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泽:网络舆论工具兴替背后的逻辑
2014-06-06 10:29:49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赵云泽
摘要:
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中国社会最活跃的公共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权力的运行结构和运行方式。在网络舆论工具兴替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选择的契机,而人们的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QQ、MSN成为人们免费远程交流的工具,甚至成了年轻人网恋的媒介,但性质上仍是个人交互工具,不能成为公共平台和大众媒介。论坛、博客曾风靡一时。这些平台具备了公共空间和大众媒介的性质,吸引了大批学者和文化工作者参与,突破了官方观点垄断主要媒介的形态,民间观点被有效放大,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议程设置的重要力量,稍显不足的是互动性不够强,不能形成有效讨论,尤其是不能形成辩论。
社交媒体在中国兴起,才算真正意义上Web2.0时代的开启。不过,虽然人人网、开心网具备了公共平台、交互工具的双重属性,既能发表意见,又能充分讨论,但是一开始“校内”、“娱乐”的定位,决定了用户虽有激情,但是缺乏深度,基本上谈论不了什么正经事,还是个娱乐工具,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失恋郁闷的事儿。
微博为什么火了?原因有三,一是,原来的博主很多是老头子型的学者,他们可以轻易接轨、开通微博;二是,微博由门户网站主导,可以吸引各个年龄段和阶层的人参与,尤其从形式上保证了讨论、辩论的形成,大家每次最多说140个字,不像博客头大尾巴小;三是,它真正的吸引力在于持不同观点的人可以公开讨论、辩论。当然,一些人是真思考,一些人是发牢骚,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者也有。然而,不管是真思考,还是发牢骚,看不惯的人可以换个“马甲”,跟在后面骂,吸引了更多看热闹的人围观和参与。博客和微博的结合,使公共领域的舆论场得以初步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舆论监督,用批判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然而当前的情况是,微博半死不活,微信火了!微博的衰落有自身经营的原因,如过度商业化开发、信息冗余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公共讨论。微博这种承载舆论的媒介形式并没有过时,如Twitter仍然流行。微信火起来,除了作为舆论承载平台设计得更好以外,与前面决定媒介形态更替的因素其实是一样的。即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兴起,符合在全球范围内由信息技术推动而掀起的媒介革命浪潮的总体特点。这次媒介革命的浪潮中,虽然技术是动因,却包含着一种后现代的反工业化奴役的思想,在媒介革命中具体表现为反抗传统媒体控制的情绪。人们反抗传统传播模式的“强制性选择”(哈贝马斯语),即“传播的基本功能”附加着“意识形态影响”、“商业劝服”及各种“媒体功利行为”。新兴的社交媒介正好符合了人们想“逃离”传统媒体控制的愿望。人们希望找到一种媒介能够以“人”为主体,人与人之间平等、自主、充满人情味地交流,正像克莱·舍基所描绘的“未来人与人之间是湿的”,而不是“干巴巴”的关系。于是,微信这种媒介便火了起来。它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关进了“订阅号”的笼子里,避免了“强制性选择”;它的“朋友圈”基于“强关系”而存在,避免了冗余关系和信息的干扰;“朋友圈”基于共同价值观,实现了传播渠道和内容提供者有机融合,并且人人平等,没有微博中“大V”和“小粉”的区别。“朋友圈”的交叉重叠覆盖了整个网络社会,微信就成了一个有效的承载和传播舆论的工具。
赵云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史论部副系主任、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