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刊首快语 > 正文

需要反思的“浸媒体”时代

2018-07-02 18:53:21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中   作者:田园

摘要:  从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到上网、玩手机,媒介对人的延伸一直在朝着一个结构更为复杂、程度更为深入的方向前进。近几年,以人们在移

  从“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到“上”网、“玩”手机,媒介对人的延伸一直在朝着一个结构更为复杂、程度更为深入的方向前进。近几年,以人们在移动端的深度触媒行为和VR/AR技术在各媒体领域的应用为标志,“浸媒体”这一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媒介在延伸人的感官的同时,也日益与人类生存的物理空间、思维方式与消费习惯等相融,人们“沉浸”到被360度包裹的“信息海洋”中。若仅仅从传播变革的层面看,“浸媒体”时代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但“沉浸”之余,反思也不能缺席。

  最直观的大众媒介接触图景已显示出“浸媒体”时代受众的“感官沉溺”:从全民“养蛙”到全民“吃鸡”,从“英雄联盟”到“王者荣耀”,还有所谓“两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刷到“根本停不下来”——正印证了施拉姆所说:“大众传播媒介是时间的窃贼,而人们却心甘情愿地让这个温情而聪明的窃贼盗走大量弥足珍贵的时间。”“小猪佩奇社会人”“确认过眼神”……只要一天不与媒介连接,就有不知道的“梗”。而与信息量一起增加的,还有信息的不确定性。媒介景观的碎片化无形中造成大众注意力的分散,继而时间也被碎片化:表面上看,媒介争相利用各自的“碎片化信息”帮助人们“管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而实际上,正是这海量信息将人们的时间变成了“碎片”。

  更让人担忧的是,受众投入大把时间“沉溺”其中的,只是媒介用符号所构建的“媒介真实”,是对生活情景的部分再现,过度的媒介依赖只会使人逐渐混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最终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人”一样,在媒介提供的映像世界中生活。大量符号、广告、营销“游戏”、醒目的购物节宣传等充斥于人们周围,人的需要无形中被“物化”,人被商品所奴役而将消费产品作为一种享受,人们沉迷于“情不自禁”的消费狂欢中,忽视了对自身精神世界和价值构建的追寻及思考。

  需求异化和消费异化之后,就是理性精神的丧失和交往异化了。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民主性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自由性,但技术成为新型的控制手段,逐渐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于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重新出现。一方面,人们忙于获取信息而无暇理解信息,忙于转发、点赞、顶帖而无暇思考,辨别力、逻辑思维能力、书写和表达能力削弱,审美水平和鉴赏力降低,否定、批判和超越的维度丧失,成为“原子人”;另一方面,长期在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使人们只能将自身的喜怒哀乐与媒介内容连接,而难以展开真实的社会交往,成为“容器人”。

  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从过去的“沙发土豆”到如今的“手机控”“低头族”“剁手党”,技术总是会为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打上特定“烙印”。但是,如果想有效抑制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人始终能在与媒介、技术的互动中占据主导,则或许不得不时刻重温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前言中的那句话:“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田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