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院长视点 > 正文

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焦虑及其超越

2018-05-15 11:29:16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上   作者:胡易容

摘要:  面对传媒技术革新,新闻传播教育界不断产生技术焦虑。不能完全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而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自我压缩、矮化为媒介技术教育。

  “新闻传播”首字为“新”,注定了这个行业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人也自然要站在风口浪尖观潮时代、守望时代、引领时代。一个悖论是,教育对社会现象的经验转化常常需要时间来反复检验进而转化为知识、方法输出,而当前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发展没有提供这样的缓冲时间。当教育工作者还在总结西方报媒和电视媒体或早期网络媒体的经验时,各种新的知识技能已经成为学生将在职场上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由此,技术革新经由就业市场将学生的强烈需求直接反馈到学校,并对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培养方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传媒机构对高校的专业认同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其原因之一,是由资本和市场支持的业界往往先于高校成为新技术的实验中心。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如此被动的局面,如何应对当前传媒技术革新,成了摆在全国乃至全球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命题。

  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对传媒技术革新

  新闻传播行业与媒介技术的关系使得它一直带有某种技术素质。老一代新闻工作者通过影像设备、通信工具、编辑技术构筑了某种一般民众难以逾越的专业壁垒。然而,新媒体时代,传播工具成了生活的常态工具。这种工具性垄断的打破,也间接地打击了新闻人的专业优越感。相应地,新闻传播教育部分地出现了某种迷失,并且有时被放大为“新闻教育失败”的论调。当前,许多声称“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声音,实际上表达的是新闻传播教育面对新媒体技术冲击的焦虑。在技术焦虑推动下,这种策略又极其自然地转化为对新闻传播教育资源投入分配的判断,其名义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新型复合人才。

  近来,包括新闻传播教育在内的人文社科领域出现了一种技术至上的冲动,其路径是人文社会科学技术化、工程化,表现在以各种方式将人文科学纳入工程实验平台、项目平台。不可否认,此种技术至上路径有相当大的市场并在一定范围、时间内能够取得直观的成效。但另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新闻传播行业所使用的大部分媒介技术并不为这个行业所独有。就传媒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分享”和“共享”是现代媒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实际上它们已经被来自不同行业的技术需求者以及一般民众所掌握。不仅如此,很多高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可能比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这些技术方面更有优势。这可能导致新闻传播教育构建起来的行业性技术壁垒像上一代传播技术那样被逐渐消解(这其实已经在发生)。从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来看,我们无疑曾受惠于技术优势和操作技能,但也曾受困于此。如果新闻传播专业最终的优势是“扛机器的本事”,那显然不是对这个专业的赞誉,不能体现新闻人的价值判断。新闻传播教育重视技术变革,但不能完全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而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自我压缩、矮化为媒介技术教育。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当前的技术至上论保持冷静。

  新闻传播教育的三重维度

  首先,对新闻传播教育本质的思考,应从教育的对象——“人”的本位出发。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来说,技术至上思维忽略了一个显见的事实——新闻传播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技术领域,而是一个以传媒技术为手段来实现“新闻事实”传播的公共场域。每天发生的事实不计其数,但每件被媒体传播的事实都隐藏着价值与观念交锋。而这背后的价值观源自于一个国家对新闻媒体的性质的界定和管理制度,以及新闻传播工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这是新闻教育中不变的逻辑。包括新闻传播历史、理论、法规、伦理、信念,始终应处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这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根基,也是面临任何新局面时应当坚守的阵地。并且,这毫不妨碍我们培养适应现代技术或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专业人才——他们恰恰是掌握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新闻传播的历史、现实和文化、法规的人才——以新闻传播历史和现实为立足点而非以现代传播技能为依托。

  其次,是新闻传播专业理想的浸润。一个行业所形成的传统,不仅指长期以来的行业文化、价值、经典作品,还包括成就卓著的前辈和同时代佼佼者构成的“榜样”,这些行业前辈对这个行业的价值信念就自然地形成了代际传承的专业文化基因,这些软性资源始终是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精神食粮,滋养着一代代学子。稍广义一些来看,新闻传播史论还要扩延到所属的人文社会学,以及在这些知识浸润下形成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早几年常常被提及的一个例子,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生李强及其《乡村八记》。《乡村八记》没有先进的技术介入和传播炫技,只是带着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寄望的那份“温情与敬意”做了一篇扎实的调研笔记。这些精神土壤和阅读教养是任何传播技术变革无法替代的根本——是新闻“人”专业理想形成的源头活水。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当然也要强调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尤其对本科生和专业硕士而言,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环节不可或缺且应与时俱进。但“技”与“能”需要分开来考虑。与时俱进的是“技”,不变的却是“能”。百年前黄远生提出的“四能”说依然颇有启发。黄远生所说的“四能”中腿脚的跑动能力或许被新媒体延伸放大了,但“思维”能力依然处在最核心位置。试问什么是新闻传播专业最核心的思维能力?遗憾的是,几乎在全国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都找不到答案。在千篇一律的“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类套话中,回避了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本质问题。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浮躁化的通病。

