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政务微信的传播力
2018-09-26 11:17:52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中 作者:郑可欣
摘要: 政务微信是指政府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号,来发布信息、提供服务、互动民众、管理监督的平台。目前,政务微信主要分为公安、共青团、法院等
政务微信是指政府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号,来发布信息、提供服务、互动民众、管理监督的平台。目前,政务微信主要分为公安、共青团、法院等体系,为政府扩大媒体宣传空间及更好地与民众互动打造了良好的基础。政务微信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服务价值并满足民众的社会需求呢?本文选取江苏省的三个政务微信公众号“江苏微旅游”“江苏大走访”“南京发布”进行探讨。
政务微信传播力分析
传播力一般是指新闻媒体立足于自身的新闻业务水平,凭借自身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来的独特的传播方法与途径,对一定覆盖范围内的目标受众形成潜在影响的一种能力。①简而言之,所谓传播力就是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因此,各大政务微信纷纷从功能定位和内容设置等方面加以思考,希望获得更大的传播效力,以达到范围更广且服务更精的目的。
1.“江苏微旅游”。其账号主体为江苏省旅游局,平台介绍为“推荐江苏吃喝玩乐的好去处,分享精彩旅游攻略”。它与微博互相联动,清新活泼的行文风格类似于旅游杂志,更加突出其娱乐性和趣味性。“江苏微旅游”基本保持每天“4条旅游信息+1条生活小常识”的模块设置。下设“畅游助手”(含天气、酒店等链接)、“精彩活动”“公共信息”(含各地市的旅游推送链接)三个板块。2018年6月11日至6月16日头条平均每天阅读量为11680。
2.“江苏大走访”。其账号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研究室,该公众号的功能介绍上显示:“推动全省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局工作的一项新举措。”其头条内容一般为领导的工作行程和最新指导,语言平实严肃,行文官方正统。“江苏大走访”每天推送量维持在4条左右,板块分为“善作善成”(各级党员干部走访中的经验感想)、“踏石留印”(各地市工作进展)和“数据平台”。2018年6月11日至6月15日头条平均每天阅读量为4308。
3.“南京发布”。其账号主体是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是三个公众号中唯一一个市级的政务微信,功能主要是发布南京市官方信息,定位为便民类公众号,语言风格平易近人。“南京发布”每天推送数量不定,板块分为“权威发布”(政务信息)、“民生服务”(信息查询和支付等功能)、“花漾南京”(旅游娱乐功能)。2018年6月11日至6月16日头条平均阅读量为15562。
政务微信的不足之处
1.排版单调,语言刻板。在不少政务微信中,发布者将自己定位于严肃新闻发布,因此会出现大片文字罗列、无空格分段等现象,且图片较少,阅读起来单调晦涩。在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在公众号阅读中,大多数人喜好快餐式阅读,喜欢轻松阅读图文并茂的文章,刻板的文章会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降低传播力度。如“江苏大走访”的文字风格多类似于新闻通稿,图片多为单一的会议照片,因此它的头条阅读量一般在2000到3000之间。
2.重引导,轻互动。当面对突发事件时,作为政府的官方媒体之一,有些政务微信试图通过广泛的传播力来影响社会舆论,使舆情向政府部门期待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做法忽略了民众的真实需求。倘若官微不利用与民众互动便捷的优势来沟通政府和民众间的矛盾,或尽快解决民众对突发事件的误解和改善措施,那便失去了作为沟通桥梁的作用。
提升政务微信传播力的途径
1.加强服务功能,打造人民生活的线上服务站。政务微信弥补了官方网站程序繁琐和政务微博私密性差且功能较弱的缺点,要进一步明确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解决市民“网络政务服务最后一站”的问题。要以服务民众为宗旨和目标,精准服务区域和群体,并根据群众反馈,对内容及时加以调整,使微信的服务内容与用户的需求相一致,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功能升级。“江苏微旅游”“江苏大走访”和“南京发布”三个公众号都下设服务分栏。如“江苏微旅游”的“畅游助手”这一板块,其中可查询景点的实时天气和人流状况,以及配套的酒店预订情况,游客只要关注公众号就能获得旅游的大部分实用信息。而“江苏大走访”在2017年成立之初,下设三个板块为“走访落实”“踏石留印”“善作善成”,随着公众号的不断探索,现已将“走访落实”改为“数据平台”,通过进行大数据分析,图文集合,让民众更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地区的走访情况。
2.丰富内容风格,创造友善的互动环境。政务微信要增加自身的影响力,必须实现内容的丰富和风格的创新。政府部门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信息,首先要选取百姓关注的事,不要一味地“高大上”,毕竟百姓心中无小事。要充分利用好微信的“微”字,只有关心、解决百姓的事,才有可能得到百姓的关注;其次要注重内容多样化、趣味性,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给用户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通过幽默的表达,满足用户的微信阅读体验。“南京发布”作为一个市级公众号,头条日均阅读量却位于这三个政务微信之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发表的内容多是和南京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且标题新颖,民众很容易便被其吸引。如4月1日发表的《新政!今起南京首套房公积金夫妻最高可贷100万!“租购”利好还有…》,其阅读量达到26002,在三个公众号近一周的所有头条中名列前茅,而3月31日发表的《南京人才落户新政“满月”,日均900人来宁安家》作为非头条文章,阅读量也近两万。这两篇文章内容都是民众最关心的购房、创业、落户等方面的信息,字里行间透露出亲切感,评论区互动频繁且及时,给民众树立了一个为民着想的政府形象,可谓一举多得。而“江苏大走访”在三个公众号中阅读量最少,可能因其较严肃的风格使民众产生距离感。
3.拓宽宣传渠道,实行多平台联动。微信由于自身的私密性,通常是单线传播,公众与公众号之间往往是垂直关系。为扩大传播范围,政务微信应该通过优化搜索引擎及不同社交平台互相推广的方式收获更多的关注。如“江苏微旅游”同时拥有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两个平台,就可以在内容方面增加联动,公众只要对其中一个感兴趣便会去关注另一个。而“江苏大走访”则在其“踏石留印”专栏中通过转载省内各地市的文章来展示走访工作,不仅丰富了自身内容,也带动了其他影响力较小的政务微信。
注释:
①沈正斌:《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①刘畅 郝向阳:《别让政务微信成为摆设》,《人民论坛》,2017年第36期
②王芳 张璐阳:《中国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及公众利用情况调查研究》[J],《电子政务》,2014年第10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