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刊首快语 > 正文

今天,是否依然值得做新闻

2019-07-03 19:30:54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作者:董城

摘要:  12年前,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光明日报社工作。我先后做过校对、夜班编辑、深度报道版的责任编辑,后来又当驻站记者。有机会时,我

  12年前,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光明日报社工作。我先后做过校对、夜班编辑、深度报道版的责任编辑,后来又当驻站记者。有机会时,我会回母校看一看,同学弟学妹们座谈交流一番。那个时候,我心里总是充满着自豪和自信,急切地想把自己在新闻实践中的种种感悟(包括失误)告诉学生们。从听众的反馈来看,大家对此是欢迎的。热情的背后,是学生们渴望毕业后去做新闻。

  大概两三年前,当我准备再次回到母校举办讲座时,却莫名地踟蹰起来。彼时,我刚刚参加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的一年制媒体培训班,入学时同学们几乎全是媒体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毕业时一半人改行去了金融企业或者互联网公司。在社会上,很多昔日的同行也纷纷离开了新闻行业。我突然感觉,首先要向听众讲清楚的,不是如何采访、怎样写作,而是在今天,做新闻到底还值不值。

  果然,同在校新闻学子们交流时,我明显感到了他们焦虑的心情。他们一方面看到媒体人跳槽改行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发现新闻单位招聘的纯新闻专业学生在逐渐减少。

  我上大学的时候,新闻业界争论的是学新闻好还是学中文好。大概结论是:学新闻的上手快,学中文的底蕴深,看你要什么了。但是现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都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很多媒体招聘时更青睐懂信息技术、会艺术设计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子就容易丧失信心,担心自己即使很刻苦地学习,也没有机会进入媒体;会质疑老师还在重视怎样把一篇稿子写好,是不是太落伍了。

  我觉得,这些问题适合一线从业者来回答,要给还在做新闻、还想做新闻的人打气鼓劲。要打气就得有底气。这个底气就是:我越来越感到新闻工作的前景仍是光明的,越来越感到我们对各种新闻工作的基本功太不重视了,越来越感到各类单位找一个合适的媒体人才太难了。

  现在,不少媒体的微博、微信、H5产品,错字、病句连篇,已经是个很大的问题。光明日报的记者写一篇千字左右的稿子,要反复打磨很多遍。可是,现在一篇公众号文章,几千字一下子发出去,快是快了,在让公众获取信息的同时,却忽略了媒体对语言文字的示范作用。

  再说媒体人跳槽,为什么那么多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不约而同地盯着媒体挖人?把人才抢走后,很多时候并不用他们再做新闻,而是去管一摊事、带一支队伍。我认为,这些老总们看中的,是新闻人的媒介素养和视野,觉得在新闻单位历练过几年的人更靠谱。

  今天还在做新闻的人,拥抱的是这个新的时代。我们现在总在讲一个词:站位。做新闻的人如何站位?我想,就是能够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历史时刻,最真实地使自己的实践同家国命运同频共振,大纵深、广角度地观察和感知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纵观历史,还有比这样的工作更令人兴奋吗?

  所以,在今天做新闻,无论从职业角度还是从时代维度去衡量,都依然值得。
 

董  城
光明日报社北京记者站副站长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