  炫耀头衔、指标、排名而不见使命与信念,以及用现代媒介技术设备武装到牙齿却不见“人的价值”,折射出当前教育的浮躁与价值理性的缺失;反过来,这种缺失和心虚又需要各种先进的技术装备来遮掩,并形成不良循环。放眼全球,在哈佛大学科学学院的官网首页没有对排名的炫耀,而是以学生为导向,设定诸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领袖群伦”①的培养目标。

  第三,是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专业使命感浸润到专业教育理念中并转化成为一种践行的尺度,正是新闻传播专业应追求的方向。新闻传播教育专业需要培养何种能力,不妨横向考察不同专业的特质。如果说,哲学专业的训练着重思维深度以及对本质的探究精神,历史专业训练着重鉴往知来的厚度,文学专业提升素养与知识品位;那么,新闻传播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能力和特质正是这个学科名称指出的——“沟通能力”——既包括基于各种新兴技术的沟通技能,更指一种基于专业内在特质的“沟通思维”。这种沟通是双向的,既包括信息的价值判断与挖掘,也包括信息的输出能力。在新闻史中,著名的“扒粪运动”,即是“有价值信息挖掘”的典型例证。这场新闻行业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新闻业本身,推动了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自诩将学生培养成 “批判性思考者、问题解决者和创新者”。②当今,这种信息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的获得必然基于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视野广度和高度。“沟通”作为这个行业的核心特质,也是新闻传播教育以人为本应培育的核心能力——其构成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三个核心维度中最具实践性的维度。

  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多元生态与包容

  仍从新闻传播的“新”字入手,可以看到百年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从狭义的新闻传播到广义的传播媒体,其专业内涵极大地扩容了。尽管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划分了广电、影视、广告、公关等诸多专业,但仍远远不能与新时代对“大传播”范围的从业者的需求一一对应。大传播行业内部分工细化要求的专门化的人才,其知识技能的涵盖面差异巨大。从事营销传播的从业者与传统新闻记者专业知识结构迥异。这种差异,要求不同教育单位在思考新时代新闻教育改革的时候必须首先设计专业定位。

  国内一些创新意识较强的单位,尤其是技术基础优异的兄弟院校,通过资源整合完全有可能发展出类似于基于社会需求的MIT实验室这类高技术含量的新闻传播教学科研单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一定优于“长于创意写作或社会田野”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教育单元。在中国教育资源增加投入的关口,需要警惕运动式地集体上马“高技术模式”新闻学院建制。尤其是一些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新闻传播学院,在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时,要避免削足适履地以MIT实验室式为唯一对标模式。

  以笔者供职的西部新闻传播教育龙头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为例。深厚优渥的传统语言文化滋养与西部多民族的地缘优势形成了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重人文、强调涵养的特质。当前,以新闻传播学与中国语言文学为主体的“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纳入了四川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计划。目前,在四川大学“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的四个重点发展方向中,与新闻传播学科直接相关的有两个——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传播、传播符号学与数字时代的中国叙事。③这两个方向均瞄准了“联结”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媒体,“联结”中国故事与全球话语,并以此形成了显著区别于兄弟院校的学科发展思路与差异化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长远来看,社会需求和社会分工的多元生态现实将自然催生出新闻传播教育的多元化生态;不变的是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围绕“人”来建构价值、理念、沟通能力要素。这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石,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公约数。同时,多元化需求又要求每个学院在学科定位、教育特色方面有差异。这既是外部力量,也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内部需求。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应当有气度包容这种多样化的路径。“道”与“器”不再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元分野,而是“道器不二”的殊途与同归。

  注释:

  ①原文为:advances knowledge, improves learning, and shapes leaders.笔者意译之。https://www.fas.harvard.edu/pages/about

  ②https://journalism.wisc.edu/about/welcome/

  ③另外两个方向为:儒释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现代中国大文学与多民族认同凝聚

  [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上

编辑:qnjz