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刊首快语 > 正文

抵达人心比抵达掌心更重要

2018-04-23 22:53:18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下   作者:王昱

摘要:  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媒介格局和舆论生态出现了深刻变化——公众对时事热点表达看法的门槛极大降低,意见表达比任何年代都要通畅

  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媒介格局和舆论生态出现了深刻变化——公众对时事热点表达看法的门槛极大降低,意见表达比任何年代都要通畅、便利。在此背景下,全媒体转型成为许多传统媒体迎接挑战的共同选择,大量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原本见诸纸张、网站的内容,开始抵达读者的掌心。

  如今,距2015年“全媒体转型元年”已三载。尽管一些转型项目的成功尝试凸显了传统媒体的革新勇气,也展示了其生命活力,但就“报纸之魂”的评论而言,掌心世界里的一些文字,却染上了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的“旧病”,时常出现“相关部门”“健全制度”“结构变革”“机制失灵”等抽象模糊、不接地气的词汇,具体的指向性不足。在“杭州保姆纵火案”和“汤兰兰案”后,一些评论甚至大段粘贴法律条文、政策原文而不加解释说明,把理解的责任全都交由读者完成。拓展的只是渠道,而语态文风及其背后的创作思维并未同步前进。这容易让读者心生“它们与我何干”的疑惑,严重阻碍了新闻评论和普罗大众的沟通,难以发挥舆论引导的效力。

  诚然,熟练运用一些术语、条文,可以表明评论员对某些问题有过专业的了解与深刻的思考,可以有效增强评论的可信度、严肃性和专业性,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意见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使用这些字句前,媒体人必须考虑自己的文字是否能被读者接受。这里包含着两种维度的要求:一是“接”,即接到;二是“受”,即感受。前者指向传播渠道的宽度,后者指向内容本身的力量。前者是抵达掌心,后者是抵达人心。

  频繁更迭的热点、错综复杂的事件、众声喧哗的舆论场,要求评论员必须担负起职责,在民意与理性之间寻求平衡,对矛盾的症结做出观点明确的分析解读,避免情绪的撕裂,向社会输送清醒判断。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文章“有人看”——以普罗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进入读者的思维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抵达人心,比抵达掌心更重要。

  抵达人心,要求评论员放下身架说“人话”。这不意味着将粗野表达和市井化对白搬到作品里去,而是变“写作者本位”为“受众本位”,在字斟句酌时考虑用户的接受能力,避免铺陈过多生僻的专业词汇,避免使用过多抽象的宏观描述,更要避免对法律条文与政策文件进行原封不动、不加解释的复制粘贴。说到底,评论是面向公共空间的表达,不是孤芳自赏的创作,只有当观点抵达读者头脑并产生反馈,才算完整地形成了传播链条。

  随着全媒体转型步入“深耕细作”的阶段,抵达掌心已不再是难题。摆在媒体人面前更严峻的命题是如何抵达人心。“报纸之魂”若不想与受众隔绝,陷入鲜有人问津的冷清局面,就必须对修辞策略进行调整。从人称选择、用词习惯、语气语态等诸多方面入手,使新闻评论在保持深刻理性的同时,语态文风上朝着亲民、平等、活泼的方向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跨越双方在站位、知识水平上的差异,使观点通过网络抵达掌心、通过掌心抵达人心。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