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影响?影响谁?
2006-11-14 14:50:10
来源: 作者:
摘要:
吕芃(山东电视台副台长)
提笔开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恰逢“9·11”事件5周年。于是,许多感慨便因“9·11”弥漫开来。
五年前的那个夜晚,一个朋友在电话里急促而激动的声音使我睡意全无:“美国遭到全面攻击!五角大楼!纽约世贸中心!飞机撞的!快看凤凰卫视!”然而,我和朋友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他是居住在“高尚社区”的“精英”,而我是住在大杂院里的“平民”,我的家里看不到凤凰卫视。于是,我立刻打开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没有相关报道!又调到其他卫视,也全都是“主流媒体”,一个个下来,全都没有!
我开始怀疑朋友是不是在同我开愚人节玩笑。因为中央台毕竟有过用《新闻联播》头条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先例。我又打开电脑,发现所有的新闻网站全部堵塞。我这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提起电话,打到我当时供职的电视台播出值班室,本来想说的是:立即把美国遭攻击的报道,不管哪个台的,切换到咱们的频道,其他播出暂时中断。但话到嘴边又改成了:美国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不要擅自报道。因为,我当时所在的媒体是“非主流媒体”。我们有着非常自觉的角色定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用足球场上的术语就是:积极跑位,从不越位。整整一夜,我都是在焦燥和煎熬中度过,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中能看到境外电视节目的朋友询问情况。那时,我多么想有一家“主流媒体”来影响我一下,哪怕只给我看一个美国遭受攻击的现场镜头也好。
现在,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成了一项既紧迫又带有历史意义的课题。诸多“主流媒体”或自认为是“主流媒体”的媒体,都在做着相关的工作。但有一种渐成潮流的说法让我非常疑惑:我们只影响有影响的人。这种挺拿自己当回事儿的说法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就凭您那水平,“有影响的人”会不会接受你的影响?二是,像我们这样更多的“没有影响的人”去接受谁的影响?难道只能接受“非主流媒体”的影响?大概这也算是一种国际“惯例”,至少在英国,根据一个人阅读的报纸就大体看出这个人属于哪个阶层。想向这种惯例看齐不能算错,但问题在于,现在还没有哪家媒体宣称自己是非主流媒体,来专为“没有影响的人”代言。那么,将来在清一色“主流媒体”的格局中,媒体会不会成为一道壁垒或鸿沟,把绝大多数“没有影响的人”排斥在外?当然,我这样的忧虑是建立在媒体的价值导向层面的,而不是市场层面的,因为每天看电视和每天自己花钱买报纸的人大都是“没有影响的人”,而且“主流媒体”们也都在“没有影响的人”中间努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真是一幅奇怪的图景。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