,流言一定盛行,防患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好。二要有正确感觉。党报是主流媒体,要树立威信。特别应注意从公共事件热点新闻中跳出来,以全局性的、长期性的角度来认识一时一事,注重用理性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落实到语言上,党报可以“与时俱进”。党报也有很多版面,同一版面也会有不同性质的新闻报道,严肃的语言风格与活泼的语言风格可以与具体的新闻报道相互配合。新鲜的语言,也可以用到报纸上。只要还语言以应有的作用——更有力的表达——就可以了。语言是为了效果,没有必要为语言而语言,为讨好网民而使用网络语言。

  只要认清网络时代的现实,党报,乃至于党报语言,是能够在公共事件中引导舆论发挥自己主流媒体的作用的。

  (作者为大连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14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