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刊首快语 > 正文

拒做焦虑的放大者

2017-12-04 10:24:59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1月中   作者:王昱

摘要:  留心观察最近的新闻热点,我们就会发现,诸如学区房价格、相亲劣势群体、中产鄙视链反复成为公共议题的关键词,无不是对世人痛点的触碰

  留心观察最近的新闻热点,我们就会发现,诸如学区房价格、相亲劣势群体、中产鄙视链反复成为公共议题的关键词,无不是对世人痛点的触碰。而耐人寻味的是,每当这些新闻进入公众视野,紧随其后的常是题如《××背后的焦虑》《××折射出的现代焦虑》之类的评论。在这些文字中,几乎无人不焦虑:买不起学区房的父母焦虑,相亲群体焦虑,连雇托排队的奶茶店店主也深受焦虑折磨。但我要说,越是“焦虑体”刷遍网络,媒体人越应在制造热点的成就感、兴奋感中保持清醒。

  从专业主义层面看,评论员将目光反复对准“焦虑”,逢事必说“焦虑”,老调不停重弹,是职业思维的懒惰,体现了观察时事角度的单一与陈旧。很多人在长期写作中摸索出一套模板,拿来即用。从深层看,这种写作习惯背后是一门精明的生意经——触到大众内心痛点的文章,总能轻易得到点赞与转发,而焦虑是最大的时代共鸣,选它为写作角度,是可观流量的保证。

  媒体人是拟态环境的直接营造者,也是受众认知大时代的直接引导者。在焦虑弥漫的网络语境下,媒体人更该负起的职责是消解与弥合,而非渲染,更不是把焦虑当做可以反复消费的话题。如果习惯性地以“焦虑”去总结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心态,难免让人觉得这个时代给人们心里堆积了太多无法排遣的情绪。但如果把目光放得长远些,就会知道,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焦虑,只是形式有别。我们所处的当下,并不比其他任何年代拥有更大的不安——如果媒体工作者能够培育起这种看世界的厚重感,那么他写下的文字,应该既深刻又温和,不会刻意放大眼下的焦虑。

  陪娃写作业至心梗发作、婚姻中的地域歧视与踩踏、中产阶级内部也有残酷的倾轧与分化……这些内容的展现,并非是彰显媒体人专业性的途径。快意恩仇的自媒体评论员更擅长用栩栩如生的字句去描摹焦虑的群体肖像。而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则不会满足于观众阅读时的拍案叫绝,他们更在意的是焦虑的人们该如何寻找出路。

  写痛快文章易,思考出路难。在一些谈论焦虑的文章中,评论员习惯性地将问题推给时代、社会抑或制度,动辄提“更顺畅的上升通道”“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这些正确但空洞难办的大倡议,缺乏直接明确的建议对象,也缺乏从我做起的可行性,不仅见效甚微,还容易强化个体的无奈与被动。诚然,一些焦虑是社会转型施加于个体的阵痛,但很多时候,它们也来自人们内心步步攀升的欲望。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媒体能够转换视角,变“求之于外”为“求之于己”,引导人们平心静气地反思自己是否太过急躁、是否太热衷与人比较,有“进一寸享一寸之欢喜”的耐心,至少不会让焦虑成为无解之难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评论员已无需替公众表达焦虑。摆在他们面前的真正难题是如何理性地引导公众,在自己身上克服焦虑,寻找切实可行的突围路径,让公众走出病态攀比、焦虑急躁的心理魔咒,构筑起强劲的时代品格。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1